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主办,苏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顺利举办。
本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聚焦低场核磁时域、磁共振成像以及磁共振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在能源岩土、生命科学、食品农业以及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100余名磁共振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以及学生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
现场
开幕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张英力秘书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林君院士,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浒墅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晓春先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旭翔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顾问闫成德先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刘长宽先生,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波谱分会理事长杨海军先生,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辛耘先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曾伟先生以及以及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板块相关负责人受邀出席开幕式。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副理事长
刘长宽先生为开幕式致辞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先生
为开幕式致辞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浒墅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周晓春先生为开幕式致辞
会议开幕式上,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学部长、中国工程院林君院士为大家分享了地磁场磁共振探测技术研究新进展,阐述了地磁场作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如何使用地磁场进行测井工作,完成地层物性参数的勘探与开发等一系列内容。
NEWS
除此之外,会上还进行了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移动车载全直径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系统”项目的启动仪式,以及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揭牌仪式。
NEWS
为实现高水平自强自立,始终以传承发展低场核磁技术为己任,致力于为能源岩土、食品农业、生命科学、材料与教学等领域用户提供低场磁共振整体解决方案。
经过两年多技术攻关,实现了移动车载全直径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本项目也获得了本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除了获得本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还入选了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意味着自主研发创新及综合竞争实力得到了认可。
开幕式后,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长宝先生会见了林君院士与闫成德顾问,并就科学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NEWS
大会
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多位专家、学者为大家分享了低场核磁技术在各领域的Z新应用,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清华大学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波谱分会理事长-杨海军
大会报告环节由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的杨海军老师拉开帷幕,作为大家的老朋友,他用“交叉、融合、创新”三个词高度总结了纽迈进入清华,从无到有,融入清华,合作培训,再到扎根清华,自主研发的风雨历程。
安集科技 博士、副总裁-王雨春
对高端科学仪器研发的艰辛感同身受,来自半导体行业的企业代表,安集微电子科技的副总裁王雨春博士有感而发,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在半导体湿法工艺中的应用和展望,发出振奋人心的自强之声。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王志战
作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首席技术专家王志战博士,在他关于极端样品条件下录井技术研究中,把纽迈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生动比作录井“视力”,展现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自豪。
国际标委会颗粒表征专家-许人良
国际标委会颗粒表征专家许人良则借用近期的热点,202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与化学奖都与颗粒有关,引出了颗粒表征在表征检测中的重要性,并对低场核磁技术的相关行业应用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盛赞仪器提供在液体中颗粒的比表面积测定,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
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汤晓艳
来自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农产品品质评价与控制团队的汤晓艳研究员,给大家分享了由她领导的低场核磁技术在畜禽肉测定的标准化在农业部的送审和推进情况。也对仪器在她实验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赞扬,并总结为“快速检测,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绿色安全”五大优势。
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邵小龙
另一位纽迈的老朋友也上台汇报,虽然已经深耕教育科研多年,但提到自己“第一位使用纽迈低场核磁毕业的博士生”时,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样子,来自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邵小龙副教授,一如既往的意气风发,有如不断发展的纽迈人,对高质量高标准的一路追求。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王少卿工程师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王少卿工程师带来报告《车载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技术》,一种新颖便捷的现场车载式的核磁录井技术。
王少卿老师全面介绍了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1cm)的核磁共振测量,现场采集全直径岩心一维T2、二维T1-T2核磁信号,实现储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流体组分及含油饱和度定量评价,每米岩心测量时间仅在15分钟。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技术在钻完井阶段(在井场),就能及时获取第一手(Z接近原始地层的)定量的物性与含油性关键参数。
通过对勘探生产分公司科研课题持续攻关,二维核磁测量与数据处理解释评价技术趋于成熟,凸显出该项技术在孔隙空间表征和含油饱和度评价方面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页岩油、致密油及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项新的重要技术手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俊乾副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俊乾副教授,带来报告分享《基于NMR的页岩基质孔隙水微观分布定量表征》。该报告建立了页岩基质孔隙水微观分布定量评价方法:将吸附比例方程、液体状态方程与经典的核磁共振理论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相态水微观分布定量评价方法。
该报告还揭示了基质孔隙水可动性特征、页岩基质孔隙水微观赋存主控因素以及其他页岩孔隙水作用机制,给广大科学工作者带来了很好的借鉴参考学习意义。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
-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主办,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顺利举办。
-
- 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
-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主办,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顺利举办。
-
- 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
-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主办,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顺利举办。
-
-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
-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报告视频推荐】
- 10月19日-10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将为您推荐此次研讨会上的精彩报告,一起了解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各领域的前沿应用!
-
-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二轮:新增日程安排)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决定于202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 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三轮:新增会议报告)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决定于202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 第十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食品农业专场)即将举行
- 【会议收官预告】第五届食品干燥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食品农业专场)即将举行。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