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ION系列ICP-MS:测定血液和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理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测定血液样品中微量元素的Z常用工具。但是,血液和血清基质复杂,含有水、蛋白质、葡萄糖、矿物盐、性激素和红白血细胞等,ICP-MS分析时经常遇到由基体引起的质谱干扰;血液和血清中的某些微量元素的正常浓度水平ji低,要求ICP-MS的检测灵敏度ji高。因此,血液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给ICP-MS带来了挑战。
在血液和血清样品微量元素的ICP-MS分析中,您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可以不使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仅需稀释后进样分析吗?
使用何种样品稀释剂使得测量结果更真实?
如何选择合适的干扰消除方法,确保实现优异的低浓度水平分析?
血液中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能同时检测吗?
样品多,时间紧,想提高检测通量怎么办?
样品基质复杂,且样品量很大,我需要耐受性好,维护简单的仪器
……
珀金埃尔默公司NexION® 系列ICP-MS是测定血液样品中微量元素的理想工具,它所带来的解决方案会帮助您顺利解决遇到的上述问题。
配合独特的四级真空系统、固态射频发生器、三锥接口和四极杆离子偏转器,使得NexION ICP-MS的基体耐受性非常高,且保障仪器开机快速,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简单频次低。血液和血清样品仅需简单稀释后就可以进样分析。
NexION ICP-MS通用池系统具有标准 (Standard)、碰撞 (KED) 和反应 (DRC) 三种模式,可选择的碰撞/反应气体种类丰富,真正有效消除各种质谱干扰。
NexION ICP-MS通用池系统具有电子稀释功能,可选择性地稀释高浓度元素,轻松实现血液和血清样品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检测。
如果将NexION ICP-MS与相关高通量和快速进样设备相搭配,通过Syngistix软件可以实现无缝集成,可以大大提高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欲了解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NexION ICP-MS电子稀释技术直接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NexION 2000:用于测定血液和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理想工具》的相关资料。
《ICP-MS电子稀释技术直接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NexION 2000:用于测定血液和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理想工具》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使用NexION 1100 ICP-MS检测和验证药品中的元素杂质
- 使用NexION 1100 ICP-MS检测和验证药品中的元素杂质
-
- NexION ICP-MS系列通用池技术 - 用于新一代分析
- NexION ICP-MS系列通用池技术 - 用于新一代分析
-
- 使用NexION 1100 ICP-MS直接测定六羰基钨中的痕量元素
- 使用NexION 1100 ICP-MS直接测定六羰基钨中的痕量元素
-
- 使用NexION 1100G ICP-MS测定正极材料中的氯化物
- 使用NexION 1100G ICP-MS测定正极材料中的氯化物
-
- NexION 1100 ICP-MS耗材产品在测定六羰基钨中痕量元素的运用
- NexION 1100 ICP-MS耗材产品在测定六羰基钨中痕量元素的运用
-
- 使用NexION 1100 ICP-MS来测定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中的元素杂质
- 使用NexION 1100 ICP-MS来测定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中的元素杂质
-
- HJ 1315-2023 土壤新标准—— NexION 系列ICP-MS引领土壤金属元素检测进阶!
- HJ 1315-2023 土壤新标准—— NexION 系列ICP-MS引领土壤金属元素检测进阶!
-
- 使用NexION 5000 ICP-MS分析高纯度硅基质中的痕量污染物
- 使用NexION 5000 ICP-MS分析高纯度硅基质中的痕量污染物
-
-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炮制工艺、产地鲜竹沥中20种微量元素
- 鲜竹沥为禾本科植物粉绿竹、净竹及同属的数种植物的鲜杆经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具有清热化痰之功效,主要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小儿痰热惊风等症,《本草衍义》称之为“痰家之圣剂”,
-
- 使用NexION 5000 ICP-MS分析超纯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金属杂质
- 使用NexION 5000 ICP-MS分析超纯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金属杂质
-
- 使用NexION 2200 ICP-MS分析半导体级有机溶剂中的超痕量元素
- 使用NexION 2200 ICP-MS分析半导体级有机溶剂中的超痕量元素
-
- 助力侦破迷局 | 微波消解-ICP-MS法检测血液、血斑中的金属元素
- 应用屹尧科技P3超能微波机器人和衡昇质谱iQuad 2300 ICP-MS,快速测定血液、血斑样本中的As、Hg、Tl、Pb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