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地-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解决方案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风险防控、灾害防治、预测预警、监测监控、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工程抗震等安全技术和产品。
2021年4月8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提出到2025年,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2024年起
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拟支持的15个城市包括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西安。
2024年3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完善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加装和更新,并配套搭建监测物联网,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2024年7月
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包括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洪涝治理、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推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等。
城市生命线是指城市燃气、桥梁、房屋建筑、供排水、热力、电力、通信、轨道交通、综合管廊、隧道、输油管线等,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等重要任务,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生命线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是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
隧道监测
通过对隧道涵洞两端拱顶和上端地表位移、沉降,隧道内部的应变、微震、温湿度、水平收敛和裂缝,地表建筑物倾斜监测,路面水位监测等监测指标数据建立对隧道工程的监测、评估与预测系统以趋利避害,实现隧道服务水准的实时安全预报警,为隧道结构变形分析和结构缺陷损失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为隧道长期运营、养护、维修、加固提供决策依据。
水平收敛
CONVEX.si 卷尺收敛计
拱顶位移
BOR-EX 杆式钻孔多点位移计
环境温度
Sisgeo MODEL系列温度计
管片倾斜
Sisgeo 360°倾角计
衬砌应变
Sisgeo VK40 振弦式应变计
综合管廊监测
对管廊舱内结构的沉降、倾斜、震动和裂缝,管廊地表结构沉降、位移和倾斜、甲烷气体、温湿度和氧气,集水坑水位和孔口盖板等数据实时监测,同时接入视频图像,为管线风险监测预警分析、廊内环境及附属设施监测预警分析和管廊综合监测预警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沉降
NIVOLIC SG沉降仪
振动
MuST FBG 单轴加速度计
裂缝
Sisgeo D313系列测缝计
地表沉降
SSG 土体沉降仪
温度
MuST FBG温度传感器或DiTemp常温型感温光缆
热力管网监测
对供热管网的蒸汽管道排潮孔温度、疏水箱水位水压,热水管网土壤温度,管网流量、压力,管段振动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构建供热管网综合管理的动态监测网络,保证整个城市供热稳定安全运行。
排潮孔温度
FOT 温度传感器
水箱水位
Nivolic WL 水位计
土壤温度
DiTemp 中温型感温电缆
管网温度
DiTemp 常温型感温电缆
管段振动
Micromate振动和空气超压监测器
桥梁监测
通过对桥梁的应变、位移、倾斜、加速度、频率、索力、温湿度等轻量化结构监测系统,地表震动,桥面挠度,车辆荷载,车船撞击报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收集,为桥梁静态响应分析、动态响应分析、意外震动分析、交通荷载统计分析、扰度分析和模态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索力
VH振弦式锚索测力计
温度
MuST FBG温度传感器或DiTemp常温型感温光缆
排潮孔温度
MuST FBG单轴倾角计
应变
MUST FBG应变计或SM-5系列应变计
位移
JM系列振弦式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在桥梁、隧道、综合管廊和热力管网等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用层监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END
欧美大地数传感器与数据采集
客服热线|400-700-9998
点击阅读全文,添加技术人员,更多精彩资讯分享!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欧美大地-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解决方案
- 我们各式各样的监测仪器,就是城市生命线工程中永不休眠的监控者!
-
- 守护城市生命线安全——UtilityScan 地下空洞及管线探测系统
- 地下空洞及管线探测系统,监测守护城市生命线的安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