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酸混合改善峰形?
目前很多品种由于工艺路线前延,起始物料结构越来越简单。很多起始物料不但保留不好,而且紫外吸收也很差。这就极大增加了检测方法的难度。市面上一些特殊类型色谱柱比如混合模式色谱柱,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化合物的保留有很好效果,降低了方法开发的难度。然而方法开发过程中也会存在峰形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混合模式色谱柱RP-100上分离碱性化合物时如何改善色谱峰形。化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
方法目的是检测此化合物的有关物质。此化合物结构类似氨基酸,化合物极性极大,logP≈0.17,单纯C18难以有效保留,由于紫外响应较弱,暂不考虑加离子对方案。Hilic模式或石墨碳色谱柱均有尝试,也可良好保留分离。化合物难以保持分子态,因此可利用氨基或羧基进行保留分离。我们尝试RP-100色谱柱进行分离。
根据厂家资料介绍,RP-100色谱柱能够展现疏、阳离子交换、阴离子排阻及氢键作用力。首先用简单的酸水溶液和乙腈体系开发方法,化合物展现过载拖尾,如下图所示。
在酸水体系下,此化合物在RP-100色谱柱的保留应该主要是离子作用力所致。这种峰形在其他类似离子交换色谱柱上也会出现,尤其样品浓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相对于反相色谱,其改善策略要少一些。我们尝试通过调节pH、加盐等方式无法有效改善峰形的同时能够良好保留目标物。方法开发中我们发现使用不同酸化合物展现出不同峰形,如下图所示。蓝色基线为高氯酸体系,黑色为硫酸体系。两个色谱峰一个前伸,一个拖尾。
既然不同酸展现出不同的色谱行为,那么能否将两种酸混合到一起改善峰形?我们尝试将两种酸加到一起,结果如下图所示。色谱峰对称性得到极大改善。蓝色为硫酸体系,黑色为两种酸混合体系。
下图是利用高氯酸和磷酸混合改善另一个化合物的峰形对比图,中间橙色为混合酸的色谱图。
后续在使用这款柱子过程中,我们也利用这种策略对其他碱性化合物峰形进行改善。当然,此方案只是从峰形改善角度考虑,至于方法能否满足最终需求还需综合考虑。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两种酸混合改善峰形?
- 两种酸混合改善峰形?
-
- 【从虹吸到峰形】液相色谱生存指南:“进样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从虹吸到峰形】液相色谱生存指南:“进样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 【从虹吸到峰形】液相色谱生存指南:“输液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从虹吸到峰形】液相色谱生存指南:“输液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 什么原因造成峰拖尾或峰前倾 ?
- 什么原因造成峰拖尾或峰前倾 ?
-
- 液相色谱仪的改善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相色谱仪的性能也在不断得到改进,目的是提高其分析效率、准确性及应用范围。本文将探讨液相色谱仪的技术进展与改善,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及这些改进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带来效益。
-
- 改善翡翠红外光谱仪
- 翡翠红外光谱仪作为一种高效的检测工具,能够提供翡翠的分子信息,帮助专家在鉴定过程中做出更加的判断。现有的翡翠红外光谱仪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行改善和优化。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改善翡翠红外光谱仪的性能,以提高其在翡翠鉴定中的准确性与效率。
-
- 拉曼的G峰与D峰是什么
- 拉曼光谱中的G峰(Graphiticpeak)和D峰(Disorderedpeak)是碳材料(如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无定形碳等)结构分析的关键特征峰。
-
- 混合均质机使用方法
- 混合均质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物料的混合、分散、乳化、均质等过程。
-
- 电桥的两种类型
- 它不仅在科研、工业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电子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过程中也必不可少。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电桥设备,其中常见的两种类型是惠斯登电桥和麦克斯韦电桥。本文将介绍这两种电桥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和优势。
-
- 溶解氧两种测量原理区别
- 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原理为水质监测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两种常见的溶解氧测量原理——电化学法和光学法的区别与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
-
- 冲击试验机两种摆锤的区别
- 而在冲击试验机中,摆锤是测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摆锤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两种常见摆锤——圆摆锤和V型摆锤的区别,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冲击试验机配置。
-
- 冲击试验机两种摆锤的区别
- 而在冲击试验机中,摆锤是测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摆锤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两种常见摆锤——圆摆锤和V型摆锤的区别,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冲击试验机配置。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