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高水安全防线,饮用水水质从“高分”冲“满分”!
关系到用水安全,饮用水行业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各地区针对饮用水水质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并积极公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采取多种先进手段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巡查等等。
饮水安全不仅是生活保障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针对这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涉及饮用水监管、饮用水安全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去年全年,水利部监督举报平台转办核查问题线索中,仅农村饮水安全这一项就已经占据了近80%。饮水安全问题的上榜率之高,浮现出来的是饮用水水质、水源、监管等多方面的疏漏。
随着社会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作为关键之一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然到了该提升的时候了。明年4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就将正式施行,届时,生活饮用水安全硬性指标升级,饮用水全过程监管水平也将进一步增强。
生活饮用水水质基准线提升的另一重要举措,饮用水环境监测。早在2016年,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的委员们就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饮用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保障监测网络正常运转。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姜玉泉更是在调研期间强调“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社会关注度高,老百姓的期盼度高,没有监测能力是不行的”。
河南2022年7月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评价结果显示,35个水源达标,达标率100%;安徽省公布的6月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显示,全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取水总量为 14033.43万吨,达标水量13932.55万吨,达标率99.3%;海南省2022年第二季度环境质量公报中显示,全省33个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比持平;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
但关乎人体健康,饮用水水质保持目前的合格达标率还远远不够,目标必然在“满分线”上。
因此,为在优化提升饮用水水质的这条路上答出“满分卷”,保障好饮用水水质安全,水处理技术、设备需要升级,饮用水监测水平及响应能力需要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机制同样需要完善。多路并进下,饮用水水质提升“妥了”!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利用城市安全监测系统,筑牢自然灾害防线
- 在当今时代,自然灾害频发,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安全监测系统正逐渐成为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有力武器。
-
- 智慧赋能,筑牢实验室合规安全防线
- 研一智控智慧实验室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设备监控、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人员准入控制,有效提升实验室安全与合规水平。
-
- 药企智能化升级,医药追溯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 研一智控推出药企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设备和智控物联系统提升药品存储生产管理效率,确保数据安全。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监控保障质量安全,助力企业优化运营监管管合规,推动行业数字化
-
- 筑牢安全防线,凌云光锂电明星产品亮相CIBF2025
- Vision+AI,新能源智造时代质量护城河
-
- 《生物梅里埃|30年30人》同心同行 筑国门安全防线
- 生物梅里埃公司,作为体外诊断领域的全 球领先者,自1992年正式入驻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以开拓精神为中国公共卫生作出不懈努力。
-
- 共筑防线 净享呼吸
- 共筑防线 净享呼吸
-
-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生命通道 ——江苏汉邦科技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纪实"
-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
- 信息安全或成为智能汽车的必要条件 仪器行业如何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然而,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已成为智能汽车的必需品。 仪表行业作为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客户案例丨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水质检测仪操作培训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 客户案例丨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水质检测仪操作培训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
- 恒温恒湿实验箱漏电隐患排查:聚焦关键部位,筑牢安全防线
- 公司技术团队全面排查恒温恒湿实验箱漏电隐患,检查电源连接部位、加热与制冷系统、传感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部位。处理潜在问题并制定定期检查维护计划,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与实验环境安全。
-
- 电磁式振动台:为工业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 在工业生产中,设备安全与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电磁式振动台作为一款关键设备,正悄然为工业安全筑牢防线。它如何发挥作用?又给工业领域带来哪些变革?让我们一探究竟。
-
- 生活饮用水集锦 | 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健康风险
- 快速分析检测水质中9种微囊藻毒素
-
- 开年福利|电力检修事故为何频发?FLIR E76红外热像仪从源头筑起安全防线
- 开年福利|电力检修事故为何频发?FLIR E76红外热像仪从源头筑起安全防线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