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热点新闻】煤制油罐车装运食用油事件不断发酵,食用油安全检测何其重要!

【热点新闻】煤制油罐车装运食用油事件不断发酵,食用油安全检测何其重要!

来源:步琦实验室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4-07-10 18:00:08 44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煤制油罐车装运食用油事件不断发酵

食用油安全检测何其重要

NEWS

近日,新京报一篇题为《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的文章引发震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今年五月份,新京报记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调查,发现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体是否洁净,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混用又不清洗,残留物势必会对食用油造成一定的污染,运输食用油应该专车专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新京报记者,煤制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不饱和烃、芳香族烃、硫化物等成分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导致中毒。


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在人们生活中,食用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食用油中含有人体必不可少的必需脂肪酸和众多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其他营养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机体重要的组成和能源物质提供能量。我国是世界上食用油消费第一大国,每年的食用量大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25%。所有油脂安全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食用油安全和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国家监管部门的重视。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项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应用已相当广泛,在食用油分析检测方面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为快速评价食用油的品质提供了可能。通过定性鉴别可以分辨出油脂的真伪掺假,通过定量分析可以了解油脂主要质量指标,判别油脂的优劣。


步琦 N-500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N-500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定性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运用光谱图谱的视图降维显示,将光谱数据矩阵进行分解,获得若干不同成分的矩阵图,再根据样品本的得分作出相应的计算结果。我们扫描了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得到了两类油脂的光谱图,如 图1所示:


 图1. 植物油样品光谱图


采用最佳参数建立模型,从潜变量的立体得分图可以清楚的看出两类植物油在空间上相对独立,也就说明可以通过近红外定性分析的方法区辨别植物油中是否掺假或者混入杂质。


 图2. 得分空间分布图


定量分析




相比于实验室的化学分析方法,近红外光谱( NIR) 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判定样品信息,同时也能做到对样品无损害,检测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试剂,能够同时测量多个植物油中的参数,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使用步琦 N-500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油脂理化指标的定量分析,测量植物油中主要的质量指标:酸价,碘值,过氧化值,色值,含磷等,目前已经逐步构建了多种检测模型使用与分析油脂的质量指标和特征指标。如下表所示:


检测指标

指标范围

精确度


_

最大值

最小值


_

酸价

0.2

0.04

±0.02

含磷

2

0.2

±0.3

颜色:红

2

0.2

±0.3

碘价

30

140

±0.7

过氧化值

0.43

0.108

0.015


食用油品质关乎千万家,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检测上逐步成熟,既可以满足企业在线检测的需求,又可以为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进步,让大家的餐桌更加安全。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新京报》及网络




长按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或拨打联系电话:

400 - 880 - 8720


微信公众号

淘宝官方旗舰店 

瑞士步琦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13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