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论文速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无人车预设时间精准协同控制,30秒内实现复杂编队跟踪

【论文速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无人车预设时间精准协同控制,30秒内实现复杂编队跟踪

来源: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科技文献 2025-03-15 13:25:13 66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针对有向通信拓扑结构下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预设时间时变输出编队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性解决方案。


其最新研究成果已发布于机器人领域国际会议IEEE IoTJ 2024(中科院TOP & JCR Q1,IF=8.2),论文标题为《Prescribed-Time Time-Varying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 for Heterogeneous Multi-Agent Systems》。在实验验证环节,团队运用FZMotion光学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无人系统编队定位追踪和数据通信,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研究背景与挑战 


集群系统中个体之间通过局部的感知和简单的行为交互, 可以在宏观上涌现出更为复杂与高级的群体行为,即集群智能。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作为集群智能的重要基础研究分支,现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在动态环境中,系统需实时调整编队形态以规避障碍或拦截目标,这对时变输出编队跟踪提出严苛要求。然而现有方法存在三大痛点:



收敛时间不可控:传统渐进式/有限时间控制依赖初始状态

动态异构难题:无人机(二阶系统)与无人车(一阶系统)难以统一控制

工程实现瓶颈:多数研究仅停留在仿真阶段


本文突破性地提出分布式预设时间TVOFT(time-varying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协议,通过动态参数化Lyapunov方程设计时变增益矩阵,首次在异构平台上实现30秒精准编队。


 核心方法解析 


系统建模

领导者&四个追随者拓扑结构


异构系统包含1个领航无人机(二阶动力学)和4个跟随者(1无人机+3无人车),其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控制协议设计

“三步走”策略实现预设时间收敛:


1. 分布式领航状态观测器:通过时间参数化Lyapunov方程求解P0,确保10秒内精确估计领航状态

2. 本地状态观测器:动态增益矩阵Q0,i加速状态估计误差收敛

3. 编队跟踪控制器:引入编队补偿项Ti解决时变编队问题,设计时变参数确保30秒内误差归零


 实验验证与对比 


为了验证所提控制协议的有效性,团队搭建了由2架无人机和三辆无人车组成的异构实验平台,进行了预设时间时变输出编队跟踪实验:


感知层

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整套系统设置为100Hz进行定位与通信传输

通信层

■ Wi-Fi网络实现多智能体信息交互

执行层

■ 无人机端:搭载机载计算机(运行控制协议)和飞控模块

■ 无人车端:计算速度指令实现编队跟踪控制


通信拓扑图:领航者(节点0)通过有向链路引领4个跟随者


仿真实验


编队轨迹:


如下图所示,系统从随机初始位置出发,30秒内形成标准旋转方阵并维持稳定编队跟踪,50秒仍保持稳定的编队队形。



实物验证

Bilibili:北航集群智能实验室


实物实验环节,研究团队设计了与仿真相同的时变方形编队,无人机高度固定,领导者高度1.2m,跟随着0.8m。如下图实验输出轨迹所示,系统在T2=30s内完成编队跟踪,t=50s时保持稳定。



对比实验

对比协议:

· AOFT协议(渐进收敛)

· FxOFT协议(固定时间收敛)


两种协议的输出轨迹显示编队收敛速度较慢


AOFT协议在t=30s仍有显著误差,FxOFT协议在t=40s收敛


FxOFT协议需更大初始控制输入(最高达3m/s2),而本文所提方法协议输入更平滑


 关于「」


是凌云光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面向元宇宙虚拟现实、Web3.0时代数字人、沉浸媒体、全息通信、计算光学成像等应用,已形成光场建模、运动捕捉、全景成像、XR 拍摄等在内的产品布局。


FZMotion智能体位姿追踪系统是自主开发的运动捕捉采集与分析系统,可以实时跟踪测量并记录三维空间内点的轨迹、刚体的运动姿态以及人体动作,空间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级。


FZMotion 光学运动捕捉系统


FZMotion动捕系统在无人机室内定位、仿生机器人运动规划、机械臂示教学习、气浮台位姿验证、水下运动捕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凌云光·致力于为高校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助力科研发展。


相关信息:

标题:Prescribed-Time Time-Varying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 for Heterogeneous Multi-Agent Systems

作者:Z. Shi, Z. Feng, Q. Wang, X. Dong, J. Lv, Z. Ren, and D. Wang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DOI:10.1109/JIOT.2024.3519115.2v1

官方主页:【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R8Se5ER1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3-18 10:14:37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