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不能错过!动物性食品中氮哌酮及代谢物残留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动物性食品中氮哌酮及代谢物残留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氮哌酮的危害及检测目的
氮哌酮是一种丁酰苯类神经安定药,动物使用后可消除紧张感,使其活动力下降,对环境淡漠并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有助于降低因应激及创伤引起的死亡率,因此在长途运输中常常给猪等动物使用该药。氮哌醇是氮哌酮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与原药氮哌酮的化学结构相近,是氮哌酮的残留标示物。通过食物链氮哌酮及其代谢产物氮哌醇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为此我国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发布的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ZD残留限量》中明确规定了氮哌酮及其残留标示物氮哌醇在猪靶组织中的残留限量。
本文阐述了如何将氮哌酮及其代谢物从样品基质中分离提取出来,并经过净化后,转化成GX液相色谱可以检测的形式。以提取、净化为ZD,依据国标GB 29709-2013,为检测人员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检测项目:氮哌酮、氮哌醇
应用范围:猪的肌肉、皮+脂、肝脏和肾脏
GX液相色谱法
方法原理:试样中残留的氮哌酮和氮哌醇用乙腈萃取,正己烷除脂,MCX柱净化,GX液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
前处理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01 g 和0.00001 g);冷冻高速离心机;氮吹仪;旋涡混合器;固相萃取装置;超声波清洗机;均质机;离心管;滤膜(0.2 μm)。
检测仪器:HPLC +PDA
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取新鲜或冷冻空白组织、供试组织,去除筋膜,绞碎,并使均质。
取均质后的供试样品,作为供试试料。
取均质后的空白样品,作为空白试料。
取均质后的空白样品,添加适宜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作为空白添加试料。
试料于零下20 ℃ 以下保存。
前处理方法
1.提取
称取试样5 g±0.05 g,于离心管中,加乙腈10 mL,旋涡混合1 min,超声2 min,5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残渣中加乙腈10 mL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上清液。于40 ℃水浴旋转蒸干。用2 %甲酸水溶液5 mL溶解残余物,加正己烷4 mL,混匀,5000 r/min离心5 min,弃正己烷层液,备用。
2.净化
MCX柱依次用甲醇3 mL、水3 mL和2 %甲酸水溶液3 mL活化,取备用液过柱,控制流速小于1 mL/min,用2 %甲酸水3 mL和甲醇3 mL淋洗,抽干,用5 %氨化甲醇4 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40 ℃氮气吹干,用流动相(乙腈-乙酸铵溶液1+1)1.0 mL溶解残余物,旋涡混匀,供GX液相色谱法测定。
国标解读及注意事项
1.氮哌酮和氮哌醇标准物质用甲醇配成1 mg/mL的标准储备液,在零下20 ℃ 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3 个月。
2.本方法使用乙腈两次提取目标化合物,正己烷除脂,阳离子交换柱富集净化,相当于5 g试料进行上机检测。
3.MCX柱净化方法为“酸上样,碱洗脱”。
4.氨水甲醇溶液现用现配,避免氨水挥发,影响洗脱效果;洗脱过程中洗脱溶剂少量多次加入,可以增加洗脱率。
5.固相萃取过程中需要控制流速,使溶液一滴一滴地流下,以保证离子交换的效果。
参考文献
GB 29709-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氮哌酮及代谢物多残留的测定 GX液相色谱法
图1 猪组织中氮哌酮和氮哌醇残留量测定的前处理流程图
表1 氮哌酮和氮哌醇信息表
文章来源 坛墨质检(https://www.gbw-china.com/)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GB 31658.20-2022 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酰胺醇类药物属于广谱抑 菌剂,可以通过抑 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抑 菌的效果。此类药物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而氟苯尼考胺是氟苯尼考的一种代谢产物。
-
- 速递 | GB 31658.2-2021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 本方案适用于猪肉、鸡肉、猪肝和鸡肝等样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
-
- 【标客一谱】GB 31658.16/20 动物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酰胺醇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 【标客一谱】GB 31658.16/20 动物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酰胺醇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
- 方法选对,实验不累!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
- 本方案适用于猪肉、猪肝、牛奶、鸡蛋等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
-
- “马柱”新方案:GB 31658.18-2022动物性食品中三氮脒残留量的检测
- 本方案适用于牛奶和牛肉等动物性食品中三氮脒残留量的检测。
-
- 【标客一谱】GB 31658.23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 GB 31658.23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