EcoMet 30 系列磨抛机使用注意事项
设备使用前注意事项
01 检查气压表压力,正常为0.4-0.6MPa
∵ 自动磨抛过程中,样品尺寸不一样,磨抛时所需的作用力也不一样。在单点力模式下,为了保证施加到样品上试验力的JZ,那么和该试验力相关的进气压力也必须在正常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进气压力数值过低会导致启动磨抛头时无法启动,数值过高会损坏气阀。
02 水循环的水龙头处于打开状态
∵ 砂纸阶段的磨削需要用水冷却润滑,如果未打开水龙头,会导致样品和砂纸干磨。此时施加的作用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造成样品的损伤也就越严重。
03 若选用了磁性系统,需检查(特氟龙)铁盘是否变形,磁性盘表面及边缘是否受损,必要时更换
∵ 通过自动磨削,我们想得到一个平整且划痕一致的样品表面。如果铁盘不平整,那么使用粘贴在不平整铁盘上的砂纸磨削后的样品也会不平。同时,铁盘是吸附在磁性盘上的,如果磁性盘有损伤或磁性不够,将会造成样品磨不平或铁盘移动错位,损坏样品和设备。
04 动力头侧面的锁紧把手需要紧固
∵ 自动磨抛时,样品被自动头压在砂纸或者抛光布上,力值越大,所产生的的摩擦力也将越大。如果自动头没有锁紧,磨削时产生的摩擦力会导致自动头摆动,损坏砂纸和样品的同时还会造成安全问题。
05 检查排水口是否阻塞
∵ EcoMet 30 独特的轴承设计能防止杂质进入轴承内,但磨盘长期积水也会导致水及杂质渗到设备内壁上,长时间可能导致内壁腐蚀、锈结。
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01 做好安全防护,如操作者为长发,建议将长发扎起
∵ 磨抛过程中,底盘和自动头一直在旋转。为防止长发不小心卷到中间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建议操作者在操作设备时扎起长发。
02 抛光过程中每道程序前后,需要取下夹具,冲洗干净后重新装夹
∵ 工作过程中,上道工序残留的磨料或者碎屑可能会粘在夹具上,从而带到下一道工序。如果不将样品夹具清洗,那么上一道工序中残留的大的磨料颗粒将会干扰当前一道工序的制样效果,造成大的划痕,且会对抛光布造成污染。
设备使用后注意事项
01 每天下班前,需要用水冲洗碗状衬垫,清理碗状衬垫中的排水口,疏通机器内部及外部排水管
∵ 不及时清洁排水口容易堵塞,造成底盘积水,影响使用和设备寿命。
02 设备使用后,要及时清洁下压杆
∵ 可以先用水冲洗,之后用干布擦拭干净;单点力模式下,下压杆工作时从自动头内伸出,不工作时退回。磨抛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以及抛光液偶尔会飞溅到压杆上,若不及时清理,会随着压杆回退进到里面。反复的摩擦可能会造成下压杆磨损,导致气缸漏气、压杆不下压或是缓慢下压,施加在样品上的力值也不准确,ZZ影响制样效果或导致设备故障。
03 每周检查,清理夹具O型圈
∵ 该O型圈的好坏直接影响样品夹具安装的稳定性,如果夹具不稳定,将可能导致样品磨不平整,或夹具掉落至磨盘上,造成下压杆变形(夹具掉落时压杆压着样品, 掉落后夹具会带着样品移动,但是压杆压着样品,此时压杆将有可能会被拉变形,造成设备故障)
04 每周疏通机器内部及外部排水管
∵ 建议定期用φ10左右硬质的塑料管或类似物疏通设备内部的排水管道,防止里面垃圾堆积造成堵塞,导致排水不畅。
备注事项
01 底盘轴承长期大负载运行时,需要每三个月添加一次润滑油脂,视情况定期对轴承进行维护保养。
02 样品经粗磨后边缘比较锋利,需要倒边,否则会损伤抛光布。
03 建议每6个月或者12个月做一次专业维护保养(具体频率可咨询标乐服务工程师),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沉浸式磨抛样品,有这些金相磨抛耗材即可!
- 金相磨抛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它不仅能够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还能够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有关材料性能的关键信息。然而,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磨抛效果,除了精湛的技术外,合适的金相磨抛耗材也是不可或缺的。
-
- 找到你的磨抛搭子金相砂纸,开启样品磨抛之旅!
- 在科研探索与材料分析的征途中,样品的磨抛处理是通往微观世界奥秘的关键一步。正如航海者需一艘坚实的船帆以穿越波涛,科研工作者亦需一个得心应手的磨抛搭子金相砂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款美国QMAXIS(可脉)金相砂纸
-
- 【实验分享】使用专用工装磨抛硅片侧端面角度
- 涉及产品简介 UNIPOL-802自动精密研磨抛光机适用于晶体、陶瓷、金属、玻璃、岩样、矿样、PCB
-
- 金相小剧场 | 磨抛常见问题之划痕较多怎么办?
- 标乐小剧场,越学越乐!
-
- 实验室必备:金相磨抛机METPOL–A,轻松解锁磨抛难题
- 传统的手工磨抛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难以保证一致性,尤其是对于硬度高、脆性大的材料,更是容易出现崩边、裂纹等问题,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 材料总是磨抛不好,不妨试试这款金相磨抛机!
- 无论是进行金相分析、材料性能测试,还是微观结构观察,样品的磨抛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常常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材料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磨抛效果。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因为样品表面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