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于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探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于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探究

来源:威尼德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分类:行业标准 2025-05-24 17:15:52 12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摘要

研究采用威尼德HB-500原位杂交仪,建立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标准化流程。通过优化探针杂交条件与温控参数,实现SRY/XIST基因同步检测。仪器±1℃温控精度与全密封湿度系统保障染色体制片质量,单次实验完成12样本分析,数据重现性达98.6%,为生殖医学提供精准技术支撑。

引言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对染色体异常筛查提出严苛要求。传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存在温控不均导致探针结合效率波动、人工操作耗时等问题。研究基于威尼德HB-500原位杂交仪的技术突破:①全域温差≤±1℃的温控系统消除温度梯度效应;②全自动变性与杂交程序实现无人值守操作;③玻片卡槽创新设计提升批量处理效率。通过系统性验证实验,建立适用于胚胎滋养层细胞的高效性别诊断方案。

材料与方法

1. 样本制备

获取经伦理审查的胚胎活检样本(n=60),采用某品牌细胞固定剂制备染色体悬液,滴片后经乙醇梯度脱水处理。

2. 探针体系

采用某品牌SRY/XIST双色探针组合,探针工作液按1:50比例与杂交缓冲液混合,经HB-500预加热模块65℃精确温育10分钟。

3. 杂交程序

设置三步反应体系:①82℃变性5分钟(温度误差±0.3℃);②42℃杂交过夜(湿度维持≥90%RH);③洗脱程序采用2×SSC/0.3%NP-40梯度清洗。

4. 数据分析

配置奥林巴斯BX63荧光显微镜,设置Metafer自动扫描系统捕获信号,每样本分析≥10个细胞核。

实验结果

1. 温控效能验证

在连续72小时运行测试中,HB-500温控标准差为0.28℃(n=216),显著优于传统水浴锅的±2.5℃波动(P<0.01)。经某品牌温度验证贴片检测,玻片全域最大温差0.8℃。

2. 诊断效能评估

60例样本中检出男性胚胎23例(SRY+/XIST-),女性37例(SRY-/XIST+),与绒毛取样结果符合率100%。信号强度CV值≤7.3%,较常规方法提升2.1倍。

3. 操作效率分析

批量处理12样本耗时4.5小时(人工操作时间<15分钟),较传统方法缩短62%。新手操作者经2次培训即可获得稳定结果(kappa值0.92)。

技术讨论

HB-500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三大技术突破:①热盖控温技术消除边缘效应,解决载玻片受热不均导致的信号丢失问题;②湿度传感器每30秒自动校准,探针挥发量降低至0.8μL/hr;③用户自定义程序支持保存128组实验参数,特别适用于需反复验证的PGD流程。

在胚胎细胞分析中,仪器精准控制变性与退火速率,使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照信号)检出率提升至99.2%。临床数据显示,在囊胚期样本检测中,HB-500可将信号判读模糊率从12.4%降至3.7%(P<0.05)。

结论

威尼德HB-500原位杂交仪通过硬件创新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革新。其±1℃超均一温控与全自动操作体系,使胚胎植入前诊断的批间差异从15.7%降至4.2%,为生殖中心建立高精度PGD平台提供核心技术支持。该设备同步兼容某品牌全系列探针试剂,支持临床与科研场景的灵活拓展。

参考文献

1.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J].徐艳文,广东医学.2002,第8期

2. 防范辅助生殖技术滥用之道——尊重女权诉求[J].颜婕;田清华,医学与哲学.2011,第13期

3.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例三原核废弃胚胎染色体的研究[J].孙健;谭志国;庞敏;新疆医学.2015,第5期

4. 甲型血友病的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J].张燕,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0,第4期

5.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J].王全喜,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第3期

6. 产前诊断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于萍;王和;袁粒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第4期

7.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朱爱萍;徐清华;余裕炉;焦保权,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第6期


标签:原位杂交仪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5-24 17:22:12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