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流控实验中的流体控制-OB1压力驱动流量控制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g4MzM4MjA1Ng==.html?spm=a2hzp.8253869.0.0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压力驱动的流量控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对纳米流体的优势。
压力控制器对储液池(如Eppendorf、Falcon或含有样品的瓶子)施加压力,然后将其平稳且准瞬间注入到微流体芯片内。
与我们的压力驱动流量控制器相结合的液滴生成系统合成纳米颗粒会变得很方便,因为它允许:
实验协议和结果
用于产生微流体/纳米流体液滴的Z常用的方法是基于T-shape芯片或流动聚焦芯片(flow focusing chip),在这两种类型的液滴芯片中,液滴的产生基本上是相同的,需要两个不同的相(连续相和分散相,大多数情况下是油和水。)和特殊的流动条件。
液滴尺寸和频率取决于入口流速比,液滴的稳定性取决于流动的稳定性。OB1 MK3压力泵/压力控制器可以极ng确的控制压力,从而实现稳定、均匀的液滴。
此外,Elveflow智能界面ESI是一个用户友好的软件,可以让您轻松执行不同的液滴生成实验。您还可以轻松的调节施加到不同流体的压力,以便控制液滴的大小和频率。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g4MzM4NTAyOA==.html?spm=a2hzp.8253869.0.0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g4MzM4OTU0OA==.html?spm=a2hzp.8253869.0.0
本文的Z后了,让我们展示下微流控仪器的全家福吧。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电场与压力驱动流的相互作用诱导微流控颗粒迁移
- 胶体颗粒在微通道内的横向迁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施加外加电场和压力驱动的流体就会引起这种横向迁移。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电场和压力驱动流动共同存在的6μm颗粒,发现了新的颗粒横向迁移模式。实验揭示了电场相对强度和压力梯度对确定粒子横向定位的重要性。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 E4438C 供应 Agilent E4438C
- Agilent E4438C 信号发生器 供应
- 供应 Agilent N9310A 信号发生器
- Agilent N9010A 信号分析仪 供应
- 应用指南|铌元素如何影响钢铁性能?科学家揭秘相变中的“微观路障”
- 360°无死角!Ladybug6全景相机实力解析
- 精准监测,高效掌控 | 赛默飞Prima系列质谱仪助力生物发酵与细胞培养过程优化
- Lake Shore创新发布SMU源测量模块!集交直流与锁相检测于一体,攻克纳米级与超低温表征难题
- 客户成就 |Nature: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幔水含量具有二分性
- 顶刊速递 《Nature》最新研究集锦,看我们的用户如何引领电镜科技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