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冷处理设备-冷处理技术操作要点
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加热工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怎么在特定的前提下提高工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这成为人们热心关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工件在进行热处理时,工件会遗留一些残余奥氏体。为了消除或减少残余奥氏体,以防止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残余奥氏体的继续转变而导致尺寸精度发生变化,所以需要采用深冷处理。
工件在进行热处理后,虽然硬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残余奥氏体、组织晶粒粗大、残余内应力等。
超深冷处理设备-冷处理就是将淬火冷却至室温的工件继续冷却至0℃以下,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处理方法。冷处理适用于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的零件。工件经冷处理可达以下目的:
a.提高淬火钢的硬度;
b.稳定工件尺寸,防止在使用和保管中发生畸变;
c.提高钢的铁磁性;
d.提高渗碳零件的抗疲劳性能。
生产中常用的冷处理温度一般在一40~一80℃之间,属于冰冷处理范围,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零件可采用更低的冷处理温度。冷处理的保温时间与工件大小、批量多少及处理方法有关,以工件表里温度达到均匀一致为原则。一般在成批处理时,保温时间为0.5~2h。应注意的是:
a工件的冷处理要在淬火后立即进行。时间间隔一般不得超过0.5~1h,这是因为在室温下停留过长的时间,残余奥氏体会趋于稳定,会降低冷处理的效果;
b工件经冷处理后需要立即回火,以获得稳定的回火马氏体,并使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变。零件经冷处理后,残余奥氏体较冷处理前显著减少,并使硬度较前有所提高。
超深冷处理设备-冷处理技术操作要点:
a工件冷处理前,先用冷水冲洗数分钟,再放入冷冻室;
b.由于冷处理使工件的内应力增加,工件处理后应在空气中使其缓慢升温至室温后,再进行回火;
c.操作中应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用长柄工具取、放工件,防止冻伤;
d.认真清理工件,工件不得有水、油污、杂物等;
e.为减少冷却过程中的应力,对形状复杂及尺寸较大的工件,应在室温下装入冷却备中,与设备一起冷至处理温度;
f.工件未冷至室温时,不得进行冷处理,以防工件开裂。
工件在淬火后随即冷到-40~-70℃进行2h的深冷处理,经保持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低温回火(回火温度200~240℃保温6~8h)。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还可以反复进行多次深冷处理。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快速温变试验箱温度控制误差降低:技术要点与操作指南
- 本文围绕降低快速温变试验箱温度控制误差展开,阐述了多个技术要点与操作指南。包括优化温度传感器,如选型、校准、合理安排安装位置和数量;
-
-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操作要点
- 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在净化台内进行,并且要求洁净度为100级;其次,要按照相关示意图安装好滤头,并且进行灭菌后,备用。把试验品用灭菌容积溶解以后,吸入灭菌注射器内,Z后注入滤器玻璃筒内,连同仪器底座进行培
-
- 位移计基础知识:计算公式与操作要点
- 位移计,包括裂缝计等振弦式监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干扰。因此,在监测位移变动时,我们应尽量降低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
-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操作要点
- 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在净化台内进行,并且要求洁净度为100级;其次,要按照相关示意图安装好滤头,并且进行灭菌后,备用。把试验品用灭菌容积溶解以后,吸入灭菌注射器内,Z后注入滤器玻璃筒内,连同仪器底座进行培
-
- 手动压片机技术要点剖析
- 手动压片机在诸多领域,尤其对样品量小、实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中,是一种常用的基础设备。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