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NGS研究速递 | ctDNA协同PET-CT监测淋巴瘤复发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监测的影像学技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来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是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反应评估的标准方法之一。1然而,PET-CT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问题,尤其是在患者出现炎症或感染等非肿瘤性代谢活性增加的情况下。2
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种从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无细胞DNA,通过检测ctDNA可以实时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ctDNA测序为基础的液体活检在疾病监测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灵敏地捕捉肿瘤的基因变异,且与传统的肿瘤基因分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3
尽管PET-CT在评估肿瘤代谢活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单独依赖PET-CT可能会导致某些复发风险的误判。研究显示,ctDNA阴性而PET-CT阳性的患者,其复发风险较小。这意味着,尽管PET-CT显示肿瘤代谢活性增加,但如果ctDNA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能是PET-CT的假阳性结果,复发的实际风险较低。有研究显示,PET-CT阳性但ctDNA阴性的滤泡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均未出现复发。相反,ctDNA阳性而PET-CT阴性的患者,其复发风险较大。4 这种情况下,尽管PET-CT未能检测到明显的肿瘤代谢活性,但ctDNA的存在表明肿瘤细胞仍在释放DNA,提示潜在的肿瘤活动和复发风险。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对18个患者进行了同步的ctDNA分析和PET-CT扫描。结果显示,当PET-CT阳性时,有两例患者的ctDNA检测结果为阴性,这两名患者在随后的评估中均未复发;当PET-CT阴性时,14个患者的ct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图1)。
图1:Liqbio-MRD与PET-CT相关性:完全缓解(CR)组包括在淋巴结或结外部位的5点Deauville评分(D5PS)为1、2或3的随访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残留肿块(PET-CT阴性)。非完全缓解(non-CR)组包括部分缓解(PR)病例,这些病例的D5PS为4,且与基线相比摄取减少并存在残留肿块,以及疾病进展(PD)病例,这些病例在任何病灶中的D5PS为5,且18F-FDG摄取强度较基线增加。(PET-CT阳性) 两组的MRD值具有显著差异* 表示p值 ≤ 0.05。图源4
另一项针对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中ctDNA与影像学复发的相关性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在接受了3个周期的标准化疗后以及短期(4±1周)随访中,cHL患者的DS评分与血浆中ctDNA的含量高度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参数具有相似的时间变化趋势,血浆中总ctDNA评估与PET-CT随时间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图2)。
点击查看大图
图2:cHL患者治疗后影像与ctDNA数值的相关性:(图左)iPET-CT(Deauville评分(DS)为1-5,考虑DS>3为阳性iPET-CT结果)与ctDNA定量的比较,显示出随时间的相似趋势。(图右)ctDNA与iPET-CT之间的相关性(双因素方差分析,p = 0.022);误差条表示平均值的标准误(SEM)。iPET指中期FDG-PET-CT,CT指计算机断层扫描,DS指Deauville评分。图源5
整体而言,ctDNA与PET-CT在监测淋巴瘤复发方面具有互补优势。基于近期研究可以看到,对于ctDNA阴性、PET-CT阳性的患者,复发风险较小;而对于ctDNA阳性、PET-CT阴性的患者,则仍存在复发风险。结合使用ctDNA和PET-CT可以提高对淋巴瘤复发风险的评估准确性,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优化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提升淋巴瘤复发监测的效果。
参考文献
*仅用于科学研究,不用于临床诊断 MC-CN-04316
相关阅读
淋巴瘤NGS研究速递 | ctDNA检测助力滤泡淋巴瘤早期风险分层
淋巴瘤NGS研究速递 | ctDNA动态分析可用于患者对格菲妥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评估
更多专栏
探索更多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淋巴瘤NGS研究速递 | ctDNA协同PET-CT监测淋巴瘤复发
- 淋巴瘤NGS研究速递 | ctDNA协同PET-CT监测淋巴瘤复发
-
- CAR-NK细胞治疗淋巴瘤取得重要突破
- 埃泽思生物( Applied Cell)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等相关领域上游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产品在细胞与基因治疗、细胞样本存储,药物发现,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 赋能精准,齐力愈“淋” | 淋巴瘤诊疗方案发布
- 赋能精准,齐力愈“淋” | 淋巴瘤诊疗方案发布
-
- 赋能精准,齐力愈“淋” | 淋巴瘤诊疗方案发布
- 赋能精准,齐力愈“淋” | 淋巴瘤诊疗方案发布
-
- pet-ct操作方法
- 通过结合PET扫描的生理功能影像和CT扫描的解剖结构影像,PET-CT能够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诊断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PET-CT操作方法,帮助医疗人员和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一先进技术的使用。
-
- pet-ct设备参数
- Pet-CT设备通过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的代谢成像信息,还能通过CT扫描获得详细的解剖图像,从而实现全面的诊断效果。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Pet-CT设备的参数和关键性能指标,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与优势。
-
- 产品速递|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
- 产品速递|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
-
- 【文献速递】用于氧气递送的缺氧响应型仿生纳米气泡促进协同缺血性中风保护
-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杨芳教授研究团队研究新进展
-
- 产品速递丨智慧工地扬尘在线监测方案
- 青岛和诚基于工地的实际需求,结合β射线颗粒物监测仪、光散射法颗粒物浓度测试仪、大气环境监测平台的智慧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
- 产品速递丨H6型恶臭在线监测系统
- 产品速递丨H6型恶臭在线监测系统
-
- 产品速递丨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 产品速递丨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
- 【论文速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无人车预设时间精准协同控制,30秒内实现复杂编队跟踪
- 通过分布式观测器与动态增益设计,在30秒内完成复杂时变编队跟踪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