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成像新篇章:固态白光光源引领医疗照明革新
术中成像新篇章:固态白光光源引领医疗照明革新
中国有句古话“人死如灯灭”。在手术台上,如果手术灯意外灭了,对手术过程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都将带来极大的风险和考验。这包含了一个核心问题——300W和400W氙弧灯在术中成像应用中众所周知的实际局限性。而这正是用固态照明器替换弧光灯的主要动机。而这类临床应用的核心要求是,输出至手术部位的光必须保持辐射强度和光谱强度一致,而整场手术可能持续数小时。
Lumencor几乎于十年前就开创了使用固态光源代替氙气灯照明的先河,并用于内窥镜检查和机器人手术。人们普遍认为,内窥镜可以通过较小的手术通道改善进入和可视化,而外窥镜适合较大手术通道的需求。外窥镜支持优化焦距、紧凑性、外科医生的手术姿势、学员教育以及助手参与。与显微镜相比,外窥镜提供更长的工作距离、更高的放大倍数和在视场深度较大时更宽的视野,同时还为外科医生和手术助手提供便捷的可视化信息(图1)。外窥镜的固态照明可以减少传统显微镜可能出现的热损伤和组织反光。
图1.正在使用的外科外窥镜。外窥镜安装在机械臂上,位于外科医生之间和患者的上方,将白光投射到下方的手术部位。照片右上方的监视器显示手术部位的放大图像。
Lumencor的SPECTRA系列光引擎可以配置为外科外窥镜的光源,其光谱输出如图2所示。输出由Lumencor专有的发光管(绿色光,图2)和5个LED光源的所组成。SPECTRA光谱输出在众所周知的“绿色能隙(green gap)”中包含了丰富的光,而在这个波长范围内(500~600nm),传统的LED通常缺乏光子生成。这 6 个光源可以根据客户的任意需求进行打开或关闭,它们的输出功率可以在20倍线性范围内独立调节(图2)。
在SPECTRA板载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图2所示的基本光谱输出可以在几秒钟内重构。这种性能与氙弧灯的不稳定光谱输出形成鲜明对比。氙灯的连续输出光谱位于300 nm 至 1200 nm 及以上。然而,超过 800 nm 的输出通常没有实际用途,并且可能导致热诱导的组织损伤。相比之下,SPECTRA 光引擎可以进行定制,仅输出那些产生有用光的波长,用于手术区域的可视化(图 2)。
在实际应用中,SPECTRA的五个可见光范围光源(紫色、蓝色、青色、绿色和红色、图2)可组合使用,产生具有相关色温(CCT)和显色指数(CRI)特征的白光,这些特征针对大体解剖的反射光成像进行了优化。
图2. SPECTRA 光引擎的光谱输出设计用于外科内窥镜。该输出由6个独立控制的固态光源产生的6个光谱带组成。在350nm以下或850nm以上不产生光输出。375-675nm范围内的光源被组合使用以生成白光。每个光源的功率输出可以在20倍的范围内独立调整(虚线表示的zui低水平),从而实现CCT和CRI特性的优化。不可见的近红外输出用于激发荧光血管造影剂---吲哚菁绿(ICG)。
除了光谱输出外,SPECTRA光引擎还提供了三个附加功能,可增加其在术中成像应用中的实用性:
1.光传输
SPECTRA光引擎的光输出通常以光纤束传输。光纤束可以进行分支,提供两路或者多个等分的光输出,这些光输出可以凭借不同的角度轨迹定向到手术区域。多向照明规避了可访问性和可见性的限制,在手术区域等密闭空间中实现三维成像。
2.不同设备的一致性能
这一特性对于消除外窥镜或者其他手术设备中光源的安装和验证中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因此,SPECTRA光引擎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旨在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提供一致的性能。图3展现了这一特性,比较了50台SPECTRA光引擎的输出功率,这些光引擎的规格与图2所示的相同。图中所示的测量功率输出的标准偏差(n=50)对应的方差系数(CV)仅1-3%。
3.内置计量和自动化兼容性
像SPECTRA光引擎这样的固态照明器配备了板载微处理器,这些微处理器除了控制操作外,还监控系统性能。诸如累积光输出持续时间、电力消耗和内部运行温度等数据可以上传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并支持监管合规性验证。
图3.按图2所示规格制造的50台SPECTRA光引擎的六个固态光源的大功率输出。蓝色条的高度表示平均输出功率,黑色条的厚度表示50个样本的标准差(SD)。六个光源的总输出为每个光引擎7W,是配置用于宽视场荧光显微镜的输出功率两倍以上。
在神经外科等要求严苛的临床程序中,可视化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外窥镜的使用,以提高外科医生的人体工程学,舒适度和患者的z疗 效果。外窥镜具有更大的光学变焦、分辨率和较低光照度下的照明等优点。主刀医生和其他助手均可使用平视显示器,在将摄像头置于更多角度位置的同时,允许外科医生保持在中间位置。这种手术硬件的增强需要zui高水准的照明,而Lumencor固态光源可以很好地支持性能的一致性、长寿命、稳定的光输出。为满足临床应用的可见光和近红外需求而量身定制的SPECTRA光引擎提供了耐用、强大的照明,与传统的氙灯成像非常匹配,同时还针对外科医生原位可视化所需的荧光染料进行了优化。基于集成固态光源的光引擎正在迅速淘汰内窥镜、外窥镜、机器人手术和其他大量对光源有高要求的临床应用中的传统灯泡和弧光灯。
了解更多Lumencor固体光源详情,请访问上海昊量光电的官方网页:
https://www.auniontech.com/three-level-330.html
更多详情请联系昊量光电/欢迎直接联系昊量光电
关于昊量光电: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光学元件等,涉及应用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国防、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激光制造等;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
您可以通过我们昊量光电的官方网站www.auniontech.com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或直接来电咨询4006-888-532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术中成像新篇章:固态白光光源引领医疗照明革新
- 相较于传统氙弧灯,在术中Lumencor的固态光源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可控的照明。SPECTRA系列光引擎为外科医生提供可见光以及近红外的照明光谱,优化了可视化信息等诸多辅助功能,提高手术效率以及精度
-
- 固态照明技术革新多路复用荧光检测
- Lumencor分析了基于光谱鉴别的多路复用荧光检测的局限性,以及为扩大可检测标靶数量而引入的一些固态光源新技术。
-
- 荧光成像内窥镜—激光技术在医疗成像与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 荧光成像内窥镜可以直接量化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帮助医生发现白光内窥镜无法识别的肿瘤组织。因此一款合适的激光治疗设备至关重要
-
- 荧光成像内窥镜—激光技术在医疗成像与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 适用于临床和临床前应用的激光器!
-
- 农业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农田水分管理新篇章: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引领变革
- 管式土壤监测站是用于监测土壤剖面温度、土壤剖面湿度、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在线监测设备,集土壤温度、水分、电导率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大棚、智慧果园、智慧灌溉等农业工程领域。
-
- 创新2024 | 肿瘤免疫治疗革命性进展:赛默飞助推精准医疗新篇章
- 聚焦可溶性免疫检查点
-
- 研究进展: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脑胶质瘤成像
- 研究进展: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脑胶质瘤成像
-
- 研究进展: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脑胶质瘤成像
- 研究进展: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术的脑胶质瘤成像
-
- 便携式综合气象观测仪——革新气象监测方式,一体式移动站引领潮流
- PQX10便携式气象站是一款高度集成、低功耗、可快速安装、便于野外监测使用的高精度自动气象观测设备。
-
- 未来科技助力,安杰科技AJ-3700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引领水质监测新篇章!
-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征求意见稿)》等6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 固态电池在手套箱中的应用
- 在当今能源领域,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电池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手套箱在固态电池的研究与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 中红外激光器:谱写激光器新篇章(上)
-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中红外技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正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本期托托科普,我们将带您走进中红外技术的世界,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应用前景。
-
- 中红外激光器:谱写激光器新篇章(下)
- 托托科技中红外激光器覆盖的波段:4 μm-12 μm范围内任意波长可选,并且支持多个波长进行合束模组制作,实现便捷波长切换。
-
- 引领未来工业检测 | 磁质谱分析仪如何改革新的生产过程?
- 分析速度提升30倍背后的3大技术突破
-
-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固态光源技术在生物成像与工业检测中的性能提升
- Lumencor的技术支持总监Iain Johnson和我们分享了固态光源阵列——LED、发光管和激光器组合成的固态光引擎如何实现规格定制,以满足特定应用的照明要求。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