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赏析|Nature Electronics: 基于可调塑性的凝固态液态金属的 3D 柔性电子
李国强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参赛论文:
Three-dimensional flexible electronics using solidified liquid metal with regulated plasticity
发表期刊:Nature Electronics
使用仪器:飞纳台式电镜+温控样品杯(冷台)
获奖等级:一等奖(1000元+荣誉证书)
柔软、延展性好的导体是设计制造人机交互设备、软体机器人、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所需的柔性电子材料。近几年,人们在可拉伸导体材料上积极进行探索,在结构设计和材料加工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在这些材料中,以 Ga-In 合金为代表的液态金属(LM)因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流动性,是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通过使用液态金属材料可以制造许多柔性电子设备,如可穿戴传感器、电容和电感、可变电阻等。
Z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增加使用液态金属材料制造的柔性器件的连接复杂性和鲁棒性上,文章报导了一种使用固态 Ga-In 合金的塑性变形制造具有 3D 结构 LM 柔性电子器件的方法,研究了合金化机制并得到了具有合适固液相变、机械强度和塑性综合性能的合金成分 Ga-10In。这种合金可以在低温下被加工成金属丝或金属片,它好的力学性能又使它能够通过机械变形、弯曲、缠绕等方式制成复杂的 3D 结构电路。通过将 LM 结构预封装在弹性体中,然后加热(>22.7℃)以恢复期流动性,可以得到可拉伸高塑性的 LM 导体以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制备。并且,由于过冷效应,合金可以在一系列温度下保持液体状态(包括低于其熔点的温度)。
Ga-In 合金相图
图 1
通过 Ga-In 合金相图可以知道(如图 1 所示),在其亚共晶(In<21.4 wt%)/ 过共晶(In>21.4 wt%)合金中,其熔点随 In 元素含量增加而增加/降低。对于金属材料而言,合金元素的含量对于合金的塑性和强度有很大影响,此外,Ga-In 液体合金的特定热行为和机械性能(可通过调节 In 元素含量进行调节)对于成功将 Ga-In 合金应用到 3D 导电电路的构建中至关重要。作者分别合成了 Ga-5In、Ga-10In 和 Ga-15In LM 合金(分别含有 5wt%、10wt% 和 15wt% 的 In 元素,均为亚共晶合金),以研究 In 元素含量对合金微观结构、熔点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 Phenom 飞纳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电子(BSE)成像可以获得不同 In 元素含量合金的相分布图,如图 2 所示,在合金材料中存在 LM 纳米粒子的低温相分离现象,额外添加的 In 元素在材料中以第二相(A6)相存在,并且 A6 相的体积分数随 In 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纯 Ga、Ga-5In 和 Ga-15In 的 BSE 微观结构
图 2
通过 EDS-mapping 分析,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合金材料基体和 A6 相中不同元素分布状态,结合 EDS 点分析,可以进一步的说明 A6 是一种溶解在 In 基质中的 Ga 原子的固溶体,而 Ga 基质(A11相)中不含有 In 元素。
Ga-10In 合金的 EDS-mapping 分析(a)
和 1/2 位置的 EDS 点分析
图 3
亚共晶 Ga-In 合金的组织表征和性能测试
图 4
a. 使用温度控制样品杯(冷台)在 -20℃ 下拍摄的扫描电镜 BSE 图像,显示了 Ga-10In 合金中 A6 相的分布和含量,向 Ga-In 合金中添加 In 将通过相分离引入 A6 相;b. Ga-10In 合金低温拉伸实验后的断口 BSE 图,微裂纹主要沿相界面分布,表面 A6 相可能导致微裂纹的初始发展和随后的扩散;c. 纯 Ga、Ga-5In、Ga-10In 和 Ga-15In 合金中 A6 相的体积分数,根据 BSE 图像中的面积分数估计;d. 纯 Ga、Ga-5In、Ga-10In 和 Ga-15In 合金的低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e. f 中所示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和伸长率;f. 通过 DSC 分析得到的不同 Ga-In 合金的熔点,熔点随 In 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温度控制样品杯(冷台)
该样品杯基于帕尔帖效应,配合飞纳扫描电镜三仓分离真空设计使用,可实现对含水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工作。
根据冶金理论,控制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位错滑移,第二相往往会阻碍位错滑移,从而提高合金强度,这种机制被称为第二相强化。但是,在基体和第二相的界面处会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微裂纹,这些微裂纹继续扩展成宏观裂纹并Z终导致界面被拉开。Ga-10In 合金的断裂形态表明,微裂纹主要分布在 A6 相和基体之间的界面上,因此,尽管添加第二相后合金强度增加,但 A6 相可能更容易导致材料断裂。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强度和伸长率与合金元素的含量关系如图 4 d、e 所示。通过应力-应变曲线下方区域的比较四种合金的韧性如图 5a 所示,纯 Ga 的韧性Z高,Ga-15In 的韧性Z低,Ga-10In 的韧性略低于纯 Ga 而高于 Ga-5In,纯 Ga、Ga-5In 和 Ga-10In 拉伸断裂后的样品表现出明显的颈缩,说明其为塑性断裂,相比之下,Ga-15In 拉伸断裂后样品断口平整,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
图 5
a. 纯 Ga、Ga-5In、Ga-10In 和 Ga-15In 合金的韧性;b. 拉伸实验前后试样的光学图片
利用 Ga-10In 合金的特性,可以制备具有 3D 结构的互联拱形电路并利用该电路制成发光二极管阵列,如图 6 所示,利用 Ga-10In 合金制得的具有 6 个支路的互联拱发光二极管阵列可以实现对每个支电路的单独控制。
Ga-10In3D 互连拱及其在 LED 阵列中的实际应用示例
图 6
a. 弯曲 PDMS 基板上的固态和液态互联拱的照片(比例尺:1mm)(由于表面刚性氧化物 Ga2O3 纳米层的存在,拱形结构在融化后也可以保持器初始状态);b. 由多个 3D 互联拱组成的柔性LED阵列照片,通过简单的电路就能够实现防止短路;c. 弯曲时(曲率半径为 20mm)和平坦时 LED 阵列的电流-电压特性,证明了互联拱的高稳定性;d. 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和 LED 阵列实现了对六个支路的独立控制,B、Y、R 分别表示 LED 灯的蓝色、黄色和红色;e. 控制系统和 LED 阵列的照片; f. 六个分支中每一个独立打开时 LED 阵列的照片
利用 Ga-10In 合金制得的具有螺旋结构的可穿戴多层柔性电路的传感器可以佩戴在手指或手背上,这种传感器具有高稳定性,在 1000 次的循环实验中保持了良好的 ΔR/R0 稳定性,利用该传感器可以有效的监控手指的弯曲和伸直运动。
利用 Ga-10In 实心线进行 3D 结构可穿戴手指运动检测
传感器和多层柔性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
图 7
a. 分别佩戴在手指和手背上的 3D 结构可穿戴传感器和柔性电路板模型;b. 3D 可穿戴传感器的照片以及其在拉伸和挤压状态下拉伸性能的演示;c. 可穿戴传感器对不同手指曲率的电阻相应;d. 使用 32mm 曲率半径可穿戴传感器 1000 次弯曲循环的 ΔR/R0,证明了其好的长期稳定性;e. 多层柔性电路板的俯视图;f. 第一层电路和组件的照片;g. 连接第一层和第二次的垂直电路;h. 利用多层柔性电路板制得的可穿戴传感器监测手指弯曲和伸直过程中阻值变化的原始数据
文章通过利用 Ga–In合金的金属性能和材料性能,并了解其微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基于 LM 的柔性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技术为构建基于 LM 的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多用途的策略,可用于创建具有分层结构和复杂 3D 电路的高度集成电子器件,如柔性电路板、软人机接口和软体机器人等。
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产品详情和应用案例:
咨询热线:400 857 8882
往期精选
01 2024 复纳科技优秀论文大赛启动!现金大奖等你来拿 |
02 第一期获奖名单出炉!看看有你吗?2024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 |
03 和含水样品的冰雪奇缘 |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优秀论文赏析|Nature Electronics: 基于可调塑性的凝固态液态金属的 3D 柔性电子
- 用飞纳电镜温度控制样品杯(冷台)在 -20℃ 下拍摄的扫描电镜 BSE 图像,显示了 Ga-10In 合金中 A6 相的分布和含量
-
- 哈工大(深圳)马星团队和中科院刘志远研究员《Nature Electronics》: 基于可调塑性的凝固态液态金属的3D柔性电子
- 目前报道的3D打印、冷冻打印、通道填充等方法在复杂3D结构电路的制备、工艺成本以及功能性芯片的集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
- 北航文力课题组《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超精密3D打印柔性传感的软体机器人“非接触式”交互示教
- 操作人员通过裸手不仅能够实现对具有大量自由度的软体机器人的非接触控制,而且可以完成各类复杂的操作。
-
- 西湖大学周南嘉/陶亮合作《Nature Electronics》:3D打印软水凝胶电子器件!
- 近年来开发了许多用于医疗保健的软性电子设备,它们提供了包括生物信号检测、健康监测、神经刺激、脑机接口等一系列的功能。
-
- 用户前沿丨基于LiNbO的PICs! Nature!
- 用户前沿丨基于LiNbO?的PICs! Nature!
-
- 优秀论文赏析|《the Plant Journal》揭示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制
- 文中使用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对各株系的叶片进行观测,结果发现细胞大小确实存在显著差异。
-
-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估算马铃薯地上生物量
- 无人机高光谱技术精准赋能,助力农作物生长监测与科学评估,提升农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
- 文献赏析 | 复旦大学陆豪杰团队基于HCD-pd-ETD碎裂的高通量的完整糖肽定量策略解读
- 本篇文章作者团队开发的DMEN标记的方法有效提升多肽的带电,提升的电荷数有利于下一步质谱中ETD的碎裂,得到更加丰富的c、z离子。
-
- 用户前沿丨华东师范大学林和春AOM:基于卤化亚铜的高亮度、发光可调的荧光材料
- 可调谐发光对于卤化亚铜杂化材料的各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Nature/Science期刊集锦】关于3D打印相关的研究报导
- 使用L-PBF打印了AICoCrFeNi2.1的双相纳米层状高熵合金(HEAs),其表现出约1.3GPa的高屈服强度和约14%的大均匀伸长率,远超其他先进的金属3D打印材料。
-
- 你的情绪已被“看穿”,可拉伸多模态柔性电子最新进展
- 研究背景在生物医学和医疗保健领域,可拉伸电子设备发展迅速,但在多模态传感中,多种输入信号之间的耦合问题阻碍其在
-
- 基于二维材料的可穿戴生物设备—从柔性传感器到智能集成系统
- ?北航李景、北理工刘建丽等人总结了二维材料在可穿戴生物设备中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二维材料在可穿戴生物设备制造中的优势、传感机制及潜在应用。探讨了基于二维材料的生物传感器件,并按照其与人体物理、生理及生化信号的交互机制进行分类。
-
- 基于侧面数字光处理的3D打印技术快速制备微流控芯片
- 由于在生物、化学及医学等领域有巨大潜力,微流控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新药开发及癌症研究等多个领域,其中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
-
- 基于投影微立体光刻的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
- 在实现力学超材料方面,通过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一次成型以拉压变形占主导的八隅体桁架结构超轻-超硬力学超材料
-
- 气液“纺”奇:构建水电伏特柔性电子的多元纤维世界
- 研究背景水电伏特技术可通过吸收或转移自由水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自驱动柔性传感器成为重要研究热
-
- 气液“纺”奇:构建水电伏特柔性电子的多元纤维世界
- 研究背景水电伏特技术可通过吸收或转移自由水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自驱动柔性传感器成为重要研究热
-
- 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PμSL)的3D打印
- PμSL技术采用整面曝光,其中曝光图形由DMD控制产生。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