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发布实施: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铁路联盟标准《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
近日,国际铁路联盟(UIC)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制定的UIC标准《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IRS 60680: 2022),该标准是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也是继《高速铁路设计 通信信号》(IRS 60681:2021)之后发布的第2部UIC《高速铁路设计》系列国际标准,彰显了我国铁路在推动标准国际化、促进制度“软联通”方面的新担当新作为。
《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IRS 60680:2022)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
该标准在全面总结世界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设计成功经验、系统集成先进技术、充分吸纳先进科学理念的基础上,引入代表中国高速铁路顶层设计理念的总体设计相关内容,吸纳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荷载图式、路基填料分类标准及压实指标、桥梁梁部及墩台设计指标、隧道围岩分类标准等核心技术,吸收中国高速铁路设计超高、最小曲线半径、线间距等关键标准,推介中国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和动车组四级修程等优势技术,并首次纳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手段,最终确立了UIC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线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车站、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维修设施、综合防护、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际铁路联盟(UIC)成立于1922年,是由70个会员国组成的非政府性国际铁路组织,现有成员单位208个。近年来,国家铁路局积极推动铁路行业相关单位参与UIC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我国累计主持制定UIC标准31项(其中14项已发布实施),累计参与制定UIC标准30项,我国主导或参与的标准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标签: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正式发布实施: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铁路联盟标准《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
- 确立了UIC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线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车站、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维修设施、综合防护、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 国际铁路联盟发布我国主持制定UIC标准《高速铁路设计 通信信号》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家主持和参加了该标准编制。
-
- 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我国主持制定的1项铁路国际标准
-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我国主持制定的铁路国际标准《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滑板试验方法》(IEC 62499:2021),我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再次取得新成果。
-
- 我国主持制定UIC标准《机车车辆通过台橡胶风挡供货技术条件》正式发布实施
- 该标准由我国主持,组织意大利、瑞士、UIC系统部等国家和机构的18名专家,历时2年多,经过12次工作组会议,共同完成编制工作。
-
- 正式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的3项 ISO 铁路国际标准
- 截至目前,我国铁路行业累计主持制定ISO国际标准7项,其中4项已正式发布实施。
-
- 由我国主导制定的首个国际ISO“微生物数据标准”已正式发布
- 该标准的发布,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生物大数据领域标准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 聚光科技与谱育科技主持制定 国际标准《工业水质分析器系统要求—光度法》正式发布
- 2024年底,由聚光科技及自主孵化子公司谱育科技主持定制的国际标准《工业水质分析器系统要求—光度法》(IEC TS 63165:2024)正式发布。
-
- GC-IMS助力ISO、ASTM标准制定发布!
- GC-IMS助力ISO、ASTM标准制定发布!
-
- 喜讯:电弛新能源参与起草的两项标准正式实施!
- 近日,电弛参与起草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阳极催化剂测试方法》(T//CASMES 400—2024)、《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膜电极测试方法》(T/CASMES 401—2024 )正式实施,质子交换
-
- 首个国家荧光PCR设备标准今日实施,天隆参与制定
- 天隆科技牵头及参与多项国标及行标制定,为行业标准化发展再添新动力。
-
- 四方仪器参与起草制定的北京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获批发布实施
- 日前,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仪器”)参与起草的北京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京)130-2024《重型汽车氮氧化物快速检测仪校准规范》(以下简称“校准规范”),已正式获得北京市市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