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基因blaNDM常见亚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细菌耐药基因blaNDM常见亚型(blaNDM-1、blaNDM-4、blaNDM-5和blaNDM-9)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检测技术的操作步骤。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6489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试验原理
本标准所应用的试验原理为:根据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特异性识别靶序列上六个独立区域,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起自循环链置换反应,大量合成目标DNA的同时伴随有副产物焦磷酸镁白色沉淀产生,可以实现恒温扩增和快速检测,结果通过肉眼即可判定。
仪器设备
1、微量移液器:10 μL、20 μL、100 μL、1 000 μL。
2、低温高速离心机:离心力20 000 g。
3、电热恒温水浴锅。
4、稳流稳压电泳仪。
5、水平电泳槽。
6、凝胶成像系统。
7、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01 g。
样品
在生物安全柜中,将采集的样品(如人或动物的肛拭子、鼻拭子或肝脏、脾 脏、脑等不同脏器组织等)无菌划线特异性筛选培养基或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置37 ℃培养箱过夜培养12 h~18 h,获得细菌单菌落,经二次纯化后,挑取单菌落于BHI营养肉汤中过夜培养12 h~18 h,用于提取细菌基因组DNA。
DNA的提取
收集过夜培养的待检细菌菌液1 mL(菌液浓度的OD600值大于1.0)到1.5 mL的EP管中,12 000 g离心2 min,彻底弃上清,取沉淀用商品化的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溶于50 μL灭菌水中,测定DNA的浓度,-20 ℃保存备用。
电泳及结果判定
保持稳定电压80 V,电泳20 min,电泳反应结束后,在阳性和阴性对照成立的情况下,出现瀑布样条带的泳道判为阳性,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超级细菌blaNDM基因(参见附录B:图1B泳道1和3),不出现瀑布样条带的为阴性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细菌耐药基因blaNDM常见亚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及临床样本的细菌耐药基因blaNDM常见亚型(blaNDM-1、blaNDM-4、blaNDM-5和blaNDM-9)的快速可视化检测,其他几个亚型的检测可以参考使用。
-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领分子诊断POCT新方向
-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使用具有链置换特性的Bst 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下高效、快速、特异性扩增靶标序列,可在15-60分钟内实现109-1010倍的扩增。
-
- 新品上市 │ RPA核酸等温扩增核心酶原料重磅上市!等温扩增新宠
-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Piepenburg等人在2006年利用参与细胞DNA合成的蛋白重组和修复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特别适用于基层和现场即时检测,可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兽医、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等领域。
-
- 分子POCT的理想选择——等温扩增LAMP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高效快速,应用场景更广泛
-
- 等温扩增LAMP——分子POCT明星产品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高效快速,应用场景更广泛
-
- 专家研究成果 | 室内微塑料影响下的细菌群落与抗生素耐药基因相关的健康危害研究
- 微塑料(MPs)是指直径小于 5 mm 的塑料颗粒,它是环境中重要的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不断被发现。而附着在微塑料表面的微生物群落,被称为“塑料域”。
-
- RPA等温扩增│Bsu DNA polymerase (Large fragment)
-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等温扩增技术,具有反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仪器依赖程度低且检测时间短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和现场即时检测。
-
- 高品质等温扩增原材料,让RT-LAMP更灵敏、更快捷
- 在新 冠病毒大流行且毒株种类增加、传染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等温扩增技术可以使用简单的仪器快速检测新 冠病毒,助力解决因传统PCR技术检测时间长、对检测设备和试剂要求高而导致一些新 冠患者无法快速确诊的问题。
-
- GC-IMS技术助力超级细菌的快速检测
- GC-IMS技术助力超级细菌的快速检测
-
- RPA全套核心酶原料,让等温扩增更灵敏,更特异
- RPA全套核心酶原料,让等温扩增更灵敏,更特异
-
- 精品推荐│热稳定性更强的Bst DNA聚合酶,让等温扩增更灵敏、更便捷
- 关键酶原料,助您玩转LAMP!
-
- 细菌内毒素检测平台的验证
- 验证,这个词在任何实验室中都会引起一系列感觉,可能是恐惧感或不安感,因为验证过程可能既费时又耗力。也可能引起兴奋的感觉,因为实验室中正引入一台新仪器。无论何种感觉,验证新平台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