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扎根中国 合作拥抱人工智能
2024年,康宁公司深化全球化布局,积极整合全球资源,商业版图不断拓展。展望2025年,康宁创新事业部副总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毅表示,康宁对中国市场始终充满信心,将持续扎根中国市场,加强合作,拥抱人工智能,继续提高为中国客户服务的能力。
展望2025年,全球市场充满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姜毅表示,“化危为机”的关键在于,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求新求变。姜毅表示,康宁对中国市场始终充满信心,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对于康宁来说,将持续扎根中国市场,一如既往地坚守创新之魂,持续加大在反应器、配套、系统整合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开发和完善康宁的产品体系,保持产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康宁将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使得医药化工的研发和生产绿色化,实现生产无人化、操作自动化、过程连续化,降低生产车间占地、减少环境影响。2025年,康宁将进一步拓展新市场,满足东南亚、欧美市场对反应器业务的新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新产品以及卓越的客户服务体验。
姜毅坦言,2025年,是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开始。康宁不但在产品和工艺研发上加大数字化的进程,还要持续完善智慧中心服务网络,利用康宁全球化人脉资源,以及20年的技术创新经验,帮助行业从业人员系统化地学习连续流知识。他介绍,在过去的20年里,以多样化的方式与全球约80所院校建立了不同程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助力院校进行流动化学相关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推动院校的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同时,通过智慧中心,康宁可实现客户实验室与康宁技术中心有效对接。客户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智慧中心将以问题回答、操作视频和网络视频课程等形式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的智慧中心、技术中心、连续流技术中心以及分布在国内各地的康宁认证实验室,形成多维服务体系,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更全面更贴心地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持续性创新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客户的需要,也是康宁自身发展的需要。姜毅说,2025年,将继续遵循四大发展策略,深耕化工、制药、新材料和教育市场。在不断提高自身应用开发及工业化服务能力的同时,继续秉持客户为先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回报客户的信任和选择。
“每一个开工的日子,都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2025年,康宁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每一个挑战,开启新的征程。”姜毅最后强调,康宁始终扎根中国市场,与客户携手并肩,矢志不渝地推动化工行业的安全卓越进程,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原文转载自:中国化工报
记者:陈鸿应
欢迎关注康宁AFR公众号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康宁:扎根中国 合作拥抱人工智能
- 跨国化企新年看中国之---- 康宁:扎根中国 合作拥抱人工智能
-
- 康宁领导层中国行:深耕中国 以创新扩大合作
- 3月24至25日,以“持续发展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
-
- 扎根中国·服务临床 |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临床流式整体解决方案
- 扎根中国·服务临床 |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临床流式整体解决方案
-
- 美国考虑限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哪些仪器是必须品?
- 发展先进人工智能芯片是首 要前提。芯片是人工智能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影响着算法的运行速度和效率。高性能计算芯片、图像处理芯片以及用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专用AI芯片等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需品。
-
- 【高教前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拥抱人工智能,但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 【高教前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拥抱人工智能,但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
- 拥抱本土化,Quantum Design将落地中国研发生产!
- 拥抱本土化,Quantum Design将落地中国研发生产!
-
- 特稿| IG品牌出海“气”势:洞察市场关切,拥抱合作机遇
- 特稿| IG品牌出海“气”势:洞察市场关切,拥抱合作机遇
-
- 康宁中国 | 2024第一季度“新先事”
- 新闻摘要:康宁领导层中国行:深耕中国 以创新扩大合作康宁发布2023年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DE\x26amp;I报告
-
- 康宁中国 | 2024第三季度“新先事”
- 康宁中国 | 2024第三季度“新先事”
-
- 康宁中国 | 2022第二季度“新先事”
- 近期,康宁数字化转型团队在“完善流程”方面的付出与精专,赢得了美国制造业领 袖委员会(Manufacturing Leadership Council)的认可并被授予三项制造业领 袖奖。
-
- 康宁中国 | 2025第一季度“新先事”
- 新闻摘要:康宁高层访华,共绘合作新篇章康宁庆祝在华45年 | 共谱华章续未来康宁CEO魏文德再度做客CNBC
-
- 扎根中国近30年,传奇品牌Niton XRF 的传承与变迁(文末有礼)
- 突破挑战,精益求精
-
-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逼近6千亿,人工智能发展可让哪些仪器大放异彩?
- AI技术还推动了智能传感器的开发,使科学仪器更加灵敏、小巧,测试分析更具智能化。这些智能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健康监测、环境检测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 扎根行业前沿 共建都菱精神
- 扎根行业前沿 共建都菱精神
-
- 2024,挥别繁琐,拥抱智能
- 评论即有机会得新年“Lab”专属乐高套装
-
- 凌云光:人工智能版“离朱”亮相央视《智造中国》
- 跟随央视镜头走进中国机器视觉龙头企业凌云光
-
- 重磅喜讯!印度太阳药业与康宁AFR合作,API工厂顺利投产!
- 康宁反应器系统能够胜任极具挑战性的化学腐蚀体系和冷热应力条件,确保为许多工业化场景提供本质更安全、更高效的化学反应过程。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