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突破2万亿元
科研经费泛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科研经费通常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基金会等通过委托方式或者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分配,用于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科研经费占国家或者地区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纵向科研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执行国家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范围和开支比例规范使用科研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实行合同管理,必须按照项目合同书中约定的经费使用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国家和学校相关办法,合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科研经费预算经批准后一般不作调整。
支出预算中的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经科研财务管理科审核确认,可以根据项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
确因项目研究目标、重大技术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而必须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调整,超过上述控制范围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调整意见,经科研财务管理科审核后,按程序报主管部门批准。
2020年8月,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邓永旭进行了解读。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突破2万亿元,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
《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为221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增速较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从国际比较看,2013年以来我国R&D经费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升,已接近欧盟15国平均水平。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2.83%)、日本(3.26%)等科技强国相比尚显不足,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R&D产出多而欠优的现象亟需改善。下阶段,我国应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对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精准支持,确保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积极发挥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拓宽经费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增加R&D经费投入,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创多元化投入新局面;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和创新环境,深化科研管理和考评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主动性和自主权,不断提高R&D产出质量和效率。
六个省市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千亿元,分别是广东(3098.5亿元)、江苏(2779.5亿元)、北京(2233.6亿元)、浙江(1669.8亿元)、上海(1524.6亿元)、山东(1494.7亿元)。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突破2万亿元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科研经费占国家或者地区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
- 三部门印发统计公报,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研发经费创新高,突破千亿元
-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迈上新台阶。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
- 国际统计局、财政部等三部门共同发布,首超3万亿《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 首超3万亿《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正式发布, 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取得新突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
-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破3万亿元,仪器仪表投入强度仍位居前列
-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
- 湖北直播科研成果推介 焊接机器人、工业大风扇等交易额突破2亿元
- 线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尝试,也是展示“湖北智慧”、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举措。
-
- 我国去年研发经费投入破3万亿,电子信息制造业超4千亿
-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
-
- 2022年度通信业统计公报官方解读:行业增长态势向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 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数据采集能力显著提升
-
- 国家铁路局公布2023铁道统计公报 里程上升规则完善相关仪器稳步发展需要怎么做?
- 仪器行业应密切关注铁路建设的具体需求,开发适应性强的专用仪器。铁路建设工程的独特性要求相关仪器不仅要精准,还要适应复杂的地形与气候条件。
-
- 生态环境部发布 2019年上半年及6月份 全国空气质量排名
- 生态环境部向媒体发布了2019年6月和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
-
- 生态环境部发布通报2019年6月中下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
- 我国当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年5月份全国空气质量与城市排名名单
- 生态环境部向媒体公布了2019年5月和1-5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
-
- 2019年7月中上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由生态环境部发布
- 7月中上旬,全国大部地区天气形势较为稳定,全国太阳辐射较强,气温普遍较高,部分区域臭氧污染较为突出。
-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21万亿元 贸易稳中有进仪器行业如何寻找机会?
- 响应国家政策,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会启动一系列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行业可以关注这些项目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测量、检测等仪器设备。
-
- TESCAN 发布 SOLARIS 2、SOLARIS X 2 和 AMBER X 2 用于半导体分析
- 捷克共和国布尔诺,2024年10月21日——quan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公司 TESCAN 集团宣布推出三款升级FIB-SEM系统:SOLARIS 2、SOLARIS X 2 和 AMBER X 2。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