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无菌隔离器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百科>无菌隔离器>无菌隔离器验证方案

无菌隔离器验证方案

类型:无菌隔离器验证方案 2018-10-30 13:23:19 9397阅读次数

  无菌隔离器是Z早出现的一种全封闭隔离装置,内为单向流,对外保持微正压,可达到ISO5级标准,工作人员仅依靠手套孔操作,使装置内部高洁净度不受外界影响。为了确认无菌隔离器能正常工作,需对其性能进行验证和研究,以确保无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无菌隔离器介绍

  无菌隔离器内部通过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器能够反复进行灭菌,内壁可用灭菌剂处理,以去除所有的生物负载,灭菌完成后,无菌隔离器通过GX空气过滤器(HEPA)或更高级别的空气过滤器向其内部输送洁净空气来维持内部的无菌环境。

  无菌隔离器的使用从根本上避免了操作人员与实验用物品的直接接触,操作人员无需穿着专用洁净服,而是通过无菌隔离器上的操作手套或半身操作服对舱内物品、仪器进行操作。手套-袖套组件或半身操作服是无菌隔离器舱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由柔软的材料制成且与所采用的灭菌剂兼容。

  因此,无菌隔离器进行无菌检验,可以避免实验用物品和辅助设备被污染,提高了无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无菌隔离器介绍.jpg

无菌隔离器验证方法

  1、舱体密闭性确认

  通过无菌隔离器全静态封闭状态下的压力维持能力来判断无菌隔离器的密闭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①关闭无菌隔离器房间的门窗,排除对温度影响较大的其它设备影响,尽量减少人员出入。

  ②关闭无菌隔离器舱体大门、传递门及所有检测口,开启无菌隔离器,进入压力运行界面,点击“开压力测试”后舱体开始自动充气压力升至60Pa以上。

  ③当显示压力缓缓降至60Pa时,自动开始计时,压力下降至42Pa时自动停止计时,点击“压力测试结果打印”,打印测试结果(另传递舱密闭性测试等同)。

  ④计算小时体积泄漏率Q/V=60(Ps—Pt)/(Pt×t)

  式中:Q/V:小时体积泄漏率;Ps:起始压力Pt:结束压力;t:压力下降均值,min。

  判定标准:1小时泄漏率Q/V≤0.5%。如果三次测试舱体,泄漏率均小于0.5%,说明该无菌隔离器密闭性能良好,可防止外界微生物的进入。

  2、系统的GX完整性检测

  通过检测无菌隔离器的GX过滤器泄漏量,发现GX过滤器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检测方法采用PAO法,通过测试GX过滤器上下游气溶胶浓度比值得出GX过滤器泄漏率。

  ①在待测定的GX过滤器的上游端发生PAO气溶胶作为尘源,待气溶胶混合均匀后测试PAO浓度,把该浓度设定为1**%基准值,然后在GX过滤器下游端逐点扫描,检测气溶胶浓度,此时光度计显示浓度与上游浓度的比值就是泄漏率。

  ②上游端气溶胶浓度达到20~80ug/L。

  ③检漏时采样头距离GX过滤器2-3cm,扫描速度在3-5cm/s。

  判定标准:检测点透过率高于0.01%即为漏点,整个过滤器平面透过率均小于0.01%即为合格。

  3、过氧化氢气体浓度及分布状态确认

  通过对无菌隔离器的VHPS浓度及分布的状态进行验证测试,以确认其是否满足舱内灭菌的仪器。检测方法如下:

  ①开启设备自动运行程序。

  ②在灭菌阶段开始时,记录舱内初始过氧化氢浓度和相对湿度读数,然后间隔2min记录一次过氧化氢浓度和相对湿度读数,直至灭菌阶段结束。

  ③将过氧化氢蒸汽化学指示剂分布于各测试点,在过氧化氢灭菌过程中观察其变色情况,并对各点衍射进行比对。

  判定标准:

  ①VHPS灭菌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灭菌初始调节后舱内气态过氧化氢浓度应不低于125ppm。

  ②分布于舱内各测试点过氧化氢蒸汽指示剂均能显著变色,各指示条变色后颜色基本一致,无肉眼可见的显著性差异。

无菌隔离器验证方法.jpg

  4、过氧化氢灭菌效果确认

  通过灭菌过程中对无菌隔离器内部气化过氧化氢灭菌的灭菌效力进行确认,确保其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①在无菌隔离器舱内各指定点放置嗜热脂肪芽孢菌。

  ②设定无菌隔离器运行参数,将运行参数记录于表格中。

  ③启动无菌隔离器自动运行程序,待无菌隔离器通风程序结束后,迅速将BI取下,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TSB培养基中。

  ④在无菌条件下,将一片未直接接触VHPS的BI接种至TSB培养基中,作为阳性对照管,另一只含TSB培养基的试管作为阴性对照管。

  ⑤将所有试验培养基试管置于55-60℃恒温培养箱培养7天,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

  判定标准:

  ①同次试验中,试验组中接种BI的TSB培养基均为长菌(为浑浊),阳性对照有菌生长(浑浊),阴性对照无菌生长,判定灭菌合格。

  ②试验组中TSB培养基有菌生长,阳性对照组有菌生长,判定为灭菌不合格。

  ③阳性对照组无菌生长或阴性对照组有菌生长,试验组结果不管如何,均判定本次试验无效。

  通过对无菌隔离器的验证,可以证明无菌隔离器是否可用于无菌检验,避免了实验用品和辅助设备的污染,且日常采取了正确的启用程序,能够保证良好的无菌检验效果。通过验证,可以降低日常维护成本,有利于无菌隔离器的正常运行。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4 11:51:19
关注 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