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iPS细胞:照亮脊髓损伤治疗之路的曙光

iPS细胞:照亮脊髓损伤治疗之路的曙光

来源:上海埃泽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选购指南 2025-03-25 15:05:33 17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脊髓损伤,这一严重创伤往往给患者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导致肢体瘫痪、感觉丧失,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传统治疗手段在应对脊髓损伤时成效有限,然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出现,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一、脊髓损伤:棘手的医学难题 

脊髓,作为神经系统的“交通要道”,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神经信号。一旦脊髓受损,这种信号传递就会被无情切断,致使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由于脊髓自身的再生能力极为有限,且损伤部位会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难以实现受损脊髓神经的有效再生和功能恢复,这使得脊髓损伤成为长期困扰医学界的棘手难题。

二、iPS细胞:神奇的细胞“重塑大师”

iPS细胞,全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对成体细胞(如皮肤细胞、血液细胞等)进行重编程而获得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就像一位神奇的细胞“重塑大师”,具备分化为人体几乎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包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与脊髓修复密切相关的细胞。更重要的是,iPS细胞源于患者自身细胞,经过重编程后再用于治疗,可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应,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安全且极具潜力的细胞来源。

三、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探索之旅

 在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首先从患者身上获取易于获取的成体细胞,如皮肤成纤维细胞。然后,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将这些成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在严格模拟体内微环境的培养条件下,引导iPS细胞定向分化为与脊髓修复相关的神经前体细胞或神经元细胞。

当这些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和成熟度后,将其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移植后的细胞如同“种子”,在损伤处生根发芽。它们不仅能够分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替代受损死亡的细胞,重建神经传导通路,还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改善损伤部位的微环境,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吸引神经纤维的生长,引导其跨越损伤区域,逐步恢复脊髓的神经连接。

四、充满希望的研究进展

目前,多项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在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中,接受iPS细胞移植治疗后,动物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瘫痪的肢体开始逐渐恢复运动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动作,如爬行、站立等。这些结果有力地证明了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一些早期的临床试验也正在逐步展开。虽然目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但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已经出现了感觉功能的改善,如肢体的触觉、痛觉感知有所恢复,这无疑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五、临床试验和成功案例

1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首例临床试验(2021-2025)

背景:2021年12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冈野荣之教授团队完成首例iPS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手术。

患者情况:患者为20多岁男性,颈椎脊髓损伤导致四肢瘫痪(ASIA A级,最严重级别)。

治疗方法:将200万个由iPS细胞诱导的神经祖细胞(NPCs)注射到损伤部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并配合康复训练。

进展

* 术后1年(2023年报道),患者未出现严重副作用(如肿瘤或免疫排斥)。

* 虽然运动功能恢复有限,但部分患者感觉功能有所改善,例如手臂温度感知恢复。

* 后续3名患者(共4人计划)已完成移植,持续追踪安全性和疗效。

2美国ASTRIS临床试验(2022-至今)

背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STRIS与加州大亚哥分校合作,开展iPS细胞衍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临床试验。

患者情况:选择脊髓损伤后6个月至2年的患者(ASIA A/B级),重点修复髓鞘损伤。

治疗方法:通过微创手术将OPCs注射到损伤区域,促进神经信号传导恢复。

进展

* 已完成首批6名患者移植(截至2024年),初步数据显示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 部分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运动功能改善(如手部肌肉控制增强),但需长期随访验证疗效。

3京都大学iPS细胞库的长期研究(2013-2023)

背景: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自2013年起建立标准化iPS细胞库,为研究提供细胞资源。

关键成果

* 开发出高效分化神经祖细胞的技术,纯度达90%以上,降低移植风险。

* 在猴子模型中证实iPS细胞移植可显著促进脊髓再生,恢复部分运动功能(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 支持日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细胞供应,推动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

4中国杭州师范大学基础研究(2021-至今)

背景:团队聚焦iPS细胞分化髓鞘形成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修复脊髓损伤。

进展

* 通过基因编辑增强iPS细胞分化效率,减少未分化细胞残留(降低肿瘤风险)。

* 在小鼠模型中证实移植细胞可形成髓鞘,改善运动功能恢复(Spinal Cord, 2023)。

* 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计划2025年申请人体试验许可。

5欧洲多中心合作项目(NeuroRestore, 2020-2025)

背景:欧盟资助的跨国项目,整合干细胞技术与神经工程修复脊髓损伤。

方法:结合iPS细胞移植与生物材料支架,增强细胞存活率。

进展

* 在猪模型中验证iPS细胞联合支架可显著促进轴突再生(超过5毫米)。

* 计划2025年启动人体试验,目标患者为胸椎损伤导致的截瘫。

6个体成功案例(美国,2023)

背景:非官方报道显示,一名美国患者在接受私人诊所的iPS细胞治疗后(非临床试验),运动功能显著恢复。

情况:患者为胸椎损伤导致的下肢瘫痪,接受多次iPS细胞注射和干细胞联合治疗后,可重新站立和短距离行走。

注意:该案例未经同行评审,存在伦理争议,但反映了部分患者对新兴疗法的迫切需求。

图片1.png

六、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iPS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前景光明,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iPS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化不完全或异常分化的情况,导致形成肿瘤的风险增加,如何精确控制iPS细胞的分化方向和纯度,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如何优化移植方案,使移植的细胞能够更好地与宿主脊髓组织整合,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然而,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以及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iPS细胞治疗有望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标准疗法,为广大脊髓损伤患者带来真正的康复希望,让他们重新拥抱自由活动的生活。

 

埃泽思生物公司

埃泽思生物( Applied Cell)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等相关领域上游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产品在细胞与基因治疗、细胞样本存储,药物发现,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图片2.png

埃泽思生物ES/iPS细胞产品

图片3.png

AC-1001004 PSC温和消化液

图片4.png

图片5.png

PSC Gentlease是由上海埃泽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plied Cell®)推出的一款温和高效型细胞消化液,专为多能干细胞设计。本产品为温和消化酶,可进行单细胞传代,确保在解离细胞时最大限度减少细胞损伤,提高细胞传代存活率,消化时间3-5分钟,简化了细胞传代过程。本产品无动物来源,生产过程严格遵循ISO9001体系,并符合GMP指导原则,确保高质量和安全性。

产品特性 

* 温和高效,传代存活率高

* 可进行单细胞传代

 


标签:埃泽思

相关产品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24 13:44:4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