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多层器官芯片
器官芯片(organs-on-chips,OOC)是一种集成细胞培养装置,指的是利用微流控芯片系统,在芯片上构建并模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集成微系统,因其可准确控制培养系统中的多个参数,在模拟器官的各项功能特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特异性反应上,比传统培养更加能够反映人体真实情况,在生理学、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药物开发和个体化YL的有力工具,已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通用型三层器官微流控芯片,此芯片优势在于其可更换中间膜片,且可进行重复密封,一方面可模拟不同器官的体外培养,另一方面可回收所培养的珍贵细胞。
芯片结构与功能
此芯片材质为硼硅玻璃,结构采用三层设计,由芯片顶层、芯片底层和可更换的中间膜片组成,内部含两层微腔室,可在其中间膜片上设计不同类型的选择性透过结构,从而在上下层微腔室通入不同的介质时,便可实现两层微腔室间物质的选择换,进而模拟不同器官中的“多层”组织结构。此芯片层与层之间通过氟化橡胶密封垫圈进行复密封,器官培养实验完毕后,可直接拆封芯片,回收所培养的珍贵细胞。
通过微流体控制技术,可在芯片内产生极ng确可控的流体剪切应力和周期性变化的机械力,结合芯片结构,可在芯片内实现多种流体控制方式。
芯片具有一定的的灵活性,除对多个芯片独立灌流培养外,也可同时进行多个芯片的平行灌流式培养,进一步,可将多个含有不同中间膜片的芯片进行串联、并联,从而实现多器官培养。
芯片应用案例
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研究院的Dr. Meike van der Zande基于此芯片,进行了肠道芯片研究。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Prof. Sue Gibbs和Dr. Lambert Bergers基于此芯片,进行了皮肤芯片研究。
除以上研究外,此芯片还可用于肺、肝、神经、心血管网络等器官模拟的研究。
在大多数生理环境中,存在着连续介质流动以及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单器官芯片无法全面表达体内各器官联合工作的复杂性、功能变化以及完整性,因此,多器官微流控芯片(Multi-Organ-Chip, MOC)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本文介绍的通用型三层器官芯片,即可作为单器官芯片,也可串联或并联来实现多器官培养,是器官培养研究的一种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Organoids 类器官(器官芯片综述)
- 类器官是简单的基于组织工程细胞的体外模型,它概括了体内组织的复杂结构和功能的许多方面,如用于人体组织发育、再生和修复的基本机制研究,也可以用于诊断、疾病建模、药物发现和个性化医疗。类器官来源于多能干细胞或组织驻留干细胞(胚胎或成体)等。
-
- 揭秘生命: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
- 量体裁衣,替身试药,精准治疗
-
- 器官芯片,开启“芯”视界
- 类器官是利用3D培养技术在体外对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而形成的三维多细胞组织结构,其结构和功能更加接近目标器官或组织,是一种体外的、自我组织的3D的微组织或器官。
-
- 疾病研究新范式: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
- 疾病研究新范式: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
-
- 疾病研究新范式: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
- 疾病研究新范式: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
-
- 胰腺芯片SliceChip:一种用于人类和啮齿动物胰腺切片的器官型培养和连续评估的微流体平台
- 在5天的实验周期内,每隔4小时对同一个转基因小鼠胰腺切片进行一次荧光成像,成像后切片的生物学状态和荧光标记的亮度能恢复到接近原始状态。
-
- 器官芯片广泛传播和部署面临的障碍(综述概览,2024年6月)
- 器官芯片平台作为动物模型或传统细胞培养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前景。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见证了实验室的开创性科学发展,一系列初创公司和投资的兴趣。本文讨论了可能成为阻碍这些系统广泛传播和部署的障碍的几个基本设计和过程特征并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
- 通用型微波消解仪的产品特点
- 省时、省费用、减轻二次污染。 LED显示温度、时间、准确直观,消解完成蜂鸣提示。 采用密封消解,具有抗氯离子干扰的能力,能测定COD值大于50mg/l以上,氯离子含量高达1000mg/l的水平。 可测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