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1条)
-
- 碳噫9勺 2017-01-16 00:00:00
- 土壤微生物DNA纯化如何去除腐殖质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2)B组用塑料袋包好以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 (3)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所以应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如土壤温度、湿度、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 (4)在绘制曲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其中纵坐标为未腐烂的落叶量;②两曲线的起点相同,注意纵坐标初始值不为 0;③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两曲线呈下降趋势,且D组下降速度较C组快;④随时间延长,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故两曲线的下降趋势是由慢到快. 故答案为:(1)单一变量 对照 (2)B组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 落叶的腐烂程度 土壤温度、含水量、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至少写出两点).
-
赞(16)
回复(0)
热门问答
- 土壤微生物DNA纯化如何去除腐殖质
2017-01-15 08:20:28
353
1
- DTT纯化过程中如何去除
2017-12-28 02:34:08
613
1
- 如何进行DNA纯化
2017-05-14 10:59:06
497
2
- 土壤中微生物怎样分离纯化培养?
2014-04-22 10:09:37
354
1
- 土壤微生物做高通量 土壤dna浓度应该是多少
2017-07-20 14:39:06
667
1
- 提取土壤微生物DNA的一点点问题
- 我看文献,在提取土壤微生物DNA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加一些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用来去除腐植酸,可是我查询发现有什么pvpk30,k15的类别。请问,我应该选哪一个啊?还是没有说清楚啊…... 我看文献,在提取土壤微生物DNA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加一些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用来去除腐植酸,可是我查询发现有什么pvp k30,k15的类别。请问,我应该选哪一个啊? 还是没有说清楚啊…… 那我应该用什么级别的呢? 展开
2009-10-26 20:03:25
499
1
- 土壤是由( )、( )、( )、( )、腐殖质等物质组成的
2016-06-25 17:00:53
357
1
- 如何对提取的DNA纯化
2017-11-15 07:24:59
239
1
- 土壤微生物样品如何保存?
- 采集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完要做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带回来培养,路上要注意什么?微生物会不会死掉?谢谢!确保不死掉就可以了,取回来培养我是去取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培养石油降解菌,... 采集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完要做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带回来培养,路上要注意什么?微生物会不会死掉? 谢谢! 确保不死掉就可以了,取回来培养 我是去取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培养石油降解菌,而是要培养厌氧菌 我托人取一些土,密封好,用盒子快递过来可以吗? 展开
2008-03-20 17:02:32
690
2
- 求助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方法
2017-05-14 18:00:44
491
1
- 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用什么试剂盒
2016-03-18 15:20:10
305
1
- 请问土壤微生物DNA基因组大小是多少,谢谢
2018-12-03 06:27:07
309
0
- 为什么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菌落培养不明显
2017-04-09 00:13:31
329
2
- 需要大量纯化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但有DNA残余,怎么去除DNA影响
- 用E.coli重组表达了一种蛋白,现在想要大量表达纯化,开始用过滤的方法,因为所需的蛋白和细胞碎片分子量差别很大,但是发现有很多的DNA污染,用什么方法能去掉DNA,而不影响需要的蛋白呢?用Dnase可以吗?
2012-09-07 12:37:31
404
4
- 冻存管如何去除RNA酶,DNA酶
2017-07-19 19:28:15
496
1
- trizol法提取rna 如何去除dna
2016-12-17 07:13:03
748
1
- 如何去除dna扩增的杂带
- DNA产物杂带很亮?循环数是35 72延伸30秒 ,退火52.030秒, 72 3分钟
2014-08-04 21:28:05
257
1
- 冻干后 土壤微生物dna会降解吗
2017-02-25 11:04:28
482
1
- 如何调查土壤中微生物种类
2016-12-15 18:26:29
517
1
- 分离微生物,培养基中出现其他微生物,如何进一步分离纯化?
2012-10-23 01:36:40
432
3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