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微流控实验中液体出现气泡
一、概述
气体饱和溶解度是指气体在溶液中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溶解量,气体进入和离开溶液的速率达到平衡。气体饱和溶解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溶液类型、气体类型、温度和压力。当溶解气体的量超过饱和溶解度时,溶液中的气体就会析出从而形成气泡。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的降低和溶剂的混合,气泡的形成会更容易。液体中气泡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结果,而微流体实验,使用小尺寸的通道和管道,会特别容易产生气泡。因此,对于微流体实验,考虑泡沫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气泡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气泡是动态的,并且在流体装置中膨胀/收缩,因此会导致流动不稳定。当气泡膨胀/收缩时,流动通道中的气泡通过改变有效通道直径来提供不同数量的流体阻力。除了流体阻力变化带来的流动不稳定性外,气泡还会对系统的响应时间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压力的变化,气泡可以通过膨胀/收缩来吸收一部分压力的变化,这将导致系统达到压力平衡的速度变慢,从而使系统的反应速度变慢。
二、气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生原因 | 解决方法 |
在实验中,液体必须取代流动路径中的所有空气,在此过程中气泡会在一定区域内被困住或聚集,使其难以消除。 | 1、设计微流体芯片时,不需要直角、锐角或其他有利于捕集气泡的几何形状,尽可能降低芯片的死体积,并使用死体积小的连接件。 2、用异丙醇或表面活性剂(如SBS)冲洗系统,以去除芯片中的气泡。 3、使用专业去泡器去除液体中的气泡。 |
当更换液体时,可以将空气引入系统。 | 保持系统的关闭状态,使用切换阀来进行液体的更换。 |
如果存在系统连接不紧密,可以引入气泡。 | 尽量减少芯片连接件的使用,并确保正在使用的连接件是紧密连接的。 |
液体中含有溶解气体,在实验过程中会放出气体。 | 使用在线真空脱气装置。 |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显微镜应用于微流控
- 微流控是一种以在微纳米尺度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在观察微流控时,常用的显微镜包括倒置显微镜和正置显微镜。
-
- 微流控蛋白结构分析仪
- 特别是在蛋白质研究领域,微流控蛋白结构分析仪的出现为蛋白质的高效分析和精确结构解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本文将详细探讨微流控蛋白结构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它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 基因芯片分类 微流控
- 基因芯片是一种能够高效检测基因表达、基因突变以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的技术,而微流控技术则通过在微小尺度的通道中操控流体,实现高效、精确的分析和实验操作。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因芯片的分类,以及微流控技术在基因芯片中的应用,分析它们如何在疾病诊断、个性化医疗和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 实验室如何避免出现滴定误差
- 实验室如何避免出现滴定误差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