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
仪器网>
资料库>挤压膨化结合微粉碎制备高纤维谷物代餐粉及其品质评价---德国AIRSENSE电子鼻
挤压膨化结合微粉碎制备高纤维谷物代餐粉及其品质评价---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本文由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整理汇编
2023-07-17 11:38 186阅读次数
文档仅可预览首页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全文信息!
-
立即下载
摘要:以燕麦-玉米-魔芋挤压膨化混粉和燕麦麸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脱脂乳粉、葛根全粉、南瓜粉等辅料,制备一种高膳食纤维代餐粉。以感官评分和分散性指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代餐粉的Z佳工艺配方为:挤压膨化混粉27%、燕麦麸粉33%、脱脂乳粉20%、南瓜粉9%,在此条件下,代餐粉感官评分76.78分,分散性指数99.03%。测得产品总膳食纤维含量19.31%,可溶性膳食纤维11.42%,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GI)73.41,属于中GI食物。
关键词:响应面法;代餐粉;膳食纤维;体外消化率;
相关产品
更多资料
-
挤压膨化结合微粉碎制备高纤维谷物代餐粉及其品质评价---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以燕麦-玉米-魔芋挤压膨化混粉和燕麦麸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脱脂乳粉、葛根全粉、南瓜粉等辅料,制备一种高膳食纤维代餐粉。以感官评分和分散性指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代餐粉的Z佳工艺配方为:挤压膨化混粉27%、燕麦麸粉33%、脱脂乳粉20%、南瓜粉9%,在此条件下,代餐粉感官评分76.78分,分散性指数99.03%。测得产品总膳食纤维含量19.31%,可溶性膳食纤维11.42%,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GI)73.41,属于中GI食物。
关键词:响应面法;代餐粉;膳食纤维;体外消化率;[详细]
-
2023-07-17 11:38
期刊论文
-
电子鼻结合GC-MS鉴别不同部位的三七粉-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为鉴别不同部位的三七粉,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三七的整根粉、剪口粉、主根粉、侧根粉和须根粉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通过GC-MS测定三七粉挥发物的成分和含量,并进行多重比较。利用统计学习方法提取电子鼻响应曲线的8个时域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3种特征选择算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分别建立基于原始特征数据、3种特征选择数据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极限学习机分类模型;引入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对分类模型中的参数gam和sig2进行优化。结果表明:5种三七粉样品中共检测出31种挥发物成分,最优的GWO-IRIV-LSSVM模型能够对电子鼻数据进行有效区分,测试集准确率为97.5%,且能客观反映出样品种类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主要是挥发物总量、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这与GC-MS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可用[详细]
-
2024-09-13 14:00
期刊论文
-
麸曲品质评价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以3个麸曲样品为试验对象,通过常规理化指标、发酵特性分析和电子鼻技术对其进行品质评价,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其中蕴含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麸曲样品间氨基酸态氮含量、酯化力、发酵力和糖化力存在明显的差异,香气物质中氢氧化物、有机硫化物和萜类存在明显差异。麸曲样品中细菌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80.81%)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4.15%),细菌属以魏斯氏菌属(Weissella)(51.59%)为主;真菌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86.83%)和毛霉门(Mucoromycota)(13.13%),真菌属以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59.74%)和根霉菌属(Rhizopus)(11.46%)为主。麸曲中乳酸菌主要以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和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e)为主,芽孢杆菌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详细]
-
2023-12-11 12:22
期刊论文
-
沙棘原浆发酵功能饮料的研制及其品质特征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以沙棘原浆为原料,采用酒酒球菌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并对发酵原浆进行调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正交试验分别优化沙棘发酵功能饮料的发酵工艺及饮料配方,进一步对产品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及风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棘原浆发酵Z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5.0%、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6 d、初始pH3.5,此条件下苹果酸降解率达87.41%。沙棘发酵功能饮料的Z优配方为:发酵沙棘汁添加量25%、蜂蜜2%、白砂糖7%,产品感官评分Z高为89分。沙棘发酵饮料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0.00、56.33 mg/L;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Vc(10 μg/mL)无显著差异,而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Vc(10 μg/mL);SOD酶活力为935.48 U/mL,显著高于未发酵沙棘原浆。电子鼻能准确区分沙棘发酵饮料与沙棘原浆和市售3款发酵果汁饮料,PCA累计贡献率为98.3%;电子舌分析表明沙棘发酵饮料与原浆相比,酸味降低,甜味和鲜味均提高。综上,所研制的沙棘发酵饮料风味独特、甜酸适宜,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沙棘原浆[详细]
-
2022-11-21 10:39
期刊论文
-
脱糖处理对马铃薯全粉-小麦混粉品质的影响---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本研究为降低马铃薯全粉含糖量高所导致加工的面条成型难、易断条、易浑汤等问题的负面影响,以期达到改良马铃薯全粉-小麦混粉品质的目的。用纯水及不同体积分数(25%、50%、75%)乙醇对马铃薯全粉脱糖,分析脱糖前后马铃薯全粉可溶性多糖、蛋白质含量、色度及气味指标变化,探究脱糖前后不同添加量(5%、10%、15%、20%、30%)马铃薯全粉对马铃薯全粉-小麦混粉持水性、持油率、透光率和热特性等反应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水脱糖效率高,蛋白质损失小,且对马铃薯原本风味无影响。纯水脱糖后马铃薯全粉糊化温度和热焓(?H)升高,持水力下降,持油力上升,透光率也更好。经纯水脱糖后,马铃薯全粉的可溶性糖脱除率为45.77%,蛋白质保存率为93.32%,透光率为96.09%,持水性和持油性分别为4.67 g/g和1.79 g/g,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分别为56.8℃、65.0℃和65.6℃,?H为1.35 J/g。与未脱糖混粉相比,纯水脱糖后混粉的持水力受马铃薯全粉添加量比例的影响较小,且持油力、透光性、热特性等加工特性指标同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范围内,更适宜加[详细]
-
2024-09-28 15:43
期刊论文
-
不同颜色大蒜品质分析---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以打破休眠期的大蒜为原料,制备白色、绿色和黄色3种颜色大蒜,对其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自由基清除率、风味及味道进行测定,探究不同颜色大蒜的营养价值、抗氧化能力及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大蒜的营养价值、抗氧化能力及感官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新鲜白色大蒜中含有较多总酚,绿蒜次之,黄蒜中Z少。还原糖含量恰恰相反,黄色大蒜含量Z高。不同颜色大蒜都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强弱为新鲜白色大蒜>绿色大蒜>黄色大蒜。风味分析中,氮氧化合物(W5S)和硫化物(W1W)的感应器具有明显响应值变化,且响应值大小排序为黄色大蒜>绿色大蒜>新鲜白色大蒜。而味觉上,咸味、甜味、酸味、苦味上存在明显差异。绿色和黄色大蒜保持较好酸味,同时甜度下降。新鲜白色大蒜可以较好维持咸味和苦味。 关键词:大蒜;颜色;贮藏;电子鼻;电子舌;[详细]
-
2022-08-08 10:13
期刊论文
-
不同烤制方式制备羊肉串感官品质差异研究---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分析不同烤制方式制备羊肉串的品质差异。以炭烤(木炭)加工作为对照,选取欧姆加热(电饼铛、烤箱)和中红外加热烤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色彩标准对颜色进行量化;采用基于感应电极的分析系统对主体风味和滋味进行分析;采用色谱法对游离氨基酸组分和苯并芘等进行了量化分析。炭烤烤制时间较长,电饼铛烤制时间较短;羊肉串亮度和红度值随着烤制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为降低的趋势,但黄色值没有明显的变化;制备的12组产品,部分样品在主体风味上不能进行有效区分,但均具有明显的滋味特性;采用欧姆加热方式(电饼铛、烤箱)烤制羊肉串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只在炭烤羊肉串中检测到了苯并[α]芘。中红外加热烤制和欧姆加热烤制具备替代传统炭烤的潜力,结果为羊肉串品质比较和工艺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肉串;炭烤;颜色;主体风味差异;游离氨基酸;滋味;苯并芘;[详细]
-
2022-08-29 11:41
期刊论文
-
四种微藻的风味成分及其特征分析---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目的:钝顶螺旋藻、富油新绿藻、三角褐指藻和湛江等鞭金藻是常见的食(饲)用微藻,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作用影响食品或水产及畜禽肉类食品的风味。本研究通过分析这四种微藻的风味特性,为其相关食品风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鼻技术,检测微藻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而分析微藻的风味特征。结果:上述四种微藻分别检出挥发性成分33种、35种、23种和29种。钝顶螺旋藻的主要呈味成分为己醇、1-辛烯-3-醇、(E,Z)-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己醛,赋予其青草、泥土和脂肪味;富油新绿藻的主要呈味成分为(E,Z)-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辛醛、1-辛烯-3-醇、己醛和己醇,赋予其脂肪、泥土、鱼腥和青草味;三角褐指藻的主要呈味成分是庚醛、萘、辛醛、己醛和1-辛烯-3-醇,赋予其脂肪味;湛江等鞭金藻的主要呈味成分是(E,Z)-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己醇、己醛和(E,E)-2,4-庚二烯醛,赋予其脂肪、青草和鱼腥味。结论:四种微藻的主要呈味成分是己醛、己醇、1-辛烯-3-醇和7~10[详细]
-
2023-04-17 10:57
期刊论文
-
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判别三七品质---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目的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判别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品质。方法在优化电子鼻检测条件基础上,对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多元统计与神经网络分析。结果电子鼻检测三七较佳条件为样品量1.5 g;顶空生成时间15 min;顶空体积250 mL;载气体积流量400 mL/min。多元统计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典则判别分析均能区分三七主根与支根,但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利用三七主根和支根气味信息结合典则判别分析,可实现对三七产地的定性判别,其中主根气味信息的判别效果更好。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可以实现对三七主根、支根及产地的定量判别,主根与支根分类准确率达99.49%;主根产地判别准确率为99.49%;支根产地判别准确率为95.95%。结论电子鼻结合多元统计与神经网络分析可以实现对三七品质的判别,且该方法高效快速可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三七;电子鼻;多元统计;MLP神经网络分析; [详细]
-
2022-07-11 11:23
期刊论文
-
沙棘黑全麦生鲜面的配方优化及品质评价---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以黑全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沙棘粉,以模糊数学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沙棘黑全麦生鲜面Z佳配方。采用质构仪、电子鼻和电子舌辅助感官进行品质评价,并测定产品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结果表明:沙棘黑麦生鲜面Z佳配方为黑全麦粉100 g、食盐1.6 g、沙棘粉3.0 g、加液量40 g(水∶蛋液质量比为9∶1)、熟化时间20 min,此时感官评分为92.26。电子鼻可以准确区分沙棘黑全麦生鲜面条和白面条,主成分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9.29%。电子舌表明沙棘黑麦面具有明显的酸味和苦味。采用质构仪获得Z优配方面条的物性分析数据。测得沙棘黑全麦生鲜面GI为52.3。 关键词:生鲜面;黑全麦;沙棘;配方;品质;[详细]
-
2022-11-21 10:41
期刊论文
-
不同采收成熟度沃柑制汁品质评价与分析---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以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沃柑为原料,研究沃柑汁的理化品质、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沃柑汁L*值呈下降趋势,a*值、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22-1.87、13.57-15.30,采收期Ⅴ、Ⅵ的沃柑果汁色泽Z佳;沃柑汁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Ⅴ、Ⅵ采收期的沃柑固酸比适宜;沃柑汁氨基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总酚、柠檬苦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根据聚类分析,Ⅳ、Ⅴ采收期的沃柑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电子鼻可以准确识别出不同成熟度沃柑汁的特征气味,传感器W1W的主成分贡献率Z大,其次是传感器W2W,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沃柑汁主要香气物质共分离出38种,烯烃是Z主要的香气物质,其中D-柠檬烯相对含量Z高,不同采收成熟度沃柑汁的D-柠檬烯相对含量分别为83.71%、60.31%、75.87%、83.25%、81.85%、80.1%、91.52%,醇类、酯类、醛类和酮类在果实不同采收期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而后又降低的动态变化规律,烃类整体变化与其相反,这五类物质在Ⅳ、Ⅴ、Ⅵ采收期的沃柑汁[详细]
-
2023-01-11 15:50
期刊论文
-
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鉴别掺假茶籽油-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目的:建立茶籽油掺假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差异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分析(DA)建立茶籽油掺假类型鉴别的定性模型;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建立了茶籽油掺假类型和掺假度鉴别的定量模型。结果:模型的R2均高达0.98,RMSEE均低于0.005,RMSECV均低于0.01,具有较高性能指标。通过外部验证,DA模型对不同掺假类型的茶油样品定性识别率高达100%,OPLS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结论: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实现茶籽油掺假的快速、无损鉴定。
关键词:茶籽油;掺假;电子鼻;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详细]
-
2024-09-13 14:51
期刊论文
-
葡萄籽粉对广式腊肠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研究添加葡萄籽粉和发酵葡萄籽粉对广式腊肠的感官和理化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添加方案的产品色泽、总羰基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和脂肪酸组分,并对产品风味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添加葡萄籽粉或发酵葡萄籽粉后,产品的亮度(L*)值降低,红度(a*)值有所增加,而黄度(b*)值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葡萄籽粉添加量的增加,产品的总羰基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均呈降低趋势,而添加发酵葡萄籽粉产品的总羰基含量呈增加趋势,TBARS值呈波动上升趋势。添加2.0%葡萄籽粉,添加0.5%和2.0%发酵葡萄籽粉产品的主体风味特征与对照样品在一定程度上相似。在脂肪酸组分上,添加0.1%和2.0%葡萄籽粉样品、添加0.1%和0.2%发酵葡萄籽粉样品饱和脂肪酸占比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1%和0.2%发酵葡萄籽粉样品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1%和2.0%葡萄籽粉样品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2.0%葡萄籽粉在改善广式腊肠品质上效果较好,此时产品的总羰基[详细]
-
2023-05-22 11:09
期刊论文
-
调味料对鱼香肉丝风味品质的影响---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为确定不同辅料比例对鱼香肉丝风味的影响,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对不同辅料(糖、醋、剁椒)配比制备的鱼香肉丝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评定其感官品质,同时分析感官属性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制备的6组样品中鉴定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108种,共有物质32种,其中醛类、酯类和醇类含量Z高的是6号样品(添加糖、醋、剁椒分别为12、12、30 g),其次是2号样品(添加糖、醋、剁椒分别为6、12、15 g),用线性判别分析法分析区分6组样品的差异;定量描述分析测得2号样品综合感官特性Z佳,且适宜的调味料配比可赋予鱼香肉丝纯正的特征风味;鱼香肉丝的肉类味与十一醛等相关性较强,鱼香味与癸醛等有相关性,乙酸芳樟酯与整体香气有关。Z终确定2号样品的辅料为Z优比例(即糖、醋、剁椒分别为6、12、15 g),以此配料制作的鱼香肉丝产品风味、口感Z佳。
关键词:鱼香肉丝;辅料配比;挥发性风味物质;定量描述分析法;相关性分析;[详细]
-
2023-10-09 11:02
期刊论文
-
金鲳鱼发酵菌株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与风味形成评价---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发酵鱼的品质及其保质期,从传统发酵金锠鱼中筛选适合作发酵剂的菌株。以过氧化氢酶阳性、耐盐性、抗菌性及不产生组胺为筛选指标,采用稀释分离法分离目标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发酵风味与口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从发酵金锠鱼中分离到的38株菌株中,筛选出的两株潜在发酵菌株(zh-b和zh-f)经形态鉴定与16S rRNA分析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其Z适温度分别为20与30℃,Z适pH为5、6。两株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标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但植物乳杆菌抗菌活性更好,且产酸能力明显高于戊糖片球菌。电子鼻对发酵产物进行测定,发现戊糖片球菌产生的甲基类、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类或醛酮类和有机芳香硫化物响应值(64.10、57.98、44.75、40.22和19.93)高于植物乳杆菌(5.50、34.11、10.68、0和8.95),是香气成分的主要贡献者。电子舌测定发现,两株菌均具有产生鲜味、鲜回味的能力,且戊糖片球菌的味值分别为14.32、6.64,明显高于植物乳杆菌产生[详细]
-
2023-04-10 11:22
期刊论文
-
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汉源花椒的鉴别-德国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包括汉源花椒在内的全国6个不同主要产地的红花椒进行10个传感器通道的风味成分测定和分析,用于汉源花椒的鉴别。利用传感器响应的风味成分分布轮廓的差异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并构建了汉源花椒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PCA和LDA模型均能较好地将汉源花椒与其他5种红花椒分别区分,在PLS-DA中建立了汉源花椒的“是-否”鉴别模型,模型的预测能力参数(Q2)和拟合优度参数(R2)分别为0.947和0.968,交叉验证和置换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未发生过拟合,稳健有效。同时,对汉源花椒掺杂5%、10%、30%及50%的其他种类红花椒样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LDA及PLS-DA鉴别模型均能将掺杂的样品与纯正的汉源花椒准确鉴别。本研究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汉源花椒与其他[详细]
-
2024-05-31 15:33
期刊论文
-
德国AIRSENSE电子鼻恶臭监测
- 电子鼻恶臭监测仪监测领域
环境监测站、环保局及各类环境保护组织
香水制造厂、食品加工厂、药品加工厂、化肥厂等化工厂
石化厂、炼油厂、造纸厂等
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畜牧养殖场等
环境检测评估公司等[详细]
-
2020-09-25 11:48
产品样册
-
基于电子鼻和GC-MS的不同烘焙条件铁观音品质分析及其鉴别-AIRSENSE电子鼻
- 摘要:烘焙对于铁观音乌龙茶的生产极为重要,因为它强烈影响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为了研究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烘焙条件对铁观音进行焙火处理,并对其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同时采用电子鼻和GC-MS对铁观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的增加,3个茶样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滋味物质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4.95%、6.31%和7.66%;儿茶素含量分别降低3.66%、4.33%和5.08%;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1.19%、1.87%和2.22%。酚氨比由平稳波段而后呈上升趋势,酚氨比分别升高0.34、1.55和2.17,且300 min后的茶叶滋味物质急剧下降,酚氨比急剧上升,气味响应降低,结合感官评价的结果,300 min后烘焙品质下降。电子鼻结果表明,不同烘焙条件和不同烘焙程度的茶叶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利用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费舍尔判别分析以及多种智能算法能够较好地快速辨别不同烘焙条件以及不同烘焙程度的茶叶。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气味特征表明,不同烘焙程度的茶叶挥发性物质和香气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出现了烤、焦和辛辣的[详细]
-
2024-09-12 00:38
期刊论文
-
高水分,脂肪及纤维样品的粉碎
- 高水分,脂肪及纤维样品的粉碎[详细]
-
2009-06-15 00:00
专利
-
小米挤压膨化产品的吸湿特性及其对质构的影响
- 小米挤压膨化产品的吸湿特性及其对质构的影响[详细]
-
2009-09-15 00:00
其它
Copyright 2004-2025 yi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未经书面授权 , 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