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
仪器网>
资料库>电子舌在燕窝新品开发配料选择上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
电子舌在燕窝新品开发配料选择上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
-
本文由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整理汇编
2024-09-13 14:50 343阅读次数
文档仅可预览首页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全文信息!
-
立即下载
摘要:目的 基于电子舌探究14种食品配料与燕窝搭配呈现的滋味特性,并与传统感官分析方法比较电子舌在燕窝产品开发上的可实际应用潜力。方法 根据14种不同食品配料和燕窝的电子舌数据绘制风味图、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重回归分析等,并与传统感官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配料与燕窝的风味雷达图相似时,二者的适配性通常也较佳。乌龙茶、椰浆与燕窝适配性佳,陈皮、火腿与燕窝适配性差;当配料的风味同时满足涩味回味及酸味弱、鲜味及其回味较突出、甜味和咸味适中的特征时,其与燕窝食品适配性通常较佳。且电子舌的基本味觉评定结果与传感感官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食品适配性的配料在PCA中具有一定的聚类趋势。结论 电子舌在新品开发配料选择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电子舌;燕窝;新品开发;主成分分析;
相关产品
更多资料
-
电子舌在燕窝新品开发配料选择上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目的 基于电子舌探究14种食品配料与燕窝搭配呈现的滋味特性,并与传统感官分析方法比较电子舌在燕窝产品开发上的可实际应用潜力。方法 根据14种不同食品配料和燕窝的电子舌数据绘制风味图、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重回归分析等,并与传统感官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配料与燕窝的风味雷达图相似时,二者的适配性通常也较佳。乌龙茶、椰浆与燕窝适配性佳,陈皮、火腿与燕窝适配性差;当配料的风味同时满足涩味回味及酸味弱、鲜味及其回味较突出、甜味和咸味适中的特征时,其与燕窝食品适配性通常较佳。且电子舌的基本味觉评定结果与传感感官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食品适配性的配料在PCA中具有一定的聚类趋势。结论 电子舌在新品开发配料选择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电子舌;燕窝;新品开发;主成分分析;[详细]
-
2024-09-13 14:50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食用槟榔滋味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目的:提供一种与感官评价相比较更客观、准确的食用槟榔滋味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电子舌和感官评价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学的方法对8个企业12个不同品牌的槟榔产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牌槟榔味觉指标差异显著(P<0.05);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成三大类,每个聚类有其独特的滋味特点;结合电子舌和感官评价对比分析,除甜味以外,其余结果均一致;采用HPLC法测定食用槟榔中4种常用甜味剂,发现聚类3的4种甜味剂含量均Z高,聚类1的甜蜜素和糖精钠含量高于聚类2的,三氯蔗糖含量低于聚类2的,安赛蜜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电子舌可以用来分析槟榔产品的滋味和聚类相似滋味的产品,但与感官评价结果相比,甜味不一致。 关键词:电子舌;感官评价;食用槟榔;多变量统计学;[详细]
-
2024-09-13 14:51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对不同类型白酒味觉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采用电子舌对不同类型白酒进行味觉测试,通过酸味、甜味、苦味、咸味、涩味五种味觉传感器,检测不同类型白酒的味觉特点和味觉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分析味觉测试值,其中苦味、涩味和苦味回味贡献率70.45%,为第一主成分(PC1),酸味、甜味贡献率23.64%,为第二主成分(PC2),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之和为94.09%,数据可靠且有效。研究发现电子舌能将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进行区分,为电子舌味觉系统应用于白酒品评评价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白酒;电子舌;主成分分析;区分辨识;[详细]
-
2024-09-13 14:50
期刊论文
-
发酵芒果皮乳酸菌的筛选---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芒果皮中存在的苦涩味物质限制芒果皮的食品化利用。该文以芒果皮为原料,采用感官评价法对59株乳酸菌发酵48 h的芒果皮清汁进行分析并初筛乳酸菌。[详细]
-
2025-01-06 15:36
期刊论文
-
探究电子舌对宫保鸡丁味觉进行优化的可行性---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通过电子舌对宫保鸡丁味觉优化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分析。实验通过改变3种主味调料添加量,设计不同的样品,然后进行味觉数据测定。通过实验的无味点进行设计,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对不同样品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添加咸味成分可显著增加菜肴的咸味指标,且随着咸味物质添加量的增大,样品咸味也逐渐增大。添加酸味成分可明显增大样品的酸味,但酸味并不是随着浓度的增大一直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酸味物质浓度并不能起到改变酸味的作用;酸味的增大会引起咸味、鲜味和丰富性的变化。甜味改变,电子舌测定的数据没有形成很好的规律。Z后得出结论,电子舌可以用来优化宫保鸡丁部分味觉参数,如酸味、咸味。 关键词:电子舌;宫保鸡丁;调味料;味觉指标;[详细]
-
2024-09-13 14:51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舌方法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5批白及饮片及其近似品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30批、黄花白及饮片29批,分别进行药典与地方标准辨识(M1法)、HPLC指纹图谱辨识(M2法),并结合原始采购信息获取Z终饮片种类的标杆信息(Y),再采集电子舌味觉感官数据(X)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Z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的45批白及饮片与剩余89批饮片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45批白及饮片、30批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29批黄花白及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M3法)。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基于PCA-DA、PLS-DA二分类辨识模型的正判率分别为98.51%、100.00%,基于PCA-DA、PLS-DA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正判率分别为100.00%(无未分类样本)、100.00%(有4个未分类样本),模型判别良好,结合正判率与模型未分类样本数两项指标,Z终选择二分类辨识以PLS-DA为Z终辨识模型、四分类辨识以PCA-DA为Z终辨识模型,两种模型正判率均为Z高,且均未出现未分类样本。结论电子舌可快速准确辨[详细]
-
2022-06-06 13:27
期刊论文
-
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味觉智能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为探究益生菌固体饮料的滋味特性及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以市售9种益生菌固体饮料为样本,用电子舌味觉系统分析其各项味觉指标,尤其是甜度和酸度的差异,发现“苦味、鲜味、丰富性(鲜味回味)”均是益生菌固体饮料有效的味觉指标。由36名志愿者组成感官评价小组,对上述味觉指标进行感官评价。结合智能分析结果和评价员评分结果发现电子舌多个传感器对整体滋味偏甜的样品应答明显,可以规避感官评价员感官分析时味蕾对过甜样品麻木的问题。智能分析结合评价员感官分析能够更好地指导益生菌产品的研发应用和市场推广,对推动产业发展有较大帮助,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益生菌;固体饮料;电子舌;味觉;[详细]
-
2024-09-30 09:34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泡囊草炮制前后味觉比较---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目的:分析泡囊草炮制前后味觉的变化,为泡囊草炮制原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舌技术分析泡囊草生品、牛奶制品及浸膏品的有效味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泡囊草炮制前后各味觉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泡囊草进行测试发现,多个传感器会对其具有明显的应答,本次测试的泡囊草生品和炮制品没有咸味和酸味回味,除此以外其他味觉指标均是其有效的味觉指标。泡囊草样品的涩味回味和苦味回味接近于无味点,可知该样品的苦味和涩味的持久性不强,其中浸膏品的苦味回味和涩味回味是较强的;涩味是本次测试样品突出的味觉指标,其中浸膏品的涩味较强,生品和牛奶制品涩味相近;苦味方面三个样品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牛奶制品的苦味较强,生品和浸膏品苦味接近;鲜味和丰富性方面,浸膏品的鲜味和丰富性是较强的,生品的鲜味与浸膏品接近,但丰富性要弱于浸膏品,牛奶制品的鲜味和丰富性均Z小。结论:电子舌能够对泡囊草的有效味觉进行准确辨识,泡囊草炮制前后味觉的改变与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泡囊草;炮制品;电子舌;味觉;炮制原理;[详细]
-
2024-09-13 14:46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和多成分定量技术的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目的:通过电子舌与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舌对20批厚朴药材的味觉进行定量化;采用多成分含量测定对20批厚朴中的紫丁香酚苷、木兰花碱、木兰箭毒碱、木兰苷A、木兰苷B、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8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并测定药材电子舌测试液中除辣薄荷基厚朴酚外的7个化学成分的质量浓度;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建立化学成分与味觉传感器响应值的相关关系。根据相关性结果筛选出6个单体化合物并对其味觉进行测定。结果:厚朴药材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和辣薄荷基厚朴酚与电子舌苦味、苦味回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厚朴酚、和厚朴酚虽然为脂溶性化学成分,在电子舌测试液中的含量较低,但仍与苦味、苦味回味有显著正相关(P<0.05);单体化合物的味觉测试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苦味和苦味回味的响应值均为Z高。结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厚朴“苦味”药性物质基础。 关键词:厚朴;电子舌;多成分含量测定;苦味;物质基础;[详细]
-
2022-10-31 13:19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技术结合聚类/相关性分析食盐品质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本文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ay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XRF)检测方法和电子舌传感技术,测定12种市售食盐中9种主要元素含量(Cl、Na、Mg、Sx、Si、Al、K、Ca和Zn)及其8种滋味响应值(酸味、苦味、涩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鲜味、丰富性和咸味),阐明食盐产品基本属性与其中微量元素含量、电子舌滋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相似度达到50%。食盐中海盐氯元素含量Z高、井矿盐次之、湖盐Z低,海盐中钾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井矿盐、湖盐;食盐所表现的咸味与K含量呈正相关、鲜味呈正相关,Cl含量与产品类别呈显著正相关,表明Cl含量可以作为判断产品原料来源的主要依据,该研究为健康食盐开发、主要原料来源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食盐;电子舌;元素含量;聚类分析;相关性;[详细]
-
2022-11-07 13:27
期刊论文
-
GC-MS与电子舌联合分析干制方式对秋刀鱼风味的影响---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为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秋刀鱼(Cololabis saira)风味的影响,本研究将腌制后的秋刀鱼分别进行自然干燥、冷风干燥和紫外+冷风干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电子舌测定鲜鱼、腌制鱼、自然干制鱼、冷风干制鱼、紫外+冷风干制鱼的风味变化。结果显示,GC-MS共检测到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酸类、烃类以及含氮化合物等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鲜秋刀鱼为参照,醇类、醛类、酮类物质的增加均不同程度丰富了3种干制秋刀鱼的油脂香气;其中,紫外+冷风干制鱼中顺-2-庚烯醛、辛醛、2-乙基呋喃等物质的含量明显增多,分别增加至64.96、569.48和189.27 μg/kg,使秋刀鱼具有丰富的油脂香味。咸味、鲜味和鲜味回味是干制秋刀鱼重要的滋味指标,电子舌实验结果表明,干制后秋刀鱼的咸味和鲜味回味大幅增加而鲜味略有降低。3种干制方式均不同程度增加了秋刀鱼的油脂香味同时丰富了鲜味回味;其中紫外+冷风干燥较大程度地丰富了秋刀鱼的风味。
关键词:秋刀鱼;自然干燥;冷风干燥;紫外+冷风干燥;风味变化;[详细]
-
2024-09-13 14:50
期刊论文
-
日本INSENT电子舌咖啡味觉分量化的初步研究
- 日本INSENT电子舌咖啡味觉分量化的初步研究[详细]
-
2024-09-17 19:40
实验操作
-
电子舌对海藻碘液的味觉值初探-INSENT电子舌
- 摘要:文章以海带为原料,将经水浸提、净化、浓缩等工序制成的自制海藻碘液配制成不同碘含量的溶液,进行苦味值、咸味值、鲜味值、甜味值、涩味值及酸味值的测定,并进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电子舌在处理低浓度的复杂样品时候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将收集到的其他各生产企业海藻碘液苦味值、咸味值、鲜味值、甜味值、涩味值、酸味值与自制海藻碘液各味觉值进行比较,按味觉值大小对自制海藻碘液、各生产企业海藻碘液进行排序,发现苦味值序列与涩味值序列一致,鲜味值的序列大体与苦味值、涩味值序列成反向一致,各海藻碘液的鲜味值与苦味值、涩味值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海藻碘液;电子舌;感官评价;[详细]
-
2024-09-13 14:01
期刊论文
-
不同桂花酒质量与香气成分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为研究不同桂花酒的质量与香气成分的区别。[详细]
-
2025-02-17 10:35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等级佛跳墙的风味特征---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为合理科学评价不同等级(特级款(尊享版佛跳墙)、一级款(乐享版佛跳墙)、大众款(自助版佛跳墙))佛跳墙的风味特征,测定了3种不同等级佛跳墙的呈味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含量,并结合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其风味差异。电子舌研究结果表明:自助版佛跳墙的滋味更为丰富,其鲜味强度值明显高于另两种佛跳墙,但与此同时,苦味及苦味回味强度值也较高,这一结果与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结果一致。GC-IMS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以及其他类别,其中醛类化合物的阈值较低,对佛跳墙的整体气味有较大贡献。尊享版佛跳墙的挥发性物质总体含量高于乐享版佛跳墙和自助版佛跳墙,通过分析不同等级佛跳墙的特征峰区域及PCA图,可区分3种不同等级的佛跳墙样品的风味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佛跳墙生产加工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对构建佛跳墙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数据库及佛跳墙分类鉴别提供指导。 关键词:佛跳墙;电子舌;[详细]
-
2024-09-29 05:39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的红枣酒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及电子鼻、电子舌技术检测其理化、颜色、风味和滋味等品质指标,探究红枣酒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详细]
-
2025-02-05 16:23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舌咸味值快速评价调味盐减钠比例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通过电子舌检测梯度氯化钠含量的食盐咸味值,绘制氯化钠含量与咸味值关系的标准曲线。根据调味盐的咸味值和实际钠含量,推导出调味盐产品的减钠比例。该实验旨在快速真实评价调味盐基于咸味值的减钠比例,为开发减盐不减咸的调味盐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舌;咸味值;调味盐;减钠;[详细]
-
2024-09-13 14:50
期刊论文
-
INSENT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在茶饮料味觉评价方面应用
- INSENT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在茶饮料味觉评价方面应用[详细]
-
2015-07-14 00:00
选购指南
-
国内外典型常温纯牛奶的风味品质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牛奶演变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离不开成熟的常温奶生产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营养食品的追求,牛奶的销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近年来的乳制品事件使国人对国产牛奶的信心较为薄弱,纯牛奶的进口量逐年增长,“进口牛奶优于国产牛奶”观念盛行。本文以典型的2款国产纯牛奶和4款进口纯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国产纯牛奶和进口纯牛奶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进口纯牛奶挥发性风味组分中酮类、酸类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2-庚酮、2-壬酮和2-十一酮含量约为国产纯牛奶的2倍,结合智能感官和描述性感官评价进行整体滋气味的评估(1~7分制),发现国内的纯牛奶样品感官轮廓相似,且乳香味和乳脂味较浓,异味(牛膻味、金属味和青草味)和蒸煮味较弱,整体喜好度评分较高,分别为5.8和5.9分,而进口纯牛奶样品的乳香味和乳脂味较弱且异味较重,整体喜好评分不超过4.0分。 关键词:常温奶;风味;智能感官;感官评价;国内外;[详细]
-
2022-10-17 12:10
期刊论文
-
不同烹饪方式小龙虾的风味特征分析---日本INSENT电子舌
- 摘要:该研究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及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等技术分析不同烹饪方式(麻辣、蒜香、清蒸)小龙虾和生肉小龙虾中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电子舌、电子鼻和GC-IMS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烹饪方式小龙虾。在4种小龙虾样品中能明确定性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47种,其中共同的风味物质有5种,包括丙酮、正戊醛-M、正戊醇-M、2-庚酮、壬醛。此外,麻辣和蒜香小龙虾的特征风味物质分别有12和6种;2-庚酮、正戊醛-M和正戊醇-M在清蒸小龙虾的所有风味物质中含量Z大;生肉小龙虾中的风味化合物主要为3-羟基-2-丁酮、2-戊酮-M/D和2-壬酮。
关键词:小龙虾;不同烹饪方式;电子舌;电子鼻;气相-离子迁移谱;[详细]
-
2024-09-12 19:17
期刊论文
Copyright 2004-2025 yi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未经书面授权 , 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