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文章丨《Nature Communications》浙江大学田兵教授等发文提出适应辐射的原始细胞模型
2023年12月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田兵教授、周如鸿教授和华跃进教授、中科院化学所乔燕研究员应用核心产品——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An inorganic mineral-based protocell with prebiotic radiation fitness”的论文,提出适应辐射环境的原始细胞模型。
一、研究背景
生命起源假说认为原始地球中的火山和深海烟囱是生命起源的重要场所之一,经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进而出现生物大分子和复杂组装体系,Z终出现原始的生命体,并可能具有类凝聚液滴的结构。原始细胞被认为可能出现在早期极端环境下的地球,具有远高于目前地球环境的强辐射环境,而这种辐射环境可能会对活性生物大分子造成辐射损伤,不利于原始生命的出现与演化,然而有关原始细胞如何适应辐射胁迫环境及其机制仍为待解之谜。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机矿物质组装形成的具有电离辐射适应能力的原始细胞模型,揭示了由无机聚合物和寡肽分子或金属离子组装成的凝聚态液滴类细胞结构可能存在于原始地球,并通过该细胞模型中存在的一种非酶类抗氧化机制,在地球早期的极端环境中保护了其中生物活性分子免受辐射损伤,使早期生命的进化成为可能。
二、研究内容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由无机矿物质以及简单的生物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辐射抗性的凝聚态液滴原始细胞模型(图1)。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原始火山活动可以将磷酸盐高温聚合生成一种极其简单的无机聚合物-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其可能比核酸和多肽出现得更早。本文研究表明,PolyP能够和在原始地质环境中如火山和深海地质中含有的二价金属离子通过液-液相分离作用形成凝聚态液滴,例如polyP-Mn液滴;同时PolyP也能与一些带正电荷的简单寡肽形成液滴,如polyP-RER液滴。
三、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原始细胞模型和适应极端环境的可能机制,有助于解释原始细胞在极端环境出现及演化的过程,同时该原始(人工)细胞也在合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或药物递送系统等方面具有广泛价值。
???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272-5
— END —
往期推荐
2023-10-31
2023-08-19
2023-04-25
2023-07-18
多一个点在看
多一条小鱼干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文章分享丨基础院董帆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自由基介导C-N偶联最新研究成果
- 酰胺是医药、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化学品,传统工业合成依赖高温高压条件,能耗高且碳排放量大。
-
- 用户前沿丨山东大学,Nature Photonics!
- 随着医学成像和产品检测技术的发展,X射线检测因其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成像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
-
- 用户文章丨《EES》微塑料胁迫下小鼠模型基因表达研究中可靠内参基因的鉴定
- 吉林大学张大奕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刘明英副教授团队应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东京大学相田卓三教授课题组Nature:水溶性高分子的液-液相分离的新现象
- 研究通过引入QSense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QCM-D),实时监测了硫酸铵在玻璃表面的沉积及其对大分子分区过程的关键作用。这一创新技术为深入理解分子间竞争性扩展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
- 热点应用丨朱卫国&周必泰教授等Nature Photonics:解密高效率MR-TADF荧光材料发光机制
- 多重共振效应诱导热激活延迟荧光 (MR-TADF) 材料因其具有高效率、窄带发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有机电致发光(OEL)领域研究的热点。
-
- 用户速递 |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双异质核壳纳米晶显著提高X射线延时3D成像
- 中国计量大学光电学院徐时清教授团队在低剂量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 Nature Communications:二维光电器件中的非对称光操控
- 近期,天然三维晶体中的剪切极化激元可以实现光的非对称传播,进一步提升了纳米尺度光的定向操控能力。然而,这类极化激元的调控受限于体材料本征属性,难以实现动态调节
-
- 用户文章丨《The ISME Journal》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继兵、罗春玲老师团队发表了原位菲降解菌分选培养新思路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罗春玲、李继兵老师团队应用PRECI SCS-R300拉曼单细胞分选仪在《The ISME Journal》期刊发表了文章。
-
- 极低温10 nm近场光学显微镜,助力多篇Nature子刊等文章发表!
- 极低温10 nm近场光学显微镜,助力多篇Nature子刊等文章发表!
-
- 用户文章丨《Nature Food》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团队发表基于单细胞分离技术的土壤原生解磷菌原位活性检测新方法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和崔丽研究员团队应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PRECI SCS微生物单细胞分选仪在Nature Food 发表基于单细胞分离技术的土壤原生解磷菌原位活性检测新方法。
-
- 用户前沿丨最新Nature: 26.1%效率!二维类钙钛矿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
- 美国西北大学Kanatzidis、Sargent和Marks团队在研究中利用爱丁堡稳瞬态一体化荧光光谱仪FS5获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载流子迁移过程,为进一步的材料改性提供依据。
-
- 用户文章丨《Pediatr Blood Cancer.》王华教授团队应用超快三维荧光成像取得婴儿血管瘤临床检测标志物研究最新成果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华教授团队应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S3000超快三维荧光成像系统在《Pediatric Blood \x26amp; Cancer》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用户文章《AAPS PharmSciTech》丨基于拉曼光谱和机器学习对可见颗粒物的快速鉴定
- 复旦大学马炯教授团队和长光辰英李备研究员团队,利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MicroRaman 颗粒物检测仪,在《AAPS PharmSciTech》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用户文章丨《J. Agric. Food. Chem.》东北林业大学焦骄教授团队发表木豆内生真菌促进其毛状根CSA产量新发现
- 东北林业大学焦骄教授团队应用长光辰英S3000超快三维荧光成像系统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发表了文章。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