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
仪器网>
资料库>不同低温预处理下麻辣花生品质的比较---美国FTC质构仪
不同低温预处理下麻辣花生品质的比较---美国FTC质构仪
-
本文由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整理汇编
2023-01-11 15:46 273阅读次数
文档仅可预览首页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全文信息!
-
立即下载
摘要:为提高麻辣花生产品的品质,设计冷藏对照组(CS)、-18℃冷冻(CF)组、-40℃冷冻(SF)组、-78℃干冰冷冻(DI)组以及-196℃液氮冷冻(LN)组5个预处理并制成麻辣花生,对每组产品的含水量、质构、微观结构、感官评分、味觉分析等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组花生样品预处理后含水量为19.85%~23.25%,成品样品含水量为1.21%~1.24%,硬度为21.20~34.78 N,咀嚼性为0.36~3.56 mJ,剪切力为13.54~26.26 N,丰富度评分8.40~8.80分,厚味评分7.70~9.53分,总体评分3.47~8.50分,其中CS组的总体评分显著低于CF、SF组(P<0.05),产品硬度Z高;LN组花生硬度、剪切力Z低,细腻度、厚味评分Z高,但总体评分Z低(仅为3.47分),SF组产品总体评分Z高,为8.50分。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后的花生组织结构会变得破碎分散。低温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变麻辣花生产品的质地结构,甚至对产品味觉丰富度、厚味等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SF组辣味花生具有更好的综合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麻辣花生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关产品
更多资料
-
不同低温预处理下麻辣花生品质的比较---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提高麻辣花生产品的品质,设计冷藏对照组(CS)、-18℃冷冻(CF)组、-40℃冷冻(SF)组、-78℃干冰冷冻(DI)组以及-196℃液氮冷冻(LN)组5个预处理并制成麻辣花生,对每组产品的含水量、质构、微观结构、感官评分、味觉分析等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组花生样品预处理后含水量为19.85%~23.25%,成品样品含水量为1.21%~1.24%,硬度为21.20~34.78 N,咀嚼性为0.36~3.56 mJ,剪切力为13.54~26.26 N,丰富度评分8.40~8.80分,厚味评分7.70~9.53分,总体评分3.47~8.50分,其中CS组的总体评分显著低于CF、SF组(P<0.05),产品硬度Z高;LN组花生硬度、剪切力Z低,细腻度、厚味评分Z高,但总体评分Z低(仅为3.47分),SF组产品总体评分Z高,为8.50分。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后的花生组织结构会变得破碎分散。低温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变麻辣花生产品的质地结构,甚至对产品味觉丰富度、厚味等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SF组辣味花生具有更好的综合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麻辣花生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详细]
-
2023-01-11 15:46
期刊论文
-
不同处理方式对鲍鱼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以市售鲜鲍为原料,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制成黑边鲍、黄金鲍、冻干干鲍和晾晒干鲍。通过氨基酸测定仪、质构仪等设备定性、定量分析其基础营养成分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其持水性、pH、质构和色差等方面特性。[详细]
-
2025-02-17 10:38
期刊论文
-
不同温度下冻藏对青鱼品质的影响研究---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冻藏对青鱼品质的影响。[详细]
-
2024-11-11 11:28
期刊论文
-
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及指标筛选---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目的】探索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方法,筛选评价指标,建立预测模型,为花生食用品质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51个不同品质类型花生品种(系)的籽仁为试验材料,测定烘烤籽仁的食味指标、外观指标、质构指标和营养指标等食用品质相关指标27项,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聚类分析对51个花生品种(系)的烘烤食用品质进行分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花生烘烤食用品质预测模型和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51个花生品种(系)27项指标的变异幅度不同,变异系数为5.86%—39.65%。各单项指标均存在与之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指标,175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140组达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将27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5.70%、20.63%、10.07%、8.19%和6.38%,代表了全部数据80.97%的信息量。综合评价分析表明,51个花生品种(系)烘烤食用品质综合值F平均为0.76,徐花甜29的FZ高(F=1.51),烘烤食用品质较好,徐花15号的F较低(F=0.03),烘烤食用品质较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1项指标与F显著相关。对花生烘[详细]
-
2023-05-29 11:20
期刊论文
-
不同原料肉对虾饺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4种不同原料肉(湘村黑猪、陆川猪、三黄鸡、白羽鸡)对虾饺感官品质、质构、色差及蒸煮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肉加工而成的虾饺在感官品质、质构和蒸煮损失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陆川猪肉为原料制成的虾饺,综合品质较其他3种原料好,其感官评分Z高,馅料硬度适中,弹性和咀嚼性较好,蒸煮损失率Z低,具有多汁性,被接受程度高。
关键词:虾饺;肉馅;原料肉;品质;[详细]
-
2023-01-16 10:30
期刊论文
-
不同贮藏湿度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了探寻湿度对番茄果实角质层的结构组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汉蒙7号’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相对湿度为50%±5%和100%±5%的气候培养箱中进行贮藏,测定果实的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色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角质层形态结构以及SlSHINE3调控因子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00%±5%贮藏湿度下的番茄能够更好地保持体内各种理化反应的正常运行,番茄角质层形态结构更加完整,角质层结构之间的细胞相较于50%±5%湿度的贮藏环境更加紧凑,果实的失水率降低,表皮更加鲜亮,PPO活性更低,MDA含量增长的更加缓慢。因此,在100%±5%的贮藏湿度下,‘汉蒙7号’番茄果实的品质、果皮显微结构更佳,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保鲜和品质调控。
关键词:番茄;贮藏湿度;贮藏品质;SlSHINE3调控因子;角质层;[详细]
-
2022-12-20 11:45
期刊论文
-
不同品种马铃薯炒制加工品质的评价---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促进四川省西部地区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发展,评价了川西15个马铃薯品种加工前后的物理特性,分析了不同品种马铃薯炒制加工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在炒制过程中,不同品种马铃薯的色泽和质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内聚性较高的马铃薯,如‘荷兰15号’在炒后内聚性反而下降,内聚性较低,如‘青薯9号’炒后反而增加;感官弹性整体增加,胶黏性、硬度以及色泽L*、a*和b*都普遍呈下降趋势。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结合感官分析表明,‘V7’、‘荷兰15号’、‘青薯9号’、‘荷兰14号’和‘马尔科’炒制后品质相似,感官弹性、硬度和胶黏性都较高,色泽明亮,形态完整,口感爽脆,适合用于炒制加工。 关键词:马铃薯;质构;色泽;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炒制;品种;[详细]
-
2024-09-28 06:57
期刊论文
-
低温处理对发豆腐贮藏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了寻求有效的发豆腐保鲜措施,比较冷藏、冻藏两种低温处理对发豆腐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发豆腐的感官评价、常规微生物、气味、质构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冷藏处理的发豆腐在第4天时感官评分为81,菌落总数、霉菌数和大肠菌群数开始急剧增加;冷冻处理的发豆腐在28 d内感官品质良好稳定,微生物数基本无明显变化,质构特性在冷冻后有一定变化,但随后保持稳定,电子鼻检测24 d后稍有变化。因此,低温处理能延长发豆腐的贮藏期,冻藏处理的保鲜效果较佳且对发豆腐的感官、气味和质构特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发豆腐;冷藏;冻藏;微生物;质构特性;[详细]
-
2022-08-08 10:26
期刊论文
-
不同酸浆添加量制备的豆腐凝胶特性比较---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以同一品种的大豆为原料制取豆浆后,添加不同比例酸浆(20%、23%、26%),所得酸浆豆腐通过TPA质构、化学作用力、SDS-PAGE、微观结构、红外光谱等指标的测定,分析酸浆添加量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酸浆添加量的增加,豆腐的质构性增强,在26%时豆腐的硬度达到Z大值3.53 N,豆腐含水量、保水性及得率均显著下降(p<0.05),蛋白质含量从13.09%增加到15.28%;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是酸浆豆腐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二者占比超过90%,离子键和氢键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疏水作用是7S蛋白参与凝胶的主要作用力,11S蛋白的部分A亚基通过离子键和氢键连接形成凝胶,大分子蛋白聚集体、11S蛋白的B亚基和A3亚基主要通过二硫键参与凝胶的形成;随着酸浆添加量的增加,酸浆豆腐的凝胶网络结构逐渐变得粗糙,α螺旋含量由16.00%减少到15.83%,无规则卷曲由16.04%减少到15.80%,β转角由34.12%减少到33.57%,β折叠由33.84%增加到34.80%。综上可知,酸浆添加量对豆腐的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酸浆添加量;豆腐;凝胶特性;[详细]
-
2022-12-20 11:45
期刊论文
-
羊肚菌采后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目的:探究60Co-γ辐照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黑脉羊肚菌为试材,分别用实际吸收剂量1.64、2.18、2.43 kGy和2.93 kGy进行辐照处理,测定低温贮藏期间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正交偏Z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基于羊肚菌理化品质指标的辐照处理判别模型,并采用变异权重参数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筛选差异显著指标。结果:经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羊肚菌在4℃贮藏条件下其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贮藏5 d后,与对照组相比,1.64 kGy和2.18 kGy辐照处理能提高过氧化氢酶活力、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有效延缓褐变和软化现象,其中1.64 kGy剂量处理保鲜效果Z好(P<0.05),而2.43 kGy和2.93 kGy辐照处理样品则在贮藏末期品质劣变加剧。通过构建辐照处理判别模型,有效区分样[详细]
-
2023-07-17 11:35
期刊论文
-
宫保鸡丁烹制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根据宫保鸡丁加工工艺,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和气相色谱-质谱研究宫保鸡丁在烹制加工过程中(炒制0、2、4、6和8 min)色泽、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烹制会导致宫保鸡丁的L*值明显下降,a*值明显增加;b*值呈现波动性变化,并在烹制8 min时出现明显的增加。宫保鸡丁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随着烹制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0 min)相比,烹制加热会导致弹性下降。宫保鸡丁样品中共检测出1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醇类、酸类、酮类、醛类和烃类。与对照组相比,烹制加工会导致醇类、酮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增加,说明烹饪加工可能会促进醇类和酮类物质的生成。与对照组相比,烹制加工会导致样品中酸类和醛类物质的减少。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在烹制2 min的样品中达到Z高,其余样品中其相对含量较为稳定。本研究可为宫保鸡丁等中国传统菜肴加工过程中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宫保鸡丁;炒制;挥发性风味物质;质构;色泽;[详细]
-
2024-10-10 16:37
期刊论文
-
真空包装基围虾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新鲜度分析---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以基围虾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包装方法,分析基围虾在冷藏(4℃)和冻藏(-16℃)条件下的品质变化情况。以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特性为指标,结合电子鼻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基围虾的气味进行检测,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新鲜度。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贮藏的基围虾菌落总数和TVB-N值均呈上升趋势,温度越低,上升越慢;贮藏期间pH值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电子鼻分析结果与菌落总数结果保持一致,能有效区分不同新鲜度的基围虾。 关键词:真空包装;基围虾;贮藏温度;新鲜度;[详细]
-
2024-09-16 18:47
期刊论文
-
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水分迁移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探究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的食用品质和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本实验以添加黄酒、木瓜酒、啤酒和混合酒烹制的红烧肉为研究对象,运用低场核磁共振仪(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和质构仪、卡路里量热仪等检测红烧肉食用品质、质构特性、营养成分和内部水分弛豫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通过感官评价得知,黄酒组的红烧肉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木瓜酒组红烧肉的脂肪、蛋白质和卡路里含量数值Z高,分别为51.95、38.55 g/100 g和623.50 kcal/100 g;啤酒组的水分含量Z高,含量高达31.55 g/100 g;黄酒组红烧肉的硬度和剪切力值Z低,分别为31.54和2.06 N,肉样达到理想口感和嫩度;黄酒组的L*(亮度)值和a*(红度)值较高,色泽更加红亮。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啤酒组的弛豫时间T21Z短,水与底物结合更紧密,不容易流失,木瓜酒组的弛豫时间T22Z长以及峰面积T22Z大,红烧肉中的自由水含量Z高。综上所述,烹制红烧肉过程中添加黄酒烹制的红烧肉成品各方面综合Z佳,其次为混合酒(黄酒+啤酒)组效果次之。该研究[详细]
-
2022-09-19 13:01
期刊论文
-
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选出Z适宜的鲜切马铃薯保鲜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延长货架期,将鲜切马铃薯分别用OPP保鲜袋常压包装、PE保鲜袋常压包装、PA纹路真空袋真空包装和PA/PE光面真空袋真空包装4种方式进行包装,测定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鲜切马铃薯经过消毒、护色处理后,采用PA/PE光面真空袋真空包装,贮存3 d后的L*值为74.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质量分数5.2%,显著高于常压包装和PA纹路真空袋真空包装(p<0.05);菌落总数为2.56 lg(CFU/g),硬度值为451.23 N,失质量率为0.58%,结果显著优于常压包装(p<0.05)。鲜切马铃薯保鲜工艺中,选用PA/PE光面真空袋真空包装更有利于维持鲜切马铃薯品质,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马铃薯;常压包装;品质;真空包装;保鲜;[详细]
-
2023-01-03 13:38
期刊论文
-
儿茶素对不同加热方式大马哈鱼鱼肉糜贮藏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目的 通过添加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儿茶素,解决大马哈鱼调理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变质等问题。方法 以大马哈鱼为原料,通过测定其质构、感官、出品率、色泽、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等指标,研究儿茶素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0.4%、0.5%)对不同加热方式(炉烤、煎烤、油炸)下大马哈鱼品质的影响,以及在4℃条件下3种不同加热方式对鱼肉糜在贮藏0、1、3、5、7 d时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儿茶素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硬度、弹性得到提高(P<0.05),加热损失减少(P<0.05),L*值上升,a*值下降(P<0.05)。在贮藏期间,采用儿茶素可延缓炉烤、煎烤、油炸加热后鱼肉糜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显著降低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P<0.05)。儿茶素浓度为0.3%时处理组的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 采用儿茶素可缓解大马哈鱼的脂质氧化,改善其色泽、质构、加热损失,为提高大马哈鱼调理食品的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马哈鱼;儿茶素;加热方式;抗氧化能力;[详细]
-
2023-03-20 10:13
期刊论文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质构分析的甘薯泥品质综合评价---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目的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建立方便、快捷的甘薯泥加工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质构分析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7个甘薯泥的基本成分和质构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品种甘薯泥的基本成分在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上都有显著差异(P<0.05)。甘薯泥的基本成分、感官评分和质构品质指标间有部分指标呈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淀粉含量与灰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灰分含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粘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与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都呈显著负相关;硬度与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感官评分与硬度、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都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得分数学模型对不同品种甘薯泥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甘薯泥品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徐紫薯8号>湛紫薯2号>烟薯25>浙薯132>宁紫薯7号>徐薯34>普薯32。结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是对甘薯泥的各种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到Z佳的品质指标。因此该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甘薯泥的品质,可用于不同品种甘薯泥加工适应性评价。
关键词:甘薯泥;质构分析;相[详细]
-
2023-07-17 11:32
期刊论文
-
不同保温处理对泡沫箱运输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探究物流过程中不同保温处理对甜樱桃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甜樱桃品种“先锋”为试材,采用冷水预冷、冰袋、预冷+冰袋3种处理方式,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比较3种处理方式后果实物流过程中温度变化,并分别测定物流40 h后和开箱存放1 d后反应果实品质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冰袋组、预冷组和预冷+冰袋组均提高了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降低了呼吸强度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其中预冷+冰袋组效果Z佳。在物流结束和存放1 d后,预冷+冰袋组的好果率分别为92.5%和81.1%,而对照仅为74.4%和54.0%,可见不同控温处理对泡沫箱运输的甜樱桃品质影响很大,预冷+冰袋处理能更好的保持果实品质。
关键词:甜樱桃;预冷;冰袋;物流;[详细]
-
2023-01-03 13:37
期刊论文
-
不同冻干工艺对冻干米线复水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近年来,干制方便米线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发展迅速,但是干制方便米线存在复水时间长、易糊汤、易断条、口感不理想、质构特性较差等问题。为了改善干制方便米线的这些特性,本研究采用-10、-20和-40℃三种冻结温度对米线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分别得到三种冻干米线FDRN10、FDRN20、FDRN40样品,通过分析冻干米线在不同水温下的复水速度、微观结构、淀粉回生程度和质构特性的变化,探讨了冻结温度对冻干米线复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水温下经相同浸泡时间复水处理后,FDRN10含水量Z高,表明其复水速度Z快。外表面和横断面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三种冻干米线样品中FDRN10结构Z为疏松,孔隙Z大,为72.58μm,是孔隙Z小的FDRN40的4倍,结构吸水性Z好。进一步的DSC检测发现FDRN10焓值Z高,为92.98 J/g,焓值Z低的FDRN40为12.39 J/g,表明FDRN10在三种冻干米线样品中回生程度Z高,淀粉吸水溶胀Z慢。同时硬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浸泡时间下FDRN10硬度值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采用70℃热水复水8 min,FDRN10质构特性Z接近鲜湿米线。以上结果表明,冻[详细]
-
2024-09-29 05:42
期刊论文
-
‘富士’苹果果实品质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为明确苹果果实品质与海拔的相关性关系,以河北省44个果园的‘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成熟期采样、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的方式,研究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质构特性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果园平均海拔247.77 m,在果实外观品质方面,果实单果重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33,P&lt;0.05),着色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P&lt;0.01),裂果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P&lt;0.01);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7,P&lt;0.05),硬度、可滴定酸、固酸比均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在果实质构特性方面,果实粘附性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30,P&lt;0.05),内聚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4,P&lt;0.05),脆裂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0,P&lt;0.05),胶粘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0,P&lt;0.05),咀嚼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2,P&lt;0.05),弹性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海拔高度在700 m以下时,较高的海拔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可[详细]
-
2022-06-20 10:42
期刊论文
-
抗氧化茶酸乳的制备及品质控制研究---美国FTC质构仪
- 摘要:研究毛尖绿茶浸提液的Z佳制备条件及添加量对茶酸乳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5 g/mL、70 ℃超声辅助提取50 min时,毛尖绿茶浸提液的茶多酚含量高达151.6 mg/g。绿茶酸乳持水力随茶浸提液的添加先上升后下降,当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4%时持水力Z高,达到49.13%;活菌数在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16%时显著增加,达到2.23×10~8 cfu/mL;酸度与pH值未见显著差异。茶酸乳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随绿茶浸提液的添加呈现上升趋势,在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16%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87.94%、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达88.81%。研究结果可为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益生菌;毛尖绿茶;茶酸乳;抗氧化;[详细]
-
2022-09-05 11:16
期刊论文
Copyright 2004-2025 yi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未经书面授权 , 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