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研发灭菌消毒装置 可实现口罩无害化再生处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完全无公害技术,对人类、动物、水生物以及产品均不产生危害,而且不会在消毒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品。在消毒杀菌的性方面,此项技术对所有的微生物均有极高的效力,其中也包括对氯极有免疫力的微小隐孢子虫。当有机污染物经过紫外线照射区域时,紫外线会穿透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紫外线被DNA或RNA的碱基对吸收,发生光化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细胞遗传物质的活性丧失,微生物不能繁殖或是不久就会死亡。
南方科技大学研制了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口罩再生设备。该设备集成多种消杀方法,能够对口罩残存细菌和病毒的彻底消杀,且不破坏口罩的基本防护功能。主要通过红外灯快速加热和高强度紫外灯照射等功能模块,实现口罩无害化再生处理,每台设备一天(按10小时计)可处理400个口罩。还可以为护目镜、面罩、个人毛巾、水杯等物品进行消毒。该设备可对使用过的口罩进行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同时减少大量废弃口罩对公共环境与卫生的潜在污染。
紫外线消毒
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延伸阅读
灭菌器
是一种能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非致病微生物的仪器。通常有湿热消毒灭菌、干热消毒灭菌、化学消毒灭菌三种方式。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南科大研发灭菌消毒装置 可实现口罩无害化再生处理
- 紫外线被DNA或RNA的碱基对吸收,发生光化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细胞遗传物质的活性丧失,微生物不能繁殖或是不久就会死亡。
-
- 消毒灭菌在线监管系统 灭菌效果检测系统
- 消毒灭菌在线监管系统 灭菌效果检测系统
-
- 排气口灭菌器 排气口灭菌装置
- 过滤器一般采用十字悬挂式,水平进出。多芯过滤器可设计成落地式。有些使用场合根据实际需要分成预过滤器、精过滤器两种。
-
- 二氧化碳培养箱如何进行清洁及消毒灭菌
- 二氧化碳培养箱必须先经过清洁才能实现消毒和灭菌的目的,许多杀菌剂只对经过清洁过的物品才具有杀菌活性
-
- 上海企业采用纳米材料研发可反复使用20次的N95过滤级别口罩
- 纳米材料是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
- 新冠医疗废物都去哪了?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了解一下!
- 医疗废物经过1000多度的高温,焚烧16小时左右,最终达到无害化处理。
-
- 生产力已恢复为什么口罩还在紧缺 “解析消毒”你必须知道
- 医用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口罩普遍采用环氧乙烷灭菌。
-
- 全球500名科研者参加“等离子体消毒灭菌技术及应用”视频研讨会
- 四月下旬,近50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者参加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系列视频研讨会。
-
- 中科院研发3D集成式装置结合智能手机传感平台 实现便携式可视化定量分析
-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蒋长龙研究员研究团队利用智能手机构筑了便携式智能手机传感平台,采用3D打印制备了小型集成式装置,实现了实时、可视化及定量检测目标物。
-
- 南科大二维材料实验室开创性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在手套箱中使用
- 南方科技大学先进低维材料实验室(SuSTech)林君浩教授团队开发了一套新型的手套箱互联系统——全惰性氛围保护的手套箱互联系统(GIS),用于研究这些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在手套箱中使用
-
- 中科院研发全球混合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 可实现实空间原子分辨测量
- 日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陆轻铀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混合磁体极端条件下原子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 山东市监局发布《应用于灭菌消毒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运行条件》
- 本文件规定了应用于灭菌消毒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运行条件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灭菌消毒场景的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检测和使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