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来源:北方华测(苏州)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技术参数 2024-11-26 15:07:44 27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产品概述

HCLD-3系列高压耐漏电起痕试验仪采用西门子PLC作为主控制系统,配合高精度电压、电流传感器、高压真空断路开关、高压交直流变压器元件构成。高压耐漏电起痕试验是在工频下,用液体污染和倾斜试样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漏电起痕和耐电蚀损性能。其评定的方法有两种,即恒定漏电起痕电压法和逐级升压漏电起痕电压法。

试验中可采用两种终点判断法来确定试验终点。方法A是当高压回路中通过的电流到达或超过60mA持续2s后,作为试验终点,此时过电流装置切断电路。方法B是当漏电痕迹到达距离下电极25mm处的试样表面上的标记时,作为试验终点。

依据标准

GB/T6553-2003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IEC60587-2007-05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 used under severe ambient conditions ‒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to tracking and erosion

产品优势

TVS瞬间防护技术

电压击穿试验仪大都采用的光耦隔离方式,但光耦与隔离无非是提高仪器的采集的抗干扰处理,对于电弧放电过程中的浪涌对控制系统的防护起不到作用。华测自主开发的TVS瞬间防护技术,将起到对控制系统的防护。

双系统互锁技术及隔离防护技术

国内惟一采用双系统互锁技术应用于高电压耐漏电起痕试验仪器,华测生产的漏电起痕试验仪不但具备过压、过流保护系统,其双系统互锁机制当元器件出现问题或单系统出现故障时,将瞬间切断高压技术,将起到对控制系统的防护。

低通滤波电流监测技术

高压压放电过程中将产生高频信号。而无论是国产与电流采集传感器,大都为工频电流传感器。而采集过程中无法将高频信号处理时,从而造成检测不准确。无论是采用磁通门或霍尔原理所设计的传感器存在击穿后瞬间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过大,从而烧坏控制系统的采集部分。华测开发的低滤波电流采集传感器将高频杂波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华测自主开发的保护模块来确保采集精度与保护采集元件。

SPWM电子升压技术

目前设备大都采用SPWM电子升压技术,这一技术具有升压速度平稳,精度高。便于维护等优点是调压器无法比拟的。

产品参数

产品型号:HCLD-3

1. 控制方式:

    利用数字化的流量控制系统,准确地控制

采用PLC 控制, 智能化控制方式    污染液的流量

                                  全自动调节准确试验电压

2. 显示方式:真彩色液晶显示(标配7 寸西门子16:9 触摸屏)

3. 数据输出:

测试结束时,设备自动判定合格与不合格

测试结束时,设备自动判定合格与不合格

4. 上位机软件:实现测试报告的自动编号、存储和打印

5. 污染液流速:0-1.2ml/min 可调

6. 试验电压:0 ~6000V±5%可调

7. 试验工位:5 块试样同时进行测试

8. 电极:上、下电极厚度为 0.5mm,为316不锈材料,尺寸按照标准尺寸要求制做,上、下电极之 间的间距为 50±0.5mm

9. 起痕判断:当前电流达到或超过60mA 持续延迟2.00s(±10%)停止工作并输出结果(合格与否)

10. 外形尺寸:宽 1120mm × 深 520mm × 高 1350mm ,排气孔径Φ100mm

11. 试验电源:AC220(±10%)V/50HZ (其他规格可定制)

应用领域

固体绝缘材料、绝缘漆、树脂和胶、浸渍纤维制品、云母及其制品、塑料、薄膜复合制品、陶瓷和玻璃 电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及其材料的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


标签: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华测 HCLD-3工程塑料绝缘测试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12-25 14:45:22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