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颗粒物(污)水样品分析 —— 纤维素测试
纤维素测试
总有机碳经常被当作各种水样品(包括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中有机物的筛选参数。有机碳会形成对环境有害的化合物,且可能会消耗水源中的氧气量。这些样品有时含有大量必须纳入 TOC 分析的不溶性有机和无机颗粒。国际标准 EN 1484 和 ISO 8245 为不完全溶解样品成分(颗粒物<100μm)的均质和回收提供了一种验证方法,也被称为“纤维素测试”。
概要
QP1680-TOC 是一个装有集成自动进样器的高温催化氧化总有机碳分析仪。根据国际标准 EN 1484 和 ISO 8245 采用 QP1680-TOC(总有机碳)分析仪进行“纤维素测试”。对多个标准溶液进行 5 次测量后的平均值证明了回收率在规定范围的 90%-110% 之间,且标准偏差系数也低于 5%。
无需经过阀门和隔片的直接进样模式有助于含颗粒样品中总有机碳的准确分析,具有优异的标准偏差系数(RSD),且完全符合 EN 1484 和 ISO 8245标准的要求。
结果
标准化方法
HACH 实施此项应用旨在证明 QP1680-TOC(总有机碳)分析仪可为含有颗粒的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样品中总有机碳分析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
已根据下列标准对含颗粒样品中 TOC 浓度进行了测量:
●EN 1484 — “水分析。总有机碳(T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测定指南”
●ISO 8245 —“水质。总有机碳(T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测定指南”
系统描述
●简介
QP1680-TOC(总有机碳)分析仪自带一个集成 65 位自动进样器,并为每个瓶位配备一个瓶搅拌器。
在进行 NPOC 分析时,会对样品进行自动预处理。在提取样品前,会对进样器针进行清洗,并对样品进行均匀搅拌 。通过内置注射器将样品吸入样品保持环,避免与任何阀门或内置注射器相接触。根据管道和注入针的内径,可轻松对尺寸在 800µm 的颗粒样品进行分析。
●燃烧
样品被直接引入温度维持在 680℃ 的高温炉中。在恒定的载气条件下,样品内的有机碳将在 ProCat燃烧管中转化为二氧化碳。
●调节
当经燃烧的样品中的气体流经冷凝器时,水分/水蒸气在此冷凝。随后,洗涤器将吸附卤素和酸雾并将其去除。ZH,气体在不断进入检测器之前将流经一个 5µm 过滤器以去除所有气溶胶或颗粒物。
●检测
样品流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将被引导流经一个非色散红外检测器(NDIR)进行定量。来自检测器的信号响应与二氧化碳浓度直接成线性关系。通过使用 TEIS 软件平台,可轻松对样品信号进行整合和量化。报告结果可被转移到任何可用的 LIMS 环境中。
校准
用于校准的标准溶液为超纯水中的邻苯二甲酸氢钾,通过集成自动进样器从单一储备溶液中提取制备。在 0-100 mg C/L 和 0-1000 mg C/L 范围内对 QP1680-TOC(总有机碳)分析仪进行校准。
峰值范例
标签:总有机碳分析仪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硝化纤维素含氮量
- 为发展绿色无毒、操作简单且结果准确的 NC 含氮量测量方法,基于硝化纤维素(NC)在碱液中水解后产生的亚硝酸根(NO 2 -)与硝酸根(NO 3 - )的摩尔比与 NC 含氮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析了 NC 含氮量。
-
- 污水管耐压试验机使用方法
-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管耐压试验机的使用方法,包括设备的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正确掌握试验机的操作流程,用户可以有效地进行污水管的耐压测试,确保管道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 德国元素 enviro TOC | 废污水中总有机碳(TOC)分析解决方案
- 专为废水、污水、环境水样、浸提液、土壤、沉积物、降解材料等而设计,集液体与固体分析为一体,解决客户多样化测试需求。
-
- 德国元素+仪器信息网 | 废污水中总有机碳(TOC)分析解决方案
- 11月13日 14:00-14:30,仪器信息网
-
- 旋转流变仪样品测试流程——热熔型压敏胶样品
- 力晶小课堂第二期 \x0d\x0a\x0d\x0a旋转流变仪样品测试——热熔型压敏胶样品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