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多通道数据采集仪TMR-300亮相日本东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
扫 码 分 享
日本东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International Robot Exhibition(iREX)本着与机器人一起共创未来的目标,现已成功举办了22届。随着自动化及智能化的普及,机器人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过去的2019年,日本东京测器研究所(简称TML公司)作为应力应变测量领域的专家参加了展会,致力于机器人感应和质量改善。
Multi Recorder TMR-300系列
——紧凑的多通道数据记录系统,兼容各种传感器

Q:TMR-300是个怎样的仪器?
A:TMR-300由控制单元和各种测量单元组成。除了应变之外,还有电压和热电偶测量单元以及电压输出单元。配备显示单元可以独立使用,而无需PC。如果构建了分布式测量系统,则可以将测量单元安装在100 m的距离处。当机器人移动时,可以通过粘贴的应变片或者安装的传感器传输到记录仪,TMR-300执行触发测量(*)并自动记录数据。
*触发测量:当输入信号满足设置的触发条件时,将自动记录数据。波形记录测量仪器(如示波器和记录仪)中安装的功能。
Q:TMR-300的前身是TMR-200吗?
A:是的,TMR-300是在TMR-200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改进,特别是,应变的分辨率已从1μ降低到0.1μ,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Q:TMR-200/300的研发背景是什么?
A:在TMR-200研发之时,动态应变测量设备大约有10个通道,并且尺寸很大。 我们基于对除应变以外的单个单元进行测量的需求而开发了多功能记录仪产品的新概念,ZD是与汽车相关的测量系统。单元堆叠在一起,以使其足够小,可以安装在车辆上,并且传感器输入可以轻松满足客户需求。
Q:TMR-300主要应用在汽车测量领域吗?
A:不,TMR-300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因此它不仅可以用于汽车,还可以用于桥梁施工现场和生产线机器人的测量。如果在生产线上为每个机器人配备常规应变仪,则从它们收集的数据的后处理将非常庞大且效率低下。现在可以将TMR-300的测量单元安装在每个机器人的位置上。
Q:TMR-300的主要规格有哪些?
A:一个控制单元Z多可以连接10个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与每个测量单元之间的距离ZD可达100 m。控制单元为测量单元供电,因此只需要一根电缆。测量单元每单元有8个输入通道,Z多可以同步连接4个控制单元,因此Z多可以测量320个通道。
Q:TMR-300即使在远程位置也可以达到0.1με吗?
A:是的。常规的传感器无法捕获由于噪声引起的稳定现象,除非电缆尽可能短以捕获动态现象。在此分布式测量系统中,测量单元将测量值数字化,以便可以在远程位置收集稳定的测量数据。
Q:测量后是否有任何显示和分析软件?
A:TMR-300标配多种测量软件。动态测量软件TMR-7300可以在监视器上显示测量数据。控制测量仪器记录数据,并绘制和计算记录在SD卡上的数据。TMR-300也可以将测量值直接记录到PC。使用实时数据记录软件RD-7300,您可以在PC上记录连续数据的同时对其进行处理。数据以100 kHz的采样率存入PC,从而可以进行实时FFT分析。通过将四个控制单元与可选软件TMR-7630同步,一台PC可以对320个通道进行实时分析。引入了实时数据记录,以便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进行连续监控和长期疲劳测试。
Source&Credit:TechEyesOnline(TEO)
了解更多,欢迎垂询欧美大地!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聚光盈安精彩亮相中国(杭州)工业展览会
- 聚光盈安受邀参会,携M5000 直读光谱仪、MiX5 Pro 500 手持式光谱仪、英国阿朗Calibus 5 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等一众产品精彩亮相。
-
- 多通道热流计功能
- 本文将深入探讨多通道热流计的核心功能、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设备的重要性及使用价值。
-
- 巴斯德仪器即将亮相“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
- 巴斯德即将亮相3月21-23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
-
- 多通道应力测量系统
- 多通道应力测量系统
-
- 展会回顾 | 宝德仪器精彩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
- 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分析测试仪器领域的专业国产制造商,携全系列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器及其解决方案精彩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
-
- 多通道活细胞成像注意事项
- 多通道活细胞成像注意事项
-
- 产品推荐 | Maria多通道光谱仪
- 如海Maria多通道光谱仪,最多可支持8通道,适用于Libs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