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偶联药物ADC - “生物导 弹”的首次连续流合成
研究背景
抗体偶联药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被称为肿瘤的“生物导 弹”,是将类似于化疗的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杀伤功能。其结合了靶向疗法和化疗疗法的作用原理,具有靶向性高,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早在2015年,Jones团队利用流动化学实现通过小分子标签加工蛋白质(包括抗体)的可行性,并成功地利用直接的一步生物偶联天然赖氨酸侧链,对蛋白质和抗体进行修饰。( 请参考:J. Flow Chem. 2015, 5, 151-154)
但在ADC中,由于抗体中有超过80个暴露的且具备反应活性的赖氨酸残基。如此多的活性位点会使得偶联反应产生多种偶联混合物。ADC的连续化合成目前未见有报道。
结合之前Jones的工作,研究者决定尝试以连续流反应器合成ADC。
ADC合成概述
通过半胱氨酸等内源性氨基酸,在二硫键间的连接位点合成ADC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种偶联方法需要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氧化还原,以释放活性硫醇部分。
该生物偶联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 通过三(2-羧乙基)膦(TCEP)还原抗体,然后巯基与马来酰亚胺药物偶联(如图1)。
图1. 半胱氨酸基ADC的合成方案
这种偶联技术具有优势,因为其控制的药物-抗体比(DAR)(典型DAR值在3.5 - 8之间)和相对较低的异质性,目前主要使用传统的间歇反应器进行合成。
作者使用连续流反应器和传统的含马来酰亚胺药物连接剂生产ADC,开发出一种连续制备9个半胱氨酸偶联ADC的工艺(图2),在几分钟内从天然抗体实现ADC合成,且所得ADC的目标DAR和聚集特性与市售ADC相似。
DAR简介
DAR(Drug-to-Antibody Ratio,药物抗体比值)是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一个关键属性,是ADC药物研发过程重要的质控环节。ADC药物从本质上讲是混合物,是由连接不同个数小分子药物的单抗组成。
DAR代表的是每个单抗上连接小分子药物的平均数量。DAR直接影响ADC药物的疗 效和安全性,药物研发阶段应尽量缩小DAR值的变动区间。
研究过程
一. 连续流工艺
作者基于之前使用连续流反应器的经验,此次使用的是V型混合器+管式反应器。实验设计时,除了考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管式反应器的长度也是此次工艺优化的关键变量。
图2. 连续流合成流程图
管式反应器的长度直接影响反应时间(反应器1用于TCEP还原,反应器2用于药物偶联。 因此,作者评估了反应器长度和产生的ADC的 DAR之间的关系(表1)。
在初步可行性研究中,作者选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药物连接剂MMAE进行偶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分析,将间歇反应器和连续流法生产的ADC进行了直接比较。
表1. 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化反应结果比对
二. 工艺条件研究
在间歇法的生物偶联中,通常需要超过1小时的时间来完成ADC偶联步骤。
而使用管式反应器,在37℃下进行3min TCEP还原,然后在25℃下偶联药物 3min,得到的ADC的测量DAR值为3.2(表1,条目1)。
当偶联反应时间降低到1.5 min时,得到的ADC的DA值R没有变化(表1,条目2)。
偶联时间进一步降低到0.75 min也没有显著降低,但将Reactor-2停留时间降低到0.38 min,得到的ADC的DAR值小于2。
还原步骤(Reactor-1)的时间从3min减少到1.5min也导致ADC的DAR值小于2。
三. 反应底物的拓展
作者进一步评估了其他抗体和药物连接子,以验证连续流化学方法合成ADC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如表2所示:通过连续流反应器,作者制备9个半胱氨酸偶联ADC,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表2. 底物拓展研究实验
总结
首次使用连续流技术实现ADC合成;
通过优化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开发了9种ADC的连续流合成工艺;
连续流动化学可用于开发一种可靠而稳健的ADC生产工艺;
连续流工艺可与间歇式生产的ADC相媲美,并显著缩短反应时间;
连续流工艺易于放大的特点,更容易实现放大生产。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抗体偶联药物ADC - “生物导 弹”的首次连续流合成
- 这种偶联技术具有优势,因为其控制的药物-抗体比(DAR)(典型DAR值在3.5 - 8之间)和相对较低的异质性,目前主要使用传统的间歇反应器进行合成。
-
- “魔法子 弹”ADC | 全自动反应器助力ADC药物偶联工艺优化
- 梅特勒托利多为ADC偶联工艺优化提供自动化平台:精 准温度控制、程序自动加料等功能可保证实验体系的高重复性和稳定性,釜式设计更贴近生产,利于实现线性放大。
-
- 关于举办 “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质量分析”理论培训班的通知
- 为满足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需求,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素养,解决产品检测方法及验证过程中的问题。
-
- 中检院关于举办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质控和产业转化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 中检院关于举办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质控和产业转化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
- Waters Xevo G3 QTof落户臻格生物,助力抗体偶联药物开发
- 除了UPLC和QTof以外,沃特世还为各类ADC客户提供了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液质联用系统方案。
-
- 【名家案例】连续流技术合成高纯度手性药物
- 从CBD高产量制备Δ9-THC和Δ8-THC的连续流合成方案,利用连续流技术精确控制对产品选择性有关键影响的反应参数,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反应性能,具备大规模的生产潜力。
-
- ADC药物的深度表征和生物分析策略
- 本期主题一抗体药物 3月9日(周四) 15:30-1 7:00
-
- ADC药物的深度表征
- SCIEX ZenoTOF™ 7600系统强大、高重现性且易于使用的多重碎裂技术,使用户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分析问题
-
- 冰与火的核素偶联药物
- 冰与火的核素偶联药物
-
- 【生物专栏】预计达到647亿美元的全球ADC药物市场的探索之路
- 3月20日 高分辨质谱在ADC抗体药物中的全面表征方案”课程 期待您的参与!
-
- 【课程预告】ADC 药物的工艺开发与表征
- 【课程预告】ADC 药物的工艺开发与表征
-
- 【课程预告】ADC药物的工艺开发与表征
- 【课程预告】ADC药物的工艺开发与表征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