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黄维院士团队《Research》:面向多功能应用的柔性微针研究进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一类新型微针监测、诊断和治 疗模式,详细讨论了微针的分类形成以及各种应用和内在机制,并对从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光电/器件/信息学到多学科应用的多功能微针发展进行了展望,发表题为“Flexible Monitor, Diagnosis and Therapy by Microneedles with Versatile Materials and Devices toward Multifunction Scope”的综述文章,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Research上。
微针疗法用于疾病治 疗、医学诊断、健康监测和医学美容
微针(Microneedles, MNs)由微米级的针阵列组成,可以穿透角质层和表皮,形成微通道,以微创和精确控制将药物输送到真 皮,不会刺激与皮肤相关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无痛、精确控制、灵活且易于应用,与传统侵入性注射和/或口服策略相比具有多重优势。微针疗法(Microneedle therapy,MNT)是指基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柔性电子/光电子学,利用微针平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 疗。通过微针的多功能化,赋予其医学诊断、健康监测、医学美容和经皮免疫等多学科功能(图1)。
微针作为一种多功能平台,负载不同的成分可以轻松实现多种功能。对于疾病治 疗,微针可以通过透皮给药进行药物治 疗、光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等光学疗法、一氧化氮和氢气等气体疗法以及将不同治 疗策略相结合进行协同治 疗,对伤口、肿瘤、糖尿病、肥胖、脱发和皮肤病等不同疾病均可达到良好的治 疗作用,在疾病治 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医学诊断和健康监测领域,微针可以通过对含有大量生物标志物的皮肤间质液(ISF)进行提取和检测,实现肿瘤的快速诊断和血糖无痛监测等多种医学检测功能,将疫苗与微针相结合还可以实现无痛经皮免疫从而替代肌肉注射。在医疗美容中,固体微针已被批准用作美容工具,通过微针的机械刺激诱导 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表达和沉积,实现嫩肤效果,还可以促进透明质酸等活性成分更有效地递送到皮肤中,达到保湿和抗皱等功效。
论文第 一作者为柔性电子研究院博士生王烁、硕士研究生赵萌萌,共同通讯作者为黄维院士、李鹏教授和严熠博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 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和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等经费的支持。
摩方精密作为微纳3D打印的先行者和领 导 者,拥有全 球领先的超高精度打印系统,其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可应用于精密电子器件、医疗器械、微流控、微机械等众多科研领域。在三维复杂结构微加工领域,摩方团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针对客户在新产品开发中可能出现的工艺和材料难题,摩方将持续提供简易高效的技术支持方案。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34133/research.0128
标签:微针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西工大黄维院士团队《Research》:面向多功能应用的柔性微针研究进展
- 微针(Microneedles, MNs)由微米级的针阵列组成,可以穿透角质层和表皮,形成微通道,以微创和精确控制将药物输送到真 皮,不会刺激与皮肤相关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无痛、精确控制、灵活且易于应
-
- 用户前沿丨西工大黄维院士团队AM:窄带有机长余辉
- 制备窄带发射、高色纯度的多色有机长余辉材料在各个光电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 【用户成果】黄维院士团队新突破,睡眠呼吸监测柔性传感器
- 【用户成果】黄维院士团队新突破,睡眠呼吸监测柔性传感器
-
- 西工大官操团队《Small》综述:3D打印石墨烯基超材料的最 新发展和应用
- 不同类型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包括机械超材料,电磁超材料(人造和仿生),声学超材料(主动和被动),主要关注点是结构设计对不同物理性能的影响,而不考虑组成材料的因素。
-
- 黄维院士团队又一新突破,无线生物光子设备开启肿瘤诊疗新时代
- 研究背景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癌症进展对评估和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 应用详解|扫描电镜在微针贴片检测中不可或缺!
- 使用扫描电镜可以清晰观察到微针的矩阵结构是否完整,以及微针表面的载药情况。
-
-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AFM:可自由成型石墨烯泡沫的数字化赋予其损伤容限
- 西工大黄维院士、官操教授团队在此开发了一种通过 3D 打印模板和模板导向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展制造了具有优异机械和功能特性的3D氮掺杂石墨烯 (NG) 泡沫。
-
- 陆军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罗高兴教授团队 《ACS Nano》: 3D打印高精度微针模具助力微针物理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构效关系研究
- 聚合物微针(MNs)已成为一种的非常有效的透皮物质交换介质,其可以最小的侵入性帮助在疾病治 疗如肿瘤、糖尿病、细菌生物被膜、真菌感染和疤痕中提供各种药物的透皮传递。
-
- “面向电网设备运维的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 近期,南方电网公司“面向电网设备运维的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项目通过鉴定,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 线上直播 | 面向原位及微纳尺度扫描电化学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2022.9.20日下午14:00-15:30,电化学线上课堂:面向原位及微纳尺度扫描电化学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开播!欢迎大家的观看!
-
- 院士团队领衔,科技解锁“蓝色药库”!
- 院士团队领衔,科技解锁“蓝色药库”!
-
- 广东工业大学王成勇教授团队《ACS AMI》:微针SERS传感器实现农药残检测
- 微针SERS传感是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的传感器,它利用微米级别的针尖结构来增强样品的SERS信号,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SERS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敏的光谱技术,可以检测非常微小的分子,
-
- 北京大学李志宏课题组《BIOENG TRANSL MED》:可定制柔性中空微针使用更小剂量药物用于银屑病治疗
- 微针做为一种新兴的药物递送工具,在近些年的发展势头愈演愈烈。其给药原理是针尖刺破皮肤最外层角质层后进行药物递送,将药物送到皮下组织发挥药效。
-
- 转载 | 萨维福特运维团队成立五周年感恩回馈活动
- 萨维福特运维团队成立五周年感恩回馈活动
-
- 中科院理化所高云华教授课题组《DRUG DELIV TRANSL RE》:阿司匹林微晶沉积于微针针尖制备大剂量针尖载药的微针制剂
- 阿司匹林是一线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0-50%。口服阿司匹林需要大量和频繁地给药。阿司匹林在胃肠道和肝脏中水解,变成水杨酸。
-
- 中澳在“柔性电子应用微超电容器驱动集成系统”研究中取得新思路
- 微型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高功率微型储能器件。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