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清洗对获取高质量流式数据很关键_流式实验中的坑,我都帮你踩过了
同学1
老师,为什么我这次实验PC7通道的目的细胞群上移了?
正常的实验图(PC7通道):
目的细胞群上移的实验图(PC7通道):
小贝
从这两个对比图可以看出,这次实验PC7通道上的阴性细胞群和阳性细胞群都比正常实验的时候处于坐标轴更高的位置。
同学2
老师,为什么我这次实验样品的FITC通道的坐标轴变了?
正常的实验图(FITC通道):
坐标轴改变的实验图(FITC通道):
小贝
从这两个对比图可以看出,这次实验FITC通道上的阴性细胞群和阳性细胞群都比正常实验的时候处于坐标轴更高的位置。
同学3
老师,为什么我这次的样品和之前比较,跑偏了?
正常的实验图(APC-A750通道):
跑偏的实验图(APC-A750通道):
小贝
从这两个对比图可以看出,这次实验APC-A750通道上的细胞群比正常实验的时候处于坐标轴低的位置。
这三个问题是由不同实验室的同学提出来的,在交流的时候我们都考虑了样品染色、补偿、堵塞等因素,在排除了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对仪器进行了细致的清洗,包括含氯清洗液清洗、水洗、深度清洗液清洗、排气泡等,当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后,发现所有的数据就恢复了正常。由此可见,及时清洗,保持管路的清洁,是我们仪器使用的一大基石,是我们数据稳定的保证,在样品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或者使用PI等粘性较大的染料时,我们还需要在中途添加清洗的步骤,保证能获取稳定的高质量的数据。
同学1在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后,数据恢复了正常。
和同学2交流时,我们发现数据正常时做仪器QC,FITC通道的增益是146,出现问题的时候是130,当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和排气泡后,FITC增益值回到了之前的数值。这也提示我们,每次做实验前做仪器QC的重要性,如果QC中有通道的增益和以往有差别,要及时进行清洗、排气泡的操作而不是忽视它。
思维发散区:当我们发现数据和之前不一样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答案
考虑这一批样品和之前样品的染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细胞的状态,抗体的批次,抗体的浓度等等;
考虑这个样品的补偿是否合适;
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彻底清洗仪器,包括每日清洗、深度清洗、排气泡等;
在清洗完后,做一次仪器的QC,注意QC报告上的增益值、Mean值、rCV值等。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及时清洗对获取高质量流式数据很关键_流式实验中的坑,我都帮你踩过了
- 每次做实验前做仪器QC的重要性,如果QC中有通道的增益和以往有差别,要及时进行清洗、排气泡的操作而不是忽视它。
-
- 复杂样本流式检测|流式实验中的坑,我都帮你踩过了
- 在检测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时,可通过检测CD45是否表达来区分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以达到排除杂质细胞干扰的目的。
-
- 流式实验中的坑,我都帮你踩过了_正确圈门
- 首先我们看到,该样本在Annexin V + 7-AAD双通道散点图上十字门的位置是依据空白管来设置的,这是不太合适的。
-
- 做单细胞分离踩过的坑,美谷博士帮你填
- 欢迎加入本次单细胞分离主题课堂,我们带大家从源头出发,看看为什么会有这些糟糕的情况发生,据此我们应该如何更合理的设计筛选条件、方法,或考虑哪些因素来帮我们选择合适的设备
-
- 人人都是流式高手:如何发现流式配色中的错误
- 流式细胞术中的配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对细胞亚群的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
-
- Dr.赛流式小课堂 | 轻松上手流式染色细胞因子实验
- 留言您的流式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实验故事,拿流式好礼!
-
- 直播预告 | 【7月6日 14:00】人人都是流式高手:流式分选如何获得高质量细胞
- 直播预告 | 【7月6日 14:00】人人都是流式高手:流式分选如何获得高质量细胞
-
- 人人都是流式高手:简单又快捷的流式补偿方案
- 人人都是流式高手:简单又快捷的流式补偿方案
-
- Dr.赛流式小课堂 | 流式脾脏样本制备
- 留言您的流式样本制备故事,拿流式好礼!
-
- 你关心的数据与信息化问题,我们都帮你问了ChatGPT!
- 实验室常见的信息化系统中,CDS, SDMS, ELN, LIMS有什么作用,能带来什么好处?
-
- 流式猴抗 | OMIP-005恒河猴T细胞流式分析
- 留言您在实验猴上的经历,拿流式好礼!
-
- Dr.赛流式小课堂 | 流式同型对照 (Isotype Control)
- 留言您的流式对照设计经验,拿流式好礼!
-
- 培养箱的这些隐形成本,你踩过坑吗?
- 由于培养箱内的 HEPA 过滤器或紫外线灯需要定期更换;培养箱容量与占地面积之比低而导致的实验室空间损失;培养箱气体消耗量大或不能满足实验室未来需求的灵活性等因素,这其中所隐含的运行成本是巨大的。
-
- 大道至简 | 流式分选的简化之路
- 实验室的小伙伴,对流式分选是又爱又恨。爱在流式分选技术对深入的科学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而恨在需要太多人工手动调节的设置,非常考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科学家们常常需要在繁琐的仪器操作中花费很多经历。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