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上新 | 翌圣酵母表达DNasel,告别RNA提取中的DNA污染困扰!

上新 | 翌圣酵母表达DNasel,告别RNA提取中的DNA污染困扰!

来源: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新品 2025-05-21 16:15:15 49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在基因表达分析领域,基因组DNA污染可谓RNA定量过程中的“隐形杀手”。即便RNA样本中仅存在微量的基因组DNA残留,也极有可能使qPCR的检测结果产生显著偏差。因此,如何彻底消除RNA样本中的基因组DNA干扰,同时又不影响RNA定量的准确性,一直是科研人员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


DNase I(脱氧核糖核酸酶 I)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黄金标准,凭借其独特的双链/单链DNA消化能力,在RNA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DNase I简介

DNase I是一种可以消化单链或双链DNA的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它能够水解磷酸二酯键,产生含有5'-磷酸基团和3'-OH基团的单脱氧核苷酸和寡脱氧核苷酸。DNase I最佳的工作pH范围是7-8,其活性依赖于Ca2+,并可被二价金属离子如Mn2+,Mg2+,Zn2+等激活。在Mg2+存在条件下,DNase I 随机剪切双链DNA的任意位点;Mn2+存在条件下,DNase I可在同一位点剪切DNA双链,形成平末端,或1-2个核苷酸突出的粘末端。


图1. DNase I在Mg2+以及Mn2+存在下可切割dsDNA原理图


传统DNase I技术正面临难以突破的困境:牛胰提取法因原料来源复杂,RNase残留问题突出,纯化过程不仅繁琐,且难以保证产品均一性;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则受制于生物合成机制,面临产量天花板问题。


翌圣生物直击行业痛点,重磅推出酵母表达Recombinant DNase I (RNase-free, Yeast) (Cat#14549/14550),依托真核表达系统的独特优势,实现大核心技术突破

  • 产能突破:运用真核分泌表达技术,有效避免胞内毒素积累,同时搭配高密度发酵工艺,多方位提升产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

  • 性能升级:得益于酵母体系天然的糖基化修饰,赋予酶更稳定的空间结构,即使在复杂样本环境中,依然能够高效地消化DNA。



数据展示

Recombinant DNase I (RNase-free, Yeast) (Cat#14549/14550)


超强消化活性,媲美进口品质

分别使用不同投入量的翌圣及进口品牌Supplier A的DNase I对1 μg质粒DNA进行消化处理,结果显示翌圣14549ES对质粒DNA去除效率媲美Supplier A。


图2.质粒DNA去除效果验证



无RNase残留

取10 U翌圣生物Recombinant DNase I (RNase-free, Yeast) (Cat#14549)与RNA底物于37℃孵育1 h,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三个批次的该酶制剂均未检出RNase活性残留,彻底消除RNA样本降解风险,为对纯度要求极高的RNA分析场景提供可靠保障。


图3.RNase残留结果验证



RNA提取应用验证

为评估翌圣生物Recombinant DNase I (RNase-free, Yeast) (Cat#14549)在RNA提取中的应用效果,取20 U该酶制剂处理12例不同来源的小鼠肝脏前处理样本。经后续RNA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证实,该酶处理组RNA完整性良好,表明此DNase I在有效消化DNA的同时,不会对RNA质量产生影响,完全满足RNA提取实验的技术要求。


图4.RNA提取应用验证


翌圣DNase I 选择指南


参考文献

1、Ndiaye C, Mena M, Alemany L, et al. HPV DNA, E6/E7 mRNA, and p16INK4a detec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Oncology, 2014, 15(12): 1319-1331.

2、Broccolo F, Fusetti L, Rosini S, et al. Comparison of oncogenic HPV type‐specific viral DNA load and E6/E7 mRNA detection in cervical samples: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J].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13, 85(3): 472-482.

3、Huang Z, Fasco M J, Kaminsky L S. Optimization of Dnase I removal of contaminating DNA from RNA for use in quantitative RNA-PCR[J]. Biotechniques, 1996, 20(6): 1012-1020.

4、Kang D D, Li H, Dong Y. Advancements of in vitro transcribed mRNA (IVT mRNA) to enable translation into the clinics[J].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023, 199: 114961.

5、Wiame I, Remy S, Swennen R, et al. Irreversible heat inactivation of DNase I without RNA degradation[J]. Biotechniques, 2000, 29(2): 252-256.

6、Adolph S, Hameister H. In situ nick translation of metaphase chromosomes with biotin-labeled d-UTP[J]. Human genetics, 1985, 69: 117-121.

7、Song C, Zhang S, Huang H. Choosing a suitable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plication origins in microbial genomes. Front Microbiol, 2015, 6: 1049.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翌圣生物


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聚焦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从事核苷酸、蛋白、细胞和类器官四大品类生物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兼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核心产品数量达数千种,覆盖分子克隆、qPCR、NGS、体外转录、抗体、蛋白纯化及分析、细胞培养、转染、报告基因检测和类器官等多种系列,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诊断检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从事分子、蛋白和细胞三...[详细]
最近更新:2024-12-18 14:04:41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