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用户速递丨Carbon:大连理工大学潘路军教授,卫生纸基材上的微波吸收

用户速递丨Carbon:大连理工大学潘路军教授,卫生纸基材上的微波吸收

来源: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分类:前瞻 2025-05-23 15:00:15 32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图片


大连理工大学潘路军教授课题组,在近期工作提中,通过镍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CTP上成功合成了螺旋碳微线圈(CMC)。本文将为大家分享该研究成果,希望对您的科学研究或工业生产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应用方向:拉曼,金属电池,碳材料


研究背景

随着 5-6 代通信技术的快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低成本、宽频高效的微波吸收材料(MAMs)需求迫切。基于碳线圈(CC)的微波吸收材料(MAMs)因其独特的3D螺旋形状、优异的分散性和适当的导电性,在微波吸收(MA)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CC通常生长在平坦和坚硬的基材(如 Al?O?、石英、陶瓷)上上,随后从基材上刮下。亚稳态的消耗和刮削过程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制备成本,这限制了CC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碳酸化卫生纸(CTP)不仅是一种廉价高效的MAM,而且具有催化剂负载能力,使其适合作为CC生长的基材。同时,CTP和生长的CC可以一起用作MAM,而无需将它们彼此分离。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大连理工大学潘路军教授课题组,在近期工作提中,通过镍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CTP上成功合成了螺旋碳微线圈(CMC)。CTP和CMC形成了一种集成的吸收复合材料,其中螺旋CMC同时增强了导电损耗和交叉极化损耗,CTP和CMC之间的连接引起了界面极化损耗。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的量,可以调节CTP/CMC的阻抗。优化后的CTP/CMC-10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有效带宽(反射损耗<-10 dB)为7.4 GHz,填充率为10%。这项工作为开发低成本、宽带和高效的MAM铺平了新的道路。该成果以“Integration of helical carbon microcoils on toilet paper substrates for low-cost and broadband microwave absorption”为题发表在《Carbon》期刊,第一作者是邓刘金博。

image.png
研究成果

图1展示了CTP/CMC的制备流程。将卫生纸切成30×30毫米的正方形。在镍催化剂被均匀地喷涂在卫生纸上。将喷涂有镍催化剂的薄纸放置在管式炉中,将卫生纸位置加热至710°C。最后,通过引入25sccm的C2H2气体和流量比为350sccm的Ar气氛1小时来合成CMS/CN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Ni催化剂喷涂在卫生纸上5次、10次和20次,所得样品分别标记为CTP/CMC-5、CTP/CMC-10和CTP/CMC-20。

image.png

图1:CTP/CMCs的SEM图

图2显示了喷涂到CTP上的Ni纳米催化剂的SEM图像。CTP纤维呈扁平的线性形状,宽度约为15.0μm。镍纳米粒子均匀地涂覆在CTP上。随着喷涂次数的增加,镍催化剂的负载量显著增加。CMC呈现螺旋结构,大量CMC在CTP基材上合成。

image.png

图2:CTP/CMC的SEM图

图3显示了CTP/CMC-10的TEM图像,CMC呈现螺旋形态。CMC内的碳呈现出非晶态多晶结构。碳原子层之间的平均间距为0.37nm。在CMC的XRD中观察到24.5°和43.0°处的两个宽峰,分别对应于石墨碳的(002)和(100)平面。没有观察到Ni的吸收峰,这可能是由于镍含量低。CTP/CMC-5、CTP/CMC-10和CTP/CMC-20的ID/IG值分别为2.51、2.44和2.37。由于CMC的缺陷水平低于CTP,ID/IG值逐渐降低。CTP/CM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增加。

image.png

图3: CTP/CMC-10的TEM图像,XRD,拉曼光谱和FTIR光谱。

图4显示了CTP/CMC的复介电常数。CTP/CMC的介电常数随着镍喷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ε^''的逐渐增加表明CMC的生长丰富了导电网络。图4d-f显示了科尔-科尔半圆。在图4d中,CTP/CMC-5显示了两个半圆,这归因于螺旋CMC引起的交叉极化和CMC和CTP内的多晶无定形碳引起的界面极化。在图4e中,CTP/CMC-10呈现三个半圆。半圆数量的增加表明,除了多晶非晶碳之间的交叉极化和交叉极化外,CTP和CMC之间还形成了界面,增加了极化位点,改善了界面极化。在图4f中,CTP/CMC-20显示了两个半圆,与CTP/CMC-10相比,其偏振数较低。这是由于CMC增长显著增加,CTP/CMC-20中几乎完全是CMC,减少了CMC和CTP之间的界面。

image.png

图4:CTP/CMC电磁参数。

图5显示了CTP/CMC的RL曲线。图5a显示CTP/CMC-5的MA性能较差。在5.9 GHz和5.5 mm厚度下,RLmin值为-17.4 dB。从图5b可以看出,CTP/CMC-10表现出优异的MA性能,RLmin为-40.1 dB(7.6 GHz,3.5 mm),EAB为7.4 GHz(10.6-18.0 GHz,2.2 mm)。此外,如图5c所示,CTP/CMC-20表现出良好的MA性能,EAB为6.5 GHz(11.5-18.0 GHz,2.2mm)。图5d-f显示了CTP/CMC的阻抗匹配。图5d显示CTP/CMC-5样品的Z峰约为1.3,表明阻抗不匹配。如图5e所示,CTP/CMC-10的Z峰约为1.0(红线),表现出良好的阻抗匹配。这表明CMC的生长调节了CTP/CMC的阻抗,促进了其MA性能。如图5f所示,CTP/CMC-20的Z峰为0.8,阻抗匹配度不如CTP/CMC-10,这与MA性能是一致的。

image.png

图5:CTP/CMCs的吸波性能

图6显示了CTP/CMC的MA机制。CTP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和宽带吸收的优点,同时为CMC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基质。螺旋CMC的合成同时改善了电导率损失和交叉极化损失。同时,CTP和CMC之间的连接会产生许多极化位点,从而增强界面极化。通过改变Ni催化剂的量,可以调节CMC的生长,这也调节了CTP/CMC的阻抗。由于其丰富多样的吸收机制,CTP/CMC-10取得了优异的MA性能。

image.png

图6:CTP/CMCs吸波机制

综上,通过镍催化CVD工艺成功合成了集成螺旋CTP/CMC。CTP不仅是一种廉价高效的MAM,而且具有催化剂负载能力,使其适合作为CC生长的底物。CTP和CMC形成集成的MA复合材料,其中螺旋CMC同时增强导电损耗和交叉极化损耗,CTP和CMC之间的连接引起界面极化损耗。通过精确控制催化剂的量,可以调节CTP/CMC的阻抗。优化后的CTP/CMC-10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EAB为7.4 GHz,填充率为10%。这项工作促进了低成本、宽带和高效MAM的发展。



课题组简介


潘路军,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气绝缘技术专业本科毕业;1994年赴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子物理专业留学。2000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助理教授,其间兼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及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研究员;2007年底回国工作,受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主任、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主任、光学学科点负责人。近5年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Nano-Micro Lett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mall》、《Carbon》等国际著名纳米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基础光学》,参编《ディスプレイ材料と機能性色素(显示器材料和机能色素)》、《フィールドエミッ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场发射型显示器)》、《Handbook of Nano Carbon (纳米碳手册)》



配置推荐


本研究采用的北京仪器有限公司Finder 930全自动化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如需了解该产品,欢迎咨询。

国产自研 | 仪器届的 “斜杠青年” —— 拉曼光谱仪

名家专栏 | 拉曼光谱系列专栏—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探索微观世界的非破坏性工具

时间门控拉曼:高温体系物质结构的 “透视镜”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我们About Us

自1999年成立,自主研发生产: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5-23 11:43:41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