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 Pyrolysis-GCMS定量分析贝壳类动物中微塑料
前言
全球每年产生塑料垃圾数亿吨,由于全球塑料排放严重,大量塑料颗粒进入海洋生态系统。贝壳类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水中,这导致微塑料进入贝壳动物体内,而人类在食用贝壳类动物时,微塑料又进入人体内,则对贝壳类动物体内微塑料含量进行测定很重要。
大于20μm的微塑料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对小于20 μm的微塑料较难使用这两种仪器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Py-GCMS没有微塑料尺寸限制,观察范围取决于滤膜的孔径,可以做到全覆盖。PY-GCMS检测不足是缺失塑料污染物的平均尺寸分布。使用Py-GCMS可以在一次分析中检测多种微塑料,也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
PY-GCMS分析方法使用碱性消解,结合液氮研磨方式,通过稳定性、加标回收考察,证明此方法是一种贝壳类动物中微塑料定量分析的可靠方法。
本方案主要介绍利用Pyrolysis-GCMS对贝壳类动物进行6种微塑料检测。样品前处理主要采用氢氧化钾消解,结合液氮研磨方式对样品滤膜进行研磨均质前处理。通过稳定性、加标回收率考察,证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分析贝壳类动物中微塑料含量。
1
实验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微塑料的标准曲线制作是难点,因为标准曲线的几个级别的样品量为微克级别,天平难称取,则采用液氮研磨稀释方法得到稀释后的标准品粉末,可以进行称量。
实验采用硅藻土作为分散物质,硅藻土主要为二氧化硅,对热裂解谱图背景影响小。事先将硅藻土在马弗炉800℃ 烧2小时,去除硅藻土中杂质。取2mg硅藻土进行PY-GCMS空白考察,确定无杂质峰出现,再作为实验中分散剂使用。
用天平分别称取1mg各塑料,将6种塑料各1mg加入5mL金属研磨罐,再加入0.15g硅藻土作为分散物质。放入9.6mm金属研磨球,拧紧盖子。放入液氮中冷冻5min, 取出研磨罐放入研磨仪中,研磨仪参数设置为65Hz 40s ,进行研磨。再放入液氮冷冻5min,然后研磨40s,如此共重复8次。得到微塑料在硅藻土中 的6667μg/g标准物质。
分别取硅藻土分散的微塑料标准物质0.66mg、0.97mg、1.48mg、1.97mg、2.44mg,放入热裂解样品管中,共5个级别标准物质,则对应各微塑料质量为4.4μg、6.47μg、9.87μg、13.13μg、16.27μg。
利用PY-GCMS分析得到6种微塑料的标准曲线的R2>0.95,则标准曲线线性良好。
表2 6种塑料定量和定性特征组分
用天平分别称取1mg各塑料,将6种塑料各1mg加入5mL金属研磨罐,再加入0.15g硅藻土作为分散物质, 放入9.6mm金属研磨球,拧紧盖子。放入液氮中冷冻3min, 取出研磨罐放入研磨仪中,研磨仪参数设置为50Hz 30s ,进行研磨。再放入液氮冷冻3min,然后研磨30s,如此共重复4次。取2mg进样PY-GCMS,用稳定性RSD来考察塑料研磨微颗粒和硅藻土分布均匀性是否满足实验要求。
每次取2mg,重复4次考察稳定性。结果如下表:
从表3数据可知,PE和PET的RSD不理想,需要优化液氮研磨参数。则将液氮冷冻时间延长到5min, 研磨震动频率增大为65Hz ,研磨时间增大为40s, 重复次数增大到8次。重新取样研磨后得到数据见表4。
表4 连续4次进样的重现性RSD
图1 连续4次进样的重现性谱图
由表4数据可知,6个塑料利用此优化后的液氮研磨参数,得到RSD均较理想,符合实验要求。
从市场采购聚苯乙烯PS微颗粒标准品(购自辉质生物),粒径100μm,固含量1% 。取3个相同样品,分别加入1μL,则加入量为10μg 。进行同样前处理和PY-GCMS分析,则加标回收结果如表5,从结果可看出通过PS可得到加标回收率82~85%较理想,方法检测较准确。
表5 PS加标回收率结果
须注意在取样和实验室样品制备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实验流程只使用玻璃和金属器皿。器皿用水和乙醇彻底清洗三次。在分析过程中,实验人员穿着100%纯棉制成的实验服。实验操作是在通风柜中进行的,以尽量减少空气中微塑料的污染。当样品未处理时,储存在封闭的玻璃单元中。所有溶剂(水、乙醇或氢氧化钾溶液)在PTFE 滤膜(0.45 um来自Sigma-Aldrich)上预过滤。样品管在使用前用热裂解仪的1000℃ 烧30秒,待冷却后放入样品进行测试。
在海洋生物中塑料含量与摄食方式、海洋栖息地或营养状况之间有一定关系[1]。微塑料是否从消化系统转移到组织或循环液中,微塑料是否只是短暂的在生物体中停留,则塑料颗粒的摄入、排出或排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样品中主要含有的微塑料是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PE通常以最大的比例存在,通常超过总微塑料量的80%。据报道,PE在海洋样品中占主导地位,在海面上的平均比例为42% [2]。
图2 样品测试结果
3
实验结论
利用Pyrolysis-GCMS建立分析海洋贝壳类动物体内的6种微塑料含量的方法。通过液氮研磨方式,稀释6种微塑料标准品,并且建立标准曲线R2>0.95 ;考察液氮研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重复进样RSD<5%;通过聚苯乙烯PS 100μm粒径标准品考察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2~85%较理想;严格控制系统空白,测试结果准确性更可靠;几个样品的测试结果,为主要含有聚乙烯PE为10~15μg/g,其次含量是聚丙烯PP为0~2μg/g 。则证明此Pyrolysis-GCMS方法可准确有效的分析海洋贝壳类动物体内的6种微塑料含量。
4
参考文献
关于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解决方案 | Pyrolysis-GCMS定量分析贝壳类动物中微塑料
- 前言全球每年产生塑料垃圾数亿吨,由于全球塑料排放严重,大量塑料颗粒进入海洋生态系统。
-
-
- 四大新型污染物之一,微塑料表征解决方案
- HORIBA开发了微塑料表征解决方案,涵盖取样、预处理、形貌/成分检测、报告生成及数据分析,帮您实现快速、自动化、非破坏性微塑料检测。
-
- 警惕!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 了解水环境中的“PM2.5”
-
- 网络研讨会 | 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研究专题
- 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将为全国地区微塑料相关研究的专家们提供学术交流、发表见解的平台
-
- 环境研究 | 环境中微塑料分析检测新技术
- 环境中微塑料分析检测新技术
-
- 使用扫描电镜量化软体动物中的含氯微塑料
- 独特的自动化软件帮助研究人员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量化软体动物中的含氯微塑料。
-
- 首次在活人肺部发现微塑料,监控微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 近年来,珀金埃尔默一直在微塑料检测领域不断努力开拓,形成了一整套的检测方案。
-
- 讲座回放|“土壤中微塑料研究专 题研讨会”强势回归!
- 安捷伦公司也为大家带来了“8700 LDIR 激光红外成像如何准确快速的进行环境样品中微塑料含量测定”的专 题报告。
-
- 流式成像细胞仪(FlowCam®)在微塑料研究中的使用
- 在研究期间,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计算处理水中R. salina和MPF浓度的变化来确定每个贻贝的MPF和微藻吸收率。用FlowCam对处理水中、假粪便、粪便中的MPF进行定量。
-
- mIRage 助力微塑料研究获重大突破,样机限时体验,可直接原位表征微塑料!
- mIRage 助力微塑料研究获重大突破,样机限时体验,可直接原位表征微塑料!
-
- PTV/LPT 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定量分析
- 对于 LaVision 的粒子跟踪测速 (PTV) 和独特的抖盒子(Shake-the-Box)软件包,算法包含时间分辨测量中每个重构出来粒子的瞬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定量分析。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