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三大指标检测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沥青的质量,所有的相关单位检测都会进行沥青的三大指标检测,分别为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每一个指标检测都有需要我们必须注意的事项,接下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吧。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针入度是表征粘稠沥青条件粘度的一种指标,也是划分沥青标号的依据,标号小,针入度也小,沥青粘稠度大,适用于高温地区或重载交通,反之适用于低温地区或中轻交通。
主要影响因素
1.浇模:
沥青试样注入试皿时不应留有气泡,若有气泡,试样密度将变小,试验结果会偏大,此时可用打火机烧一下消除气泡。
2.室温:
浇模完成后试样要在15-30℃室温中冷却至少1.5h,如室温过高试样将不能充分冷却,试样内部温度偏高,试验结果将偏大。
3.水浴中恒温时间:
为保证试样充分冷却,试样应在25±0.1℃水浴中恒温至少1.5h,时间太短会导致结果偏大。
4.针尖与沥青是否接触:
应调整针尖与试样表面刚好接触后才能开始试验,这一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人为误差,应通过反复实践掌握经验去消除。
5.仪器因素:
试验过程中应保证水温控制在±0.1℃范围内,水温偏高结果会偏大,反之偏小。条件允许应使用具备自动控温功能的针入度仪。
6.针及连杆质量:
针及连杆砝码质量经常校验,如质量变轻,结果将偏小,反之偏大。
7.测点间距:
三个测点间及距试模边缘不小于10mm,好以盛样皿ZX为圆心均分布,如间距过小会破坏沥青试样的致密结构,导致结果偏大。
延度是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延度是表征沥青塑性的指标,与低温性能有关,延度小低温性能不好,沥青路面易开裂。
主要影响因素
1.隔离剂涂抹:
只能涂底板和侧模内表面,端模不能涂,否则会导致试样直接脱落,试验失败。
2.灌模:
灌模应从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略高出试模,不得使气泡混入。
3.刮模:
应用热刮从中间向两端刮,刮温度宜控制在150℃左右。如刮温度太高易使沥青表面下凹,导致结果偏小,刮温度太低刮不动易使表面凹凸不平,应重新灌模。
4.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
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温度和时间对试样保温,保证试样充分冷却,如温度偏低结果将偏小。
5.仪器因素:
如果仪器拉伸速度过快结果将偏小。
6.水浴密度:
试样拉伸过程中漂浮或沉底均会影响结果,应及时处理。
软化点是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软化点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沥青粘稠性的一种量度,软化点越高沥青高温性能越好。
主要影响因素
1.隔离剂涂抹:
隔离剂涂薄薄一层即可,涂太厚会占据模内沥青空间,导致结果偏小。
2.灌模:
略高出环面即可,太高会流出试样环粘住外壁,导致定位环套不上,加热时还会流淌,影响结果。
3.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保证试样充分冷却。
4.起始温度:
起始温度影响试验结果的离散性,5℃时相对偏差较小,应控制起始温度在5±0.5℃范围内。
5.升温速度:
要求每分钟升温速度控制在5±0.5℃范围内,升温速度过快会导致试样与介质来不及同步升温,结果偏大,反之偏小。
6仪器因素:
主要表现在钢球不落或落得慢,结果偏大。
7.加热介质:
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要用甘油作为加热介质,因为水在80℃以上时已接近沸腾状态,会产生大量气泡,对结果造成影响,而甘油的沸点是230℃,因此不能用水而应用甘油作为介质。
(内容来源:网络 由小析姐整理编辑)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离子色谱仪检测指标
- 离子色谱仪检测指标
-
- 植物气孔计可以检测哪些指标?
- 气孔是植物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水蒸汽、CO2、O2都要共用气孔这个通道,对应植物的蒸腾、光合、呼吸过
-
- 药物味觉指标检测的意义何在?
- 电子舌作为一种味觉评价工具,可以以某种或多种味觉指标范围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也可以以交互响应指纹信息评判整体味道差异,能够较全面地表征复杂混合物的味道,可将电子舌作为药物质量评价的替代方法。
-
- 沥青针入度测定仪的作用
- 本文将深入探讨沥青针入度测定仪的作用,及其在各类工程项目中的关键应用,特别是它如何影响沥青的质量控制和材料选用。通过科学测量沥青的针入度,可以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整体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效果。
-
-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新规程之沥青压力加热老化试验
- 关注视频号,获取更多客户现场案例及视频操作指导
-
- 沥青材料的试验检测,有何意义?
- 关注视频号,获取更多客户现场案例及视频操作指导
-
- 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校正
- 其主要通过测量针头在沥青样品中的入度来判断沥青的硬度与流动性,从而预测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表现。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沥青针入度测定仪可能会出现精度偏差,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进行定期的校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沥青针入度测定仪的校正方法,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