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宠NanoDrop Ultra,超微量精准分析从此更简单!
产品优势和特征
NanoDrop Ultra系列提供了四种可选型号,涵盖了从基础吸光度测量到荧光分析的多种需求。
NanoDrop Ultra
基座吸光度
NanoDrop Ultrac
基座吸光度/
比色皿吸光度
NanoDrop Ultra FL
基座吸光度/基座荧光
NanoDrop Ultrac FL基座吸光度/比色皿吸光度/基座荧光
通过NanoDrop Ultra基座,您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吸光度和荧光测量,获取DNA、RNA和蛋白质样本的浓度和质量信息。无论是高浓度样本的定量,还是低浓度污染物的检测,NanoDrop Ultra都能轻松应对。
高灵敏度荧光检测:荧光法的灵敏度远超传统吸光度测量,可检测低至0.1 ng/μL的双链DNA,特别适合微量样本的分析。
简化工作流程:内置的qPCR配方计算器,帮助您快速确定反应体积,优化实验流程,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样本中的污染物(如苯酚、胍盐等)常常导致浓度虚高或抑制下游反应。传统的纯度比无法全面反映样本的适用性。NanoDrop Ultra配备了Thermo Scientific Acclaro样本智能技术,能够识别多种常见污染物,甚至能检测RNA样本中的DNA污染。
污染物检测与分析:Acclaro技术提供样本纯度的全面评估,帮助用户识别、定量并减轻污染,确保样本的清洁度。
样本完整性监测:实时预警样本中的气泡,避免因气泡导致的测量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Acclaro污染物筛查软件:可识别RNA污染双链DNA样本,并提供校正后的双链DNA浓度(点击查看大图)
NanoDrop Ultra不仅提供强大的分析功能,还支持多种数据导出和存档选项,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合规性。
云端与LIMS集成:数据可直接导出至Microsoft OneDrive、Google Drive、Thermo Fisher Connect等云存储服务,或通过RESTful API无缝集成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1 CFR Part 11合规性:可选的SciVault 2软件支持用户账户管理、数字签名和审计日志,确保实验室符合FDA 21 CFR Part 11规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NanoDrop Ultra在吸光度动态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仅为±5%,确保高浓度样本的精确测量。无论是400 mg/mL的IgG,还是18,000 ng/μL的单链DNA,NanoDrop Ultra都能在2.5分钟内完成三次重复测量,全过程提供快速、可靠的结果。
增强校准性能:通过Acclaro Pro模式,仪器在出厂时即提供额外校准,确保在各类应用中的卓越准确度。
广泛的场景应用
NanoDrop Ultra适用于从基础研究到生产线的多种场景,特别适合生命科学、制药、临床研究、农业和植物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无论是实验室的日常分析,还是大规模生产中的质量控制,NanoDrop Ultra都能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NanoDrop Ultra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计,凭借其强大的适应能力、高灵敏度和灵活的合规性支持,将成为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无论您是科研人员还是生产线的质量控制专家,NanoDrop Ultra都能为您提供精准、可靠的分析结果,助力您的科研与生产。
文末互动
即日起至4月10日
转发本条推文或下方推文到朋友圈
新品发布 | NanoDrop Ultra
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计
并配上你的期待:
“NanoDrop Ultra,
精准高效新体验!”
集齐 50个赞井截图 发送至公众号后台
前100名完成的用户
即可获得赛默飞定制周边一份
(运动蓝牙耳机、旅行收纳7件套
或泡棉跳绳随机发放!)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快来参与吧!
*每位用户仅限参与一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所有。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实验室新宠NanoDrop Ultra,超微量精准分析从此更简单!
- 重磅登场:超微量样本分析的强大工具
-
- 赛默飞Nanodrop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全球销售量已突破10万台
- 微量分析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更加简单方便
-
- 本土智造来袭!NanoDrop Ultra 领衔赛默飞紫外开启检测新篇章
- 教学-科研-生产全链路,智能紫外赋能多场景分析
-
- Tips | 壁厚测量更快、更准、更简单
- 说到测量管材壁厚的测量工具,您可能会先想到的是卡尺,只要把一个量爪伸入管材内,简单一“卡”就能测量。
-
- 产品推荐 | 便携高效,精准无忧:DMA 35 数字密度计,让测量更简单!
- 产品推荐 | 便携高效,精准无忧:DMA 35 数字密度计,让测量更简单!
-
- 了解四氯化碳吸附率测定仪:活性炭性能检测从此更智能
- 活性炭作为一种高效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医疗等领域。然而,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应用效果,而四氯化碳吸附率正是衡量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