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料库

仪器网> 资料库>丁酸梭菌对小尾寒羊宰后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丁酸梭菌对小尾寒羊宰后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本文由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整理汇编

2023-08-21 10:48 193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文档仅可预览首页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全文信息!
立即下载
摘要:为探究丁酸梭菌对小尾寒羊宰后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6月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取其背Z长肌进行宰后成熟(4℃),然后分别在第0、1、2、3、4、5天对羊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和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palmitoyltransferase,CPT1)等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电子鼻测定结果显示,丁酸梭菌组小尾寒羊肉中的烷类、氢过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更加丰富;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结果可知,丁酸梭菌组小尾寒羊肉中醛、醇及酮类化合物的种类较为丰富,而脂肪氧化产物如辛醛、壬醛、癸醛、庚醛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筛选了宰后成熟过程中两组小尾寒羊肉中共有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辛醛、壬醛、反-2-癸烯醛和1-辛烯-3-醇,其中癸醛对羊肉风味的贡献Z大。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小尾寒羊肉中AMPK和CPT1的含量在宰后成熟过程中均

相关产品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更多资料

该会员其他资料
不同干燥方式对猕猴桃果粉理化性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一种婴幼儿汁类罐装辅助食品对幼龄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基于电子鼻评价中国李种质资源果实气味---德国AIRSENSE电子鼻
不同加工方式对河纯鱼干品质的影响---意大利VELP凯氏定氮仪
不同复热方式对冷冻馒头理化特性、微观结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金属离子影响芦笋粉感官质量标准的研究---日本INSENT电子舌
延黄牛脂和低胆固醇延黄牛脂的煎炸特性---德国AIRSENSE电子鼻
不同产地草果理化特性及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意大利VELP杜马斯定氮仪
不同蛋白原料条件下常温再制干酪制品析水性和质构特性研究---美国FTC质构仪
超微虾粉的制备及其在提鲜调味料中的应用---日本INSENT电子舌

在线留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