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SIP-Raman:精准锁定,高效挖掘功能菌

SIP-Raman:精准锁定,高效挖掘功能菌

来源: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5-03-21 14:15:12 15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功能微生物的精准识别是环境修复与生物技术研究的核心挑战。传统筛选技术依赖耗时费力的培养与人工分析,且对低丰度或难培养微生物束手无策,严重制约了功能菌的开发效率。如何快速捕获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定向挖掘"环境卫士"成为一大难题。

推出的稳定同位素探针-拉曼光谱(SIP-Raman)技术联用方案,结合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通过"稳定同位素标记+单细胞光谱解析"双擎驱动,实现功能微生物的精准识别与高效筛选,为微生物研究注入新活力。






应用优势




· 代谢活性直击:

基于稳定同位素探针(Stable Isotope Probing, SIP)技术,追踪微生物对稳定同位素标记底物的代谢轨迹,锁定功能活性菌。

· 非破坏性单细胞分辨率:
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支持非破坏性检测,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代谢指纹。
· 一键智能分析:
智能软件一键分析同位素偏移峰位。
· 可扩展高效流程:
检测+智能分析,全流程高效功能菌筛选,可配合PRECI SCS微生物单细胞分选仪,实现功能微生物单细胞获取。




应用方案




1. 实验设计

稳定同位素标记实验组别设计如下表所示:


稳定同位素标记拉曼光谱峰偏移信息:


2. 实验流程
以大肠杆菌为模型微生物,按以下流程进行SIP-Raman实验:

 




结果




3.1 标记时间优化

采用13C和15N的稳定同位素对大肠杆菌标记不同时间,通过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检测大肠杆菌拉曼光谱,采用自带的线下分析软件Hooke IntP对测到的大肠杆菌拉曼光谱进行同位素偏移峰分析(图1)。结果显示,13C和15N的稳定同位素标记中,大肠杆菌的对数生长期至平台期的标记效率最高(图2)。

图1 Hooke IntP能软件实现标记参数一键优化

图2 不同标记时间对SIP标记率的影响

3.2 标记浓度优化

为进一步确认SIP-Raman的最佳标记浓度,对相同培养时间下不同13C浓度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拉曼光谱检测,随后统计峰位偏移效果及标记率,结果如图3所示,同位素底物纯度需在60%-100%。

图3 不同浓度SIP标记对标记率的影响




小结




SIP技术搭配P300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实现了功能微生物从"盲筛"到"靶向挖掘"的跨越。P300的高灵敏度与高稳定性,确保了单细胞代谢数据的可靠性;智能分析软件则大幅提升了筛选效率。该技术可进一步整合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为环境治理、生物制造等领域提供核心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Azemtsop Matanfack, G., Pistiki, A., R?sch, P., & Popp, J. (2021). Raman Stable Isotope Probing of Bacteria in Visible and Deep UV-Ranges.Life (Basel, Switzerland), 11(10), 1003. https://doi.org/10.3390/life11101003

[2] Wang, Y., Huang, W. E., Cui, L., & Wagner, M. (2016). Single cell stable isotope probing in microbiology using Raman microspectroscopy.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41, 34–42. https://doi.org/10.1016/j.copbio.2016.04.018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SIP-Raman应用



#拉曼光谱  #功能微生物筛选


END


往期推荐

更智能、更贴心!官网焕新上线,服务体验全面升级!

2025-03-20

解锁制药质量密码: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在制药中的多元应用

2025-03-14

单细胞分选时锁死这组“CP”(HoneyArray & LIFT),分选培养成功率超过95%!

2025-03-05

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破解土壤微塑料的“身份密码”

2025-02-28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4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