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去年研发经费投入破3万亿,电子信息制造业超4千亿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取得新突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202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0782.9亿元,比上年增加2826.6亿元,增长10.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8.4万元,比上年下降0.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20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应用研究经费3482.5亿元,增长10.7%;试验发展经费25276.9亿元,增长9.9%。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为6.57%,比上年提升0.07个百分点;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11.3%和82.1%。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38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3814.4亿元,增长2.6%;高等学校经费2412.4亿元,增长10.6%;其他主体经费677.5亿元,增长22.3%。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7.6%、12.4%和7.8%。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6507.7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91%,比上年提高0.20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7个,比上年增加2个,这7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63.2%(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12个,分别为广东(4411.9亿元)、江苏(3835.4亿元)、北京(2843.3亿元)、浙江(2416.8亿元)、山东(2180.4亿元)、上海(1981.6亿元)、湖北(1254.7亿元)、四川(1215亿元)、湖南(1175.3亿元)、安徽(1152.5亿元)、河南(1143.3亿元)和福建(1082.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依次为北京(6.83%)、上海(4.44%)、天津(3.49%)、广东(3.42%)、江苏(3.12%)、浙江(3.11%)和安徽(2.56%)(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22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128.4亿元,比上年增加361.7亿元,增长3.4%。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3803.4亿元,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34.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7325.0亿元,占比为65.8%。
标签:产经新闻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我国去年研发经费投入破3万亿,电子信息制造业超4千亿
-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
-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破3万亿元,仪器仪表投入强度仍位居前列
-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
- 国际统计局、财政部等三部门共同发布,首超3万亿《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 首超3万亿《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正式发布, 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取得新突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
-
- 三部门印发统计公报,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研发经费创新高,突破千亿元
-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迈上新台阶。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突破2万亿元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科研经费占国家或者地区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发布 电子计量校准仪器科大显身手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定增长行动》的发布,为科大讯飞展示其在电子测量与校准仪器领域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电子测量校准仪器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发
-
- 政策驱动+技术突破,中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开启万亿级产业升级
- 尽管政策利好,行业仍面临技术转化率低、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指出:“环保装备需从工程化向产品化升级,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运维成本,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
- 国家拨款2.66亿投入重大科研仪器研发 解析重点投入方向与影响
- 当今社会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政府再次展现出对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定承诺。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正式发布。
-
- “一带一路”助力工业制造业 加速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中国制造业规模也跃居世界第一位。
-
- 安排超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发展 对仪器发展有哪些直接作用
- 设备更新与高端化升级是重要一环。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多领域设备更新,补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激发仪器用户更新需求,推动仪器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
- 我国规模最大炼化一体配套海水淡化系统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
- 为该项目所有工艺投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淡水资源保障,同时也为海岛5万多人提供了应急生活水源。
-
- 我国“业余无线电科普研学基地”举行授牌仪式 正式投入运行
- 2021年4月下旬,业余无线电科普研学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颁发仪式举行,正式投入运行。
-
- 山东科技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
- 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
-
- 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 该设施的投入运行结束了我国近海海域缺少长期、定点、实时进行剖面水体观测设施的历史,增强了东海站的组网观测能力
-
- 我国首艘装备“磷酸铁锂电池组”的纯电动拖船交付并投入试运行
- 该拖船是我国目前交付的电池容量最大、推进功率最大的纯电船舶。
-
- 我国南极昆仑站与泰山站气象站试验成功 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 日前,我国新一代超低温自动气象站在南极试验成功。
-
- 曝专家预测低空经济发展规模有望超万亿 仪器行业能否加速低空经济发展?
- 近期有专家指出,低空经济是“航空+”新兴的综合经济形态。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 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要产业,无人机产业是其主导产业。
-
- 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8 月制造业 PMI 为 49.7%,景气指数进一步改善
- 国家统计局 31 日发布 2023 年 8 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显示,8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PMI ) 为 49.7%,比上月上升 0.4 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
- 前8月我国高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仪器仪表行业呈现显著增长
-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领域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