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揭开煤岩微观孔隙结构的神秘面纱
目前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流体注入法(压汞法、氮气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和核磁共振)和扫描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CT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两大类。流体注入法的定量表征能力较强,扫描法能够降低对样品的损伤。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通过获取样品的表面形貌与力—位移曲线,用于定量表征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该方法对样品尺寸要求不高,具有分辨率高、经济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材料科学、电化学及油气地质学等研究领域。
一、什么是原子力显微镜?
AFM是一种用于分析表面形貌的仪器。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将一个对弱力极其敏感的微悬臂固定在一端,另一端装载一个微型探针。探针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当探针接近样品表面时,受力使探针和微悬臂发生波动,通过对这些变化进行检测与转换,从而呈现出样品表面测量点的高度值。 基于此原理以一定间隔扫描区域内所有测点,从而获得样品表面形貌图。
图1. 原子力显微镜基本原理与仪器
二、煤岩微观孔隙结构的重要性
实验样品选自山西大同忻州窑侏罗系煤(弱黏煤、编号a)、山西古交原相矿区山西组2号煤(焦煤、编号b)与太原组8号煤(瘦煤、编号c)、山西翼城上河矿区山西组2号煤(贫煤、编号d),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实验定量表征不同地区煤样的孔隙结构及微观力学性质。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样品尺寸为5mm×5mm×4mm,待测表面经过氩离子抛光处理。所用仪器为德国布鲁克公司的Dimension Icon AFM,工作模式为峰值力轻敲模式,探针的弹性系数为200N/m,适用样品范围1~50GPa。实验单次视域扫描范围(X方向×Y方向)为10μm×10μm。实验步骤如下:(1)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并使样品表面保持水平;(2)利用AFM仪器上配备的光学显微镜选择扫描区域;(3)扫描测试区域并获得表面信息图像。
基于AFM实验,获取了不同样品的表面形貌(图2),其中二维图中的色度代表样品表面的高度(图2a-d)。AFM图像颜色越亮、表明样品表面高度值越大,颜色越暗、表明样品表面高度值越小,表现出亮峰暗谷的特点;越复杂,反映孔隙结构越复杂。另外,通过观测某一方向剖面的高度变化,能够直观显示样品的表面起伏状况;其中,波谷代表了孔隙的分布情况(图2e-h)。
图2. 煤样AFM表面形貌
基于AFM表面形貌图,利用阈值分水岭结合法,对不同样品的表面孔隙进行了标定。如图3所示,图中蓝色充填部分为标定的样品表面孔隙,可直观地观测到不同地区样品之间孔隙发育程度与孔隙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编号c样品中大孔数量较多,而编号d样品中大孔发育较少,以小孔和中孔为主。
图3.基于阈值分水岭结合法的AFM图孔隙表征结果
不同地区煤岩的表面粗糙度与分形维数较小、面孔率较低、孔隙结构复杂性较弱。 孔隙主要分布于10~100nm之间,孔容与比表面积主要由10~100nm 的孔隙贡献。 微观杨氏模量主要分布于2.24~3.10GPa之间,平均2.77GPa,高于单轴及三轴实验得到的宏观杨氏模量,主要因为微观尺度下AFM未考虑煤中割理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煤的微观力学性质受到物质组成、孔隙结构与热演化程度等因素控制,随着水分减少、挥发分增加及矿物含量增加,杨氏模量呈现增大趋势;随着表面粗糙度、面孔率、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的增大,杨氏模量表现出减小趋势;热演化程度越高,杨氏模量越小。
结语: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基于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取样品的表面形貌与力—位移曲线,利用图像分割法与DMT模型,实现了样品微观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的联合定量表征,该方法所需样品尺寸要求不高,具有不损伤样品、经济成本低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非常规储层与常规储层的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质研究,尤其针对深部页岩、煤储层等柱塞取样困难的储层,显示出巨大优势,可为深部储层的储集性与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1]赵石虎,李勇,刘雅利,等.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煤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25,47(01):173-183.
产品推荐:
原子力显微镜Dimension Icon
Dimension® Icon™优秀的分辨率,与 Bruker 特有的电子扫描算法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测量速度与质量。Dimension® Icon™是针尖扫描技术的新革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该系统配置温度补偿位置传感器,实现了Z轴亚埃级和 XY 轴埃级的低噪音水平,将这个性能应用在 90 微米扫描范围、大样品台系统上,效果甚至超过高分辨率原子力显微镜的开环噪音水平。XYZ 闭环扫描头的新设计使仪器在较高扫描速度工作时,图像质量也不会被损坏,实现了更大的数据采集输出量。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原子力显微镜:揭开煤岩微观孔隙结构的神秘面纱
- 煤层气作为清洁高效的非常规资源,资源可靠性强,开发潜力大。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质是煤层气地质评价的关键参数,反映煤的储集性与可压性,对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 如何精准揭开圆脸颗粒的神秘面纱!
- 长光辰英颗粒物检测分析系统:这题我会!
-
- 如何精准揭开圆脸颗粒的神秘面纱!
- 长光辰英颗粒物检测分析系统:这题我会!
-
- 透视VR头盔构成,一次揭开神秘的面纱
- 而VR头盔作为虚拟现实体验的核心设备,其构成决定了沉浸感和互动性。本文将深入探讨VR头盔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显示系统、传感器、音频系统、处理单元及外部接口,并分析这些部件如何协同工作来提供佳的用户体验。
-
- 探秘悬浮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带你揭开神秘面纱
- 它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微弱变化,帮助研究人员探测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本篇文章将详细阐述悬浮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我们将深入分析质子磁力仪如何利用磁场原理来进行精确测量,以及它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 探秘DCS中控原理:揭开工业自动化的神秘面纱
- DCS中控原理不仅是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核心,更是保障生产线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本文将从DCS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以及中控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DCS系统的核心技术与实际应用,提升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认知。
-
- 揭开多电荷蛋白质的神秘面纱:DESI XS与Cyclic IMS的创新结合
- 揭开多电荷蛋白质的神秘面纱:DESI XS与Cyclic IMS的创新结合
-
- FISH联用技术揭开微生物的神秘面纱丨FISH与Raman、LIFT技术联用方案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通过与拉曼光谱和LIFT技术的联用,为微生物研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
- 健康科普|安杰科技带您揭开“碘”的神秘面纱——碘元素检测的重要性及日常应用
- 一起来涨“碘”知识!
-
- 浮游生物计数框基本原理解析,揭开微观生物之谜
- 浮游生物计数框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海洋、湖泊和河流等不同水体的浮游生物数量及多样性分析。本文将深入探讨浮游生物计数框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工作机制、构造及应用,并探讨其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
-
- 热点应用丨揭开“串串房”的面纱:隐蔽的甲醛威胁
- GB18585—202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将壁纸中甲醛的检测标准甲醛含量≤120mg/kg更改为甲醛释放量≤0.02mg/m3
-
- 一滴油,揭开罪恶的面纱!纵火焚尸案背后的科学密码
- 一滴油,揭开罪恶的面纱!纵火焚尸案背后的科学密码
-
- Luminosa探索:生物系统液-液相分离(LLPS)的神秘面纱
- 液-液相分离(LLPS)作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指的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液体会根据浓度和其他刺激因素的不同而分离成不同的相:稠相(或凝相)和稀相。
-
- 水位在线自动监测监测系统-雷达流速监测:揭秘水流速度的神秘面纱
- SW3是一款基于微波技术的全自动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可同时测量渠道内水位、流速、流量和降雨量。它采用先进的K波段平面雷达技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测量水体的流速和水位,根据内置的软件算法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