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放:基于SLM应用的常见算法介绍
4月29日,滨松ZG在线举办了一场《基于SLM应用的常见算法介绍》。身高一米九,颜值同时有的滨松技术工程师王梓博士,在线为大家分享了各种算法知识和实操经验。这里就为大家奉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讲座回播:
内容导航
00:00:21 为什么SLM需要编程算法
00:03:07 讲座旨在解决的问题
00:03:39 二维点阵生成算法
00:21:08 三维点阵生成算法
00:28:26 平顶光生成算法
00:37:09 焦点纵向伸长算法
00:42:21 零级光消除方法
00:48:28 基于MATLAB的编程实例
01:02:27 滨松的相关产品&服务介绍
01:04:59 联合实验室
01:05:44 Q&A
01:20:34 联系方式
观众提问精编
Q:用MATLAB仿真出来的强度分布结果都是毛刺。
在计算完相位,使用fft进行衍射强度分布的模拟的时候,需要注意是需要取幅值进行绘图,而不是使用实部进行绘图。即:
a=exp(i.*c*2*pi/255);
d=fft2(a);
d=fftshift(d);
d=abs(d);%用abs取幅度值,然后进行成像。
imagesc(d)
如果为了取得更好的模拟效果,推荐使用virtuallab软件进行模拟,他在计算的时候会考虑更多的细节,而且可以z轴不同位置上光强的分布,也适合用来初步验证三维点阵的算法。
Q:可以产生涡旋光的阵列么?
可以的。可以先生成涡旋光的相位fai1,然后再计算点阵的相位fai2,然后再把两个相位叠加(等价于先后经过两个器件的那种叠加),就可以生成涡旋光阵列。
Q:两束不同波长的合束激光,使用一个空间光调制器,可以调制光束的吗?
是可以调制的,不过调制器对不同波长引入的相位是不一样的,所以计算的时候要考虑这一点。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考虑针对不同波长分别计算自己的相位图,然后快速交替载入,就会好像同时控制了两个波长的光一样。可以参考文献Full-color holographic 3D display using slicebased fractionalFourier transform combined with free-space Fresnel diffraction.
Q:请问有什么办法,来产生轴向明暗等间隔光强分布?
如果是明暗相间的多焦点,就可以在进行菲涅尔透镜相位叠加法中,对于不同焦距的点对应的菲涅尔透镜相位,引入一个系数,再进行相加。
如phase=angle(c1*exp(i*fai1)+c2*exp(i*fai2));
其中c1和c2就是对应的系数,系数大,则生成的衍射光强度会相对较高。如果是连续的明暗分布,那就需要使用三维IFTA。
Q: 哪种算法可以支持kHz速率调制?
目前khz调制一般LCOS-SLM是无法实现的, 假如未来有这么快的SLM,为了也实现这么高的计算速度,那种基于闪耀光栅和菲涅尔透镜相位的速度是可以满足要求的。普通的GS算法如果结合了GPU计算,理论上也是可以的。
Q:光斑大小和像素是什么关系?
如果入射到SLM上光斑如果过小,则点阵每个点会相对较大,看起来比较模糊。所以要尽可能覆盖多的SLM像素。则点阵中每个点的大小基本上就是光直接经过透镜汇聚产生的点的大小。
Q:请问滨松自带软件的全息图生成算法是ppt里面说到的IFTA算法吗?
是的。
Q:对于一个n*n的阵列,目标点阵的强度是如何设置,是否影响结果?
默认就是设置为点阵每个点强度一致就可以了。如果需要的是不同点强度不一致,只需要将目标强度设置为想要的强度就行。注意因为GS运算中,实际上是基于电场强度E进行计算,而不是功率强度。所以需要考虑开根号等。
Q:菲涅尔透镜相位对系统焦距影响如何?
可以参考如下公式和图片:
Q:GS算法中频谱面和SLM的空间采样间隔是否必须一致,且为SLM像素间隔?
这个的具体考虑方式可以参考“GS算法编程实际考虑内容-目标图像设计”即可。目标图像多大的分辨率都可以,只需要根据长度P,计算好点和点之间的像素距离既可以。在计算之后,再把计算得到的相位图拼接载入到SLM上。
Q:单个菲涅尔镜的分别使z偏移与多个菲涅尔镜全息图叠加使Z的偏移是一致的吗?会不会叠加了,有误差?
是一致的。注意这里是用的phase=angle(exp(i*fai1)+exp(i*fai2));这种类型的叠加。
Q:如果多副相位图叠加会不会对SLM调制精度产生影响呢,如何减小这种影响呢?
是有可能的,如果点过多,可能会导致相位图过于复杂,0-2p过渡过多,影响精度和效率。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更好的算法进行计算,会降低相位复杂度。
Q:还有整形后的光斑的每一个点的偏振态如何调制?
如果是生成xy点阵,想要控制每个点的偏振,那么一般是需要两个SLM。可参考文章Three-dimensional vectorialmultifocal arrays created by pseudo-period encoding。而如果是类似于生成径向光这种应用,可以参考头两场直播中的ppt。这种需要结合半波片等进行使用。
工程师推荐书目
相关资料
关注滨松微信公众号,回复【SLM0429】,可获得本次主讲王梓博士推荐的论文清单,以及以下文章链接:
· SLMphase软件介绍
· SLM编程指导
(来源:滨松)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 SLM应用与算法匹配不起来该怎么办?(选择恐惧症要犯了
- 基于滨松SLM的算法至少有22种(数据来源工程师PPT)。勤劳的实验小白想要为某一款应用找到合适的算法,至少需要22次实验操作才可以。
-
-
-
- 【讲座回放】半导体新材料表征及制程监控技术与应用
- 来自HORIBA集团各事业部的4位资 深技术专家带来了HORIBA在半导体领域的最 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每一讲结束后的答疑环节,每位讲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作出了解答。
-
- 揭秘耐寒耐湿热折弯试验设备:基于 PID 算法的温湿度协同控制机制
- ,凭借基于 PID 算法的温湿度协同控制机制引发行业关注。该技术突破传统设备的单一控制局限,实现温湿度联动调节,为材料性能测试提供更可靠的环境模拟。
-
- 讲座预告 | 德国耐驰热分析测试最新应用介绍
- 耐驰仪器将于6月27日与清华大学材料中心实验室联合举办热分析测试应用专题讲座活动。
-
- 基于脑认知机制的快速显著性增强算法显著提升SAR图像目标检测
- 沈自所提出一种基于脑认知机制的快速显著性增强算法,该算法模拟大脑视觉通路处理机制
-
- 直播回放&中奖名单 | VIDAS KUBE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应用及新功能介绍
- 直播回放&中奖名单 | VIDAS? KUBE?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应用及新功能介绍
-
- 讲座回放 | 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研讨会
- 讲座回放 | 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研讨会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