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亚胺体外转染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摘要
聚乙烯亚胺(PEI)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其转染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PEI分子量、N/P比、细胞密度及培养时间对体外转染效率的影响,结合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5 kDa PEI在N/P比为8:1、细胞密度为60%时转染效率最高,且48小时培养后表达达峰值。本研究为优化PEI介导的基因转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引言
聚乙烯亚胺(PEI)因其高阳离子电荷密度和“质子海绵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基因转染。然而,其转染效率受制备条件、细胞状态及环境参数等多因素制约。目前,针对不同分子量PEI的适用性、N/P比优化及细胞培养条件的研究仍存在争议。例如,高分子量PEI虽能有效压缩DNA,但细胞毒性较高;低分子量PEI毒性较低,但转染效率不稳定。此外,细胞密度和培养时间对复合物内吞及基因释放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实验,揭示关键参数对PEI转染效率的作用机制,为体外基因递送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细胞系与质粒: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及携带GFP基因的质粒(某试剂)。
PEI试剂:分别选用1.8 kDa、25 kDa、70 kDa分支型PEI(某试剂)。
仪器:威尼德电穿孔仪(用于对比实验)、荧光显微镜(某品牌)、流式细胞仪(某品牌)。
2. 实验设计
2.1 PEI-质粒复合物制备
将不同分子量PEI与质粒按N/P比(2:1至12:1)混合,涡旋后静置30分钟。使用动态光散射仪(某品牌)测定复合物粒径及Zeta电位。
2.2 细胞培养与转染
HEK293细胞于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某试剂)中培养至30%-90%密度。转染时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EI-质粒复合物,6小时后更换完全培养基。
2.3 变量控制
分子量:1.8 kDa、25 kDa、70 kDa PEI。
N/P比:2:1、4:1、8:1、12:1。
细胞密度:30%、60%、90%。
培养时间:24、48、72小时。
2.4 检测方法
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24小时后,于488 nm激发光下统计GFP阳性细胞比例。
流式细胞术:收集细胞后,通过某品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转染效率。
细胞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PEI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
结果
1. PEI分子量与转染效率的关系
25 kDa PEI在N/P=8:1时转染效率最高(68.3±3.2%),显著高于1.8 kDa(24.1±2.1%)和70 kDa(45.7±3.8%)组(p<0.01)。70 kDa组细胞存活率仅为65%,提示高分子量PEI毒性较高。
2. N/P比对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动态光散射显示,N/P=8:1时复合物粒径最小(120±15 nm),Zeta电位+25 mV,利于细胞摄取。当N/P>8:1时,过量PEI导致复合物聚集(粒径>300 nm),转染效率下降。
3. 细胞密度与培养时间的优化
60%密度组GFP表达率较30%和90%组提高40%(p<0.05)。培养48小时后,荧光强度达峰值(相对荧光单位RFU=1.2×10^4),72小时后因细胞脱落导致信号衰减。
讨论
本研究表明,25 kDa PEI在N/P=8:1时能平衡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其最佳粒径和正电荷促进了细胞膜吸附及内吞。低细胞密度(30%)可能导致复合物吸附不足,而高密度(90%)因接触抑制降低转染活性。此外,培养时间超过48小时可能引发细胞代谢负荷增加,影响基因表达稳定性。与威尼德电穿孔仪对比发现,PEI法虽效率略低(68% vs. 85%),但细胞存活率显著提升(82% vs. 55%),适用于原代细胞等敏感体系。
结论
PEI介导的体外转染效率受分子量、N/P比、细胞密度及培养时间的协同影响。25 kDa PEI在N/P=8:1、细胞密度60%、培养48小时的条件下表现最优。本研究为基因治疗及体外模型构建提供了可重复的优化方案,同时提示需根据特定细胞类型进一步调整参数。
参考文献
1. 藻酸盐/PEI/DNA复合载体作为一种新型基因递送系统(英文)[J].蒋革;文相贤;金美羅;李东哲;林美正;廉荣一,药学学报.2006,第5期
2. Delivery of messenger RNA using poly(ethylene imine)-poly(ethylene glycol)-copolymer blends for polyplex formation: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transfection properties[J].Debus; H.;Baumhof; P.;Probst; J.;Kissel; T.,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2010,第3期
3. Enhanced in-vitro transfec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L-arginine modified oligo (-alkylaminosiloxanes)-graft-polyethylenimine.[J].Morris VB;Sharma CP,Biomaterials.2010,第33期
4. Induction of gp120-specific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by genetic vaccination with linear polyethylenimine-plasmid complex[J].Zulueta J;Vera M;Van Rooijen N;Ochoa L;Prieto J;Garzon MR;Vales A;Lasarte JJ;Ruiz J;Berraondo P;Gonzalez-Aseguinolaza G;Crettaz J,Vaccine.2005,第11期
5.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imine cross-linked by 2-hydroxypropyl-gamma-cyclodextrin coupled to peptide targeting HER2 as a gene delivery vector.[J].Huang H;Tang G;Yu H;Wang Q;Li J,Biomaterials.2010,第7期
6. Nano-carriers for DNA delivery to the lung based upon a TAT-derived peptide covalently coupled to PEG-PEI[J].Kleemann E;Neu M;Jekel N;Fink L;Schmehl T;Gessler T;Seeger W;Kissel T,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2005,第1/3期
标签:紫外交联仪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聚乙烯亚胺体外转染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聚乙烯亚胺(PEI)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其转染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PEI分子量、N/P比、细胞密度及培养时间对体外转染效率的影响,结合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绿色荧光蛋白(GFP)
-
- 分析影响聚乙烯亚胺体外细胞转染效率因素
- 影响聚乙烯亚胺(PEI)体外细胞转染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稳定的转染体系,采用不同分子量、电荷密度及修饰策略的PEI,结合细胞类型与培养条件的变化,系统评估其对转染效率的影响。
-
- 小鼠体细胞脂质体转染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系统分析脂质体浓度、细胞状态及培养条件对小鼠体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揭示了脂质体与DNA质量比、细胞密度及血清添加时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
- 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载体DNA转染效率优化研究
- 研究通过调控聚乙烯亚胺(PEI)分子量、复合物制备条件及细胞培养参数,系统优化非病毒载体DNA转染效率。实验采用某试剂合成不同分子量PEI-DNA复合物,结合威尼德电穿孔仪评估转染性能。
-
- 壳聚糖聚乙烯亚胺载体pGL3质粒转染细胞毒性及效率研究
- 壳聚糖聚乙烯亚胺(CS-PEI)复合载体递送pGL3质粒的细胞毒性及转染效率。通过体外实验,采用某品牌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结合威尼德电穿孔仪对比不同转染方法的效果。
-
- 聚乙烯亚胺修饰白蛋白微泡转染真核细胞研究
- 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白蛋白微泡在转染真核细胞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基于PEI-白蛋白微泡的转染体系,本研究评估了其在基因转染中的效率和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显著提高了转染效率
-
- DNA 转染效率影响因素
- DNA 转染过程中影响转染效率的诸多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细胞类型、转染试剂、DNA 质量与浓度、转染方法以及实验环境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其各自对转染效率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旨在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优化
-
- RNA 转染影响因素
- RNA 转染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涵盖了 RNA 自身特性、转染试剂选择与使用、细胞类型及状态、转染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生命科学领域中 RNA 转染实验的优化。
-
- 原位杂交技术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 研究系统分析了原位杂交技术中样本固定、探针设计、杂交条件及信号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
-
- 电转染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 电转染过程中影响转染效率的关键因素。从细胞特性、电场参数、质粒质量以及实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各因素对电转染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优化电转染实验条件、提高转染效率提供了
-
- 影响旋转蒸发仪蒸馏效率的因素
-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可提供实验室级、中试级以及定制款等多种型号的旋转蒸发仪,以适用于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实验室环境,而且以其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确保了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兼顾了易用性和安全性。
-
- 电转效率的影响因素探究
- 电转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细胞类型、电转参数、缓冲液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对基因转染和细胞操作的重要性。为提高电转效率、优化实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 提升转染效率推动基因治疗研究
- 转染效率是基因治疗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转染方法对基因传递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通过优化电穿孔技术提升转染效率的方法。
-
- 多种转染方法对牛体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
- 多种转染方法对牛体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比脂质体转染、电穿孔转染、病毒载体转染等常见方法,分析它们在不同牛体细胞类型中的转染效率、细胞毒性以及基因表达水平。
-
- 多种转染方法对牛体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
- 多种转染方法对牛体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比脂质体转染、电穿孔转染、病毒载体转染等常见方法,分析它们在不同牛体细胞类型中的转染效率、细胞毒性以及基因表达水平。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