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Detelogy应用方案:NY/T 761标准中的GX前处理

Detelogy应用方案:NY/T 761标准中的GX前处理

来源:广州得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行业标准 2020-07-02 09:37:51 1598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NY/T761根据检测农药类型把检测流程分为三大模块


注明:1、有机磷类:方法1与方法2前处理步骤一致

           2、拟除虫菊酯类与有机氯类:方法1与方法2前处理步骤一致


NY/T761样品检测全流程  

前处理提示  

1、有机磷类:

    方法1与方法2 的前处理全流程一致,不需要固相萃取净化,只需浓缩1次

2、有机氯类拟与除虫菊酯类:

    方法1与方法2的前处理全流程一致,需要固相萃取净化,需浓缩2次

3、氨基甲酸酯类:

    需要固相萃取净化,需浓缩2次

4、有机磷类、有机氯类与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的提取步骤均一致


Step 1 均质提取

✦ 称量25g果蔬样品,放入100ml离心管

✦ 加入50ml乙腈

✦ 在MHS-60上设置转速5000r/min,时间2min

✦ 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到含5-7g氯化钠的具塞量筒

✦ 收集约50ml滤液,盖上盖子剧烈振荡

✦ 静置片刻至乙腈与水相分层



Step2 样品预浓缩

✦ 取上清液10ml放入试管或烧杯

✦ 调节MFV-24水温至60℃,水浴氮吹至近干

✦ 加入2ml有机溶剂(参照标准),盖上铝箔,待下一步操作

✦ 预浓缩后加入的有机溶剂:

      有机磷类—2.0ml丙酮

      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2.0ml正己烷

      氨基甲酸酯类—2.0ml甲醇 二氯甲烷(1 99)


Step3 固相萃取净化

✦ 有机磷类(无需固相萃取净化)


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弗罗里矽柱:容积6ml,填充物1000mg)

预处理:

5ml丙酮 正己烷(10 90),5ml正己烷依次淋洗活化萃取柱,流出液弃去

样品过柱:

当活化淋洗液液面下降到填料表层时,保证填料湿润,立即倒入2ml待净化溶液,同时用5ml(丙酮 正己烷(10 90)淋洗液润洗样品管,重复一次,一并倒入小柱净化

洗脱液接收:

用15ml离心管接收含样品过柱洗脱液,等待氮吹浓缩到5ml


氨基甲酸酯类氨基柱:容积6ml,填充物500mg

预处理:

4ml甲醇 二氯甲烷(1 99)淋洗萃取柱,流出液弃去

样品过柱:

预处理溶剂表面到达填料吸附层表面,立即倒入2ml待净化溶液。同时用2ml甲醇 二氯甲烷(1 99)淋洗样品管,倒入小柱净化,重复淋洗液一次

洗脱液接收:

用15ml离心管接收含样品的洗脱液,等待氮吹浓缩到近干


Step4 上机分析前的浓缩定容

✦ 有机磷类

      浓缩后的2ml备用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

      3ml丙酮分多次淋洗浓缩样品管,淋洗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

      定容至5.0ml,涡旋混匀,分别转移到两个2ml进样瓶

✦ 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

      氮吹浓缩固相萃取的收集液(水温50℃,浓缩到5ml以下)

      正己烷定容至5.0ml,涡旋混匀,分别转移到两个2ml进样瓶

✦ 氨基甲酸酯类

      氮吹浓缩固相萃取的收集液(水温50℃,浓缩到近干状态)

      甲醇定容至2.5ml,涡旋混匀

      用0.2μm滤膜过滤,待测


样品前处理全流程已完成进入样品上机分析环节

相关应用标准

GB 23200.11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 23200.116-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90种有机磷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 23200.112-2018 植物源性食品中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

SN/T4138-2015 出口水果和蔬菜中敌敌畏、四氯硝基苯、丙线磷等88种农药残留的筛选检测 QuEChERS-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

标签:农残检测检测标准应用标准

相关产品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34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