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钢管对接焊接头残余应力测量

钢管对接焊接头残余应力测量

来源:南京聚航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4-02-18 14:37:37 64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对接焊头广泛应用于输送气、液介质的管道中,如果接头内表面有很高拉应力时,就很容易引起应力腐蚀开裂。本文主要采用盲孔法对钢管对接焊接头进行残余应力测量,分析不同管径、不同焊接层数以及预热温度对管道接头残余应力分布影响,了解其残余应力分布特征。

焊接试样

管材为12CrIMoV,壁厚5mm、10mm,直径133mm,长2*240mm,接头坡口角度为60°,直流手工电弧焊。焊接试样分三种情况:

1. 管子壁厚5mm,直径分别为50mm、100mm、300mm、500-2000mm单道单面一次焊透。

2. 壁厚10mm,焊缝层数为4层,分别在室温20℃和预热200℃下进行焊接。

3. 壁厚10mm,室温20℃,分别焊1层、4层、5层,保持总热输入相同。

测试方法及仪器

采用盲孔法测试残余应力。其原理是:在工件的应力场中钻小孔,被测点的应力的平衡受到破坏,应力得到释放,小孔周围的应力将重新分布调整,利用事先贴在孔周围的应变计测得孔附近的弹性应变增量,就可以根据弹性力学原理计算出小孔处的残余应力,这种方法钻孔直径和深度都很小,不会影响被测构件的正常使用。

仪器采用聚航科技的JHMK多点残余应力测试系统,由JHYC静态应变仪和JHZK钻孔装置组成。采用半桥连接,一片为工作片,一片为温度补偿片。

应变片的布置:在焊缝及其附近处,沿轴向和周向每隔30mm粘贴应变片;远离焊缝较远处每隔60mm粘贴应变片,同一距离测点各布置两片应变片,以防数据丢失。由于直径不同,不同钢管测点也不同。

测试结果

试验发现,周向应力和纵向应力明显大于径向应力。因此,本文只讨论前两种应力。图1a、图1b分别表示壁厚5mm,不同直径管子接头内部周向应力σθ和σz轴向应力分布情况。图2a和图2b表示σθ和σz外部分布情况,图3和图4分别表示预热和不预热4层焊缝时内部与外部的σθ和σz分布情况。图5表示不同焊接层数时管接头内、外部位σθ分布情况。

钢管对接焊接头.png

钢管对接焊接头1.png


残余应力特征分析

直径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

从图1和图2可得出以下结论

1. 管接头处内壁应力水平高于外部,焊缝内部及其附近的σθ和σz是拉应力,而外部的σz是压应力。小直径管外部σθ很低。

2. 虽然小直径管子接头残余应力很低,但内、外应力差值较大。随管径增大,内、外部位的*大σθ均逐渐趋向于屈服极限,应力分布趋近于平板对接焊的残余应力分布。小直径管接头内部残余拉应力是产生应力腐蚀的主要因素。

多层焊及预热对残余应力特征的影响

从图3至图5可得出以下结论

1. 内表面焊缝及其附近的σθ是拉应力,通常高于σz,甚至达到屈服极限。外表面的σθ比内表面的σθ低很多,其值很小,甚至为压应力。外表面的σz是压应力。

2. 预热200℃可以减小内、外表面的应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3. 若热输入相同,减少焊接层数可改善残余应力的分布。

相关产品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23 15:57:34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