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提升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灵敏度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气敏元件作为敏感元件的气体传感器,是最常见的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厂的可燃气体泄露检测装置,适用于甲烷、液化气、氢气等的检测。
近日,合肥研究院究员团队以WO3纳米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PTM测试模式,使传感器对NO2、H2S和VOCs的灵敏度比传统恒温测试模式提升了1-2个数量级,接近或超过现有化学增敏WO3传感器的最 高纪录。PTM通过物理的方法放大传感第二界面的电学响应,方法简单、增敏幅度大、普适性好(对NiO基传感器同样适用)。
此外,采用尺寸、功耗更低的微机电系统(MEMS)微热台进行PTM测试,在提升灵敏度的同时,可将传感器功耗进一步降低至10 mW量级,为后续高灵敏、低功耗、超微型智能分子传感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利用气体在半导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敏感元件电阻值发生变化而制成的。当半导体器件被加热到稳定状态,在气体接触半导体表面而被吸附时,被吸附的分子首先在物体表面自由扩散,失去运动能量,一部分分子被蒸发掉,另一部分残留分子产生热分解吸附在物体表面。当半导体的功函数小于吸附分子的亲和力,则吸附分子将从器件夺走电子而变成负离子吸附,半导体表面呈现电荷层。
气体传感器根据其运行原理可以分为催化法、电化学法、化学场效应晶体管、谐振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红外(IR)、色谱法、光电离以及化学发光法等。
例如氧气,等具有负离子吸附倾向的气体被称为氧化型气体。如果半导体的功函数大于吸附分子的离解能,吸附分子将向器件释放出电子,而形成正离子吸附。具有正离子吸附倾向的气体有氢气、一氧化碳等,它们被称为还原性气体。 当氧化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还原性气体吸附到p型半导体上时,将使半导体载流子减少,而使电阻增大。
当还原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氧化型气体吸附到p型半导体上时,则载流子增多,半导体阻值下降。 非电阻型气体传感器也是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之一。它是利用mos二极管的电容-电压特性的变化以及mos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等特性而制成的气体传感器。由于这类传感器的制造工艺成熟,便于器件集成化,因而其性能稳定价格便宜。利用特定材料还可以使传感器对某些气体特别敏感。
对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按照半导体与气体的相互作用是在其表面还是在其内部,可分为表面控制型和体控制型两种;按照半导体变化的物理性质,又可分为电阻型和非电阻型两种。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接触气体时其阻值的改变来检测气体的成分或浓度;而非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则是根据对气体的吸附和反应,使半导体的某些特性发生变化对气体进行直接或间接检测。
微机电系统也叫做微电子机械系统、微系统、微机械等,指尺寸在几毫米乃至更小的高科技装置。微机电系统其内部结构一般在微米甚至纳米量级,是一个独立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是在微电子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合了光刻、腐蚀、薄膜、LIGA、硅微加工、非硅微加工和精密机械加工等技术制作的高科技电子机械器件。
微机电系统是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机械结构、微电源微能源、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高性能电子集成器件、接口、通信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MEMS是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
MEMS侧重于超精密机械加工,涉及微电子、材料、力学、化学、机械学诸多学科领域。它的学科面涵盖微尺度下的力、电、光、磁、声、表面等物理、化学、机械学的各分支。
常见的产品包括MEMS加速度计、MEMS麦克风、微马达、微泵、微振子、MEMS光学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MEMS陀螺仪、MEMS湿度传感器、MEMS气体传感器等等以及它们的集成产品。 MEMS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合肥研究院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提升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灵敏度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利用气体在半导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敏感元件电阻值发生变化而制成的。
-
- 微机电系统mems测试简介
- 点击上方“蓝 字” 可以订阅哦!MEMS( 微机电系统 )是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集成技术。它将传感器/微
-
- 通知:申报2022年度合肥研究院共享仪器设备关键技术提升项目
- 通过对现有共享仪器设备关键技术进行改进,能够拓展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能力。基本条件如下:
-
- 合肥研究院采用双泵浦技术实现了GHz高频光弹调制器
- 钛酸锶(SrTiO3)具有典型的钙钛矿型结构,是有毒化学物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具有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低、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和陶瓷工业。
-
- 合肥研究院研发纳米原电池系统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新途径
- 原电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也可以说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
- 上海微系统所在超小型双通道集成CO₂红外气体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铁团队在超小型二氧化碳(CO₂)气体传感器研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尺寸小、功耗适中、性能稳定、成本低以及在中红外波段发光效率高等特点
-
- 预算152万元 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采购原子力显微镜
- 近日,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采购原子力显微镜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并于 2025年01月07日 09时00分开标。
-
- 微电子所采用忆阻器感知技术有效提升机器人自主巡航避障
- 该神经元能够感知外界的模拟信号并转化成实时的动态脉冲信号,实现了对外界信号进行感知并传输的基本功能。
-
- 中科院采用球面二向色反光镜提升了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灵敏度
- 在激发光谱曲线的最大波长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数目最多,即所吸收的光能量也最多,能产生最强的荧光。当考虑灵敏度时,测定应选择最大激发波长。
-
- 合肥研究院研发“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每日处理达10吨
-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的现场示范工作。
-
- 半导体专栏 | 良率提升新方向
- 实际芯片制造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来影响工艺良率,如流程缺陷、环境颗粒物、工艺波动等。归纳起来,产品对工艺的需求和工艺是否能够满足其匹配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 合肥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交互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 项目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交互的新需求,开展智能交互理论和多模态交互技术研究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沥青检测界的“破解者”——超高温沥青软化点检测再无盲区,上海昌吉SYD-2806M系列高温软化点焕新上市
- 预算300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 采购X射线衍射仪
- 预算29.79万元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采购凝胶纯化液相色谱仪
- 预算17.8万元 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 采购蒸汽发生器、压力蒸汽生物自动阅读器
- 防静电控制台激活指挥中心新能级
- 安捷伦智能 MRM 方法编辑器,开启 12 个月免费试用体验啦!
- 行业震撼:耐寒耐湿热 FPC 折弯机,掀起 FPC 加工新革命
- 安捷伦重磅推出 Seahorse XF Flex 分析仪:开启 3D 组织与类器官研究新纪元
- 震撼行业:耐寒耐湿热 FPC 折弯机,推动产业生态优化
- 一机辨万象,智护民生安全线——AI 赋能,精准监管新标杆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