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仪路同行 | 李先国:长期政策支持,培养复合型人才!

仪路同行 | 李先国:长期政策支持,培养复合型人才!

来源: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商机 2022-06-20 17:05:31 431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仪路同行

共探科学仪器行业未来发展

本期“仪路同行”邀请了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李先国教授

从人才培养角度解读科学仪器行业

先睹为快吧!



嘉宾介绍

GUEST INTRODUCTION


李先国,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承担和参与过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等国 家级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3.jpg


嘉宾访谈

GUEST INTERVIEW


Q:如何进入科学仪器行业?


李先国老师:我正式接触科学仪器应该是从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因为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接触到的基本都是一些小作坊式的小型设备。当然我是学化学专业的,那么化学专业接触的肯定就是玻璃仪器比较多一点。在大学期间,我几乎没有用到一些大型科学仪器的机会,所以上了研究生之后,才算是真正开始接触到科学仪器。

 

Q:对青岛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李先国老师:科学仪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说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短期内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的。


第 一条建议是我们国家,包括地方政府都应该对科学仪器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个政策支持不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的短期支持,而是长期坚持的产业政策,就是要对我们的国产科学仪器,有重大的、连续性的投入,这样才利于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

 

第二个建议是我们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看到我们国产仪器的发展。如果占有了这个市场,你就是占有了行业的战略高地,那么以后这个市场,主要是你的。如果你失去了这个战略高地,以后想再打入这个市场,那就很难了。

 

最 后,关于科学仪器的开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大量的人才。这种人才不是单一学科的人才,而是交叉复合型的人才。他们既要懂基础的物理化学原理,还要懂电子电工、计算机、仪器仪表等。

 

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任务。当然,我们现在很欣喜的看到我们国内的很多高校,包括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针对仪器仪表行业提出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我们都在布局,各个高校也在行动,为我们今后仪器仪表行业的后备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Q:化学专业学生如何从事科学仪器行业?


李先国老师:化学专业用到的尖 端科学仪器还是非常多的。因为化学是研究分子、新物质合成的科学,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从分子、原子水平去研究,光靠肉眼是无能为力的,就需要有尖 端科学仪器。

 

每个新的科学发现,几乎都涉及到设备或仪器的开发,比如很多诺贝尔奖,之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几乎都涉及到自己设计的仪器设备。如果你用别人的设备来做研究的话,只能是跟跑,想领跑一个学科或领域,必须借助于自己开发的科学仪器。

 

我也说了科学仪器不是简单的某一学科的问题,它需要既懂化学、物理的原理,又要懂计算机,电子电工等学科。当然并不是说,你在每一个方面都成为专家,而是团队合作时,你得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把你的思想能够传递给仪器开发其他人。

 

另外,化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学好化学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内容,比如说物理、数学、电子电工、计算机等专业。至少你有了和其他专业的人才进行沟通的基本能力,否则沟通不了很难从事仪器开发。


标签:科学仪器行业 复合型人才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13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